第七章
质量评估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
?
?
?
?
一、单选题
1.
(
2分
)
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季节变化
C.日食
D.昼夜长短变化
2.
(
2分
)
在下面四个节日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柯桥最近的是(
??)
A.劳动节
B.中秋节
C.元旦
D.国庆节
3.
(
2分
)
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
A.湖州昼长夜短
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D.正午校园杆影全年最长
题3图
题4图
4.
(
2分
)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一乙之间??????????????????B.?乙一丙之间?????????????????????C.?丙一丁之间???????????????????????D.?丁一甲之间
5.
(
2分
)
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
D.?从侧视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6.
(
2分
)
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听雷声
7.
(
2分
)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分这天昼夜平分??????????????????????????????????
????????????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题7图
题8图
8.
(
2分
)
右图是月球绕地运行的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亮暗相间,暗区是高原或山脉,也称月陆
B.7月2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三,月球运行到d处附近
C.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其绕地运动周期为24小时
D.月球运行到c处,日、地、月成一条直线,当晚月相为新月
9.
(
2分
)
?
2021年5月26日重磅天象之一“超级血月+红月亮+月全食”组团亮相。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B.?当晚月球运行在日地之间?
C.?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发生????????????????????????????????????D.?月食初亏于月面西缘
10.
(
2分
)
今天是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立冬,晚上的月相是下图中的(???
)
A.?????????????B.?????????????????C.???????????????D.?
11.
(
2分
)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天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上图中的?????
,
且杭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a;昼>夜?????????????????????????B.?a;昼<夜?????????????????????????C.?b;昼<夜?????????????????????????D.?b;昼>夜
12.
(
2分
)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是(
??)
A.?自西向东??
24小时?????????
B.?自西向东??
12小时???????
??C.?自东向西??
24小时?????????
D.?自东向西??
365天
13.
(
2分
)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关系最密的两个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颗位于宇宙中心的恒星?????????????????????????B.?月球在晚上自身会发光
C.?地球的自转会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D.?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14.
(
2分
)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登月成功,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制成的五星红旗(如下图)亮相月球,显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科研人员为了能让国旗在月球表面不变形,在设计时主要考虑月球表面的因素应是(??
)
昼夜温差大
B.环形山遍布
C.没有空气
D.没有水
题14图
题15图
15.
(
2分
)
从地球上看,金星与月球相似,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A.?甲?????????????????????????????????????????B.?乙?????????????????????????????????????????C.?丙?????????????????????????????????????????D.?丁
16.
(
2分
)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某地学生发现一年中操场上旗杆顶端正午的影子总在ab之间(右图甲),该地可能位于右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7.
(
2分
)
当地球在A、D之间运动时,下列出现的情况与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相符合的是(???
)
?清明时,踏青插柳??B.?发红包,守岁迎春??C.?观花灯,喜闹元宵???D.?赏明月,共庆团圆
题17图
题18图
18.
(
2分
)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计划于2月4日(大年初四)开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我们可能在这一天晚上看到一轮明月??????????????B.?在2022年中,宁波正午竿影这一天最短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④-①之间??????????????D.?宁波这一天昼长夜短
19.
(
2分
)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B.?板块运动???????????????????????C.?四季更替???????????????????????????D.?月相变化
题19图
题20图
20.
(
2分
)
如图为月球、地球公转示意图,今天是2021年4月28日(农历三月十七),地球恰好运行到图中的某个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今天月球的大致位置位于图中①②之间?????B.?今天月球的大致位置位于图中②③之间
C.?图中③④位置的过程中宁波的白昼越来越长????????
D.?图中②③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
二、填空题
21.
(
4分
)
如图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此时小球代表的是________。该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题21图
题22图
22.
(
6分
)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台州市某学校兴趣小组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该日可能是________(选填“夏至日”或“冬至日”。
(2)以下是兴趣小组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树影由长变短再变长
B.形成b点树影时刚好为正午时分
C.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3)当地球按图中由丁→甲→乙的方向公转时,我们将观察到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________(选填“长”或“短”)。
23.
(
6分
)
2021年5月26日晚,世界很多地区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的天文奇观。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
)
A.B.C.D.
(2)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3)这天的月相是________
24.
(
6分
)
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上演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少见天象。
(1)5月26日当晚月相为________。
(2)5月26日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A位置,当天发生了月全食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
(3)图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图,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________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A”)。
25.
(
4分
)
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运动。(选填“自转"或“公转“)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附近。
三、实验探究题
26.
(
10分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图
1
中
C
位置时,宁波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当每年的国庆节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图
1
中的?????
(区间范围)。
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AD
之间
(3)地球公转会引起很多自然现象的变化,图
2
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经度为120°E,则甲地位于________(填东、西)半球。据图推测,乙地位于________(填赤道、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上。
(4)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
万千米
B.2
万千米
C.3
万千米
D.4
万千米
27.
(
9分
)
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这种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
V(cm3)
下落高
度h(cm)
坑的深
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越________(选填“深”或“浅”)。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________。
28.
(
15分
)
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A图是在________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_(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
A.
B.
C.
D.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A
3.
A
4.
B
5.
B
6.
B
7.
A
8.
B
9.
C
10.
C
11.
A
12.
A
13.
D
14.
A
15.
A
16.
D
17.
A
18.
C
19.
A
20.
C
二、填空题
21.
月球;日食
22.
(1)冬至日
(2)A,B
(3)短
23.
(1)A
(2)④①②③
(3)满月
24.
(1)满月
(2)直线传播
(3)AB
25.
(1)公转
(2)C
三、实验探究题
26.
(1)昼长夜短(合理给分)
(2)D
(3)东;赤道
(4)B
27.
(1)下落高度
(2)3、6、7
(3)浅
(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合理均可)
28.
(1)冬季
(2)冬至
(3)大于
(4)夏至
(5)A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日食现象.
2.
A
【解析】5月1日劳动节,而6月22日左右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柯桥最近的是劳动节,A符合题意。
3.
A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因此为夏至日,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湖州昼长夜短,A符合题意。
4.
B
【解析】甲是春分(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7月1日地球在乙丙之间;
5.
B
【解析】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A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B符合题意;
C、地球自转产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不符合题意;
D、从侧视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D不符合题意。
6.
B
【解析】A、空气流动形成风,可以放风筝,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无法放风筝,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可以扔石块,B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雪,因此不能打雪仗,C不符合题意;
D、声音需要在空气中传播,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能听雷声,D不符合题意。
7.
A
【解析】A、读图可知,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A符合题意;
B、夏至日之后的节气是小暑,B不符合题意;
C、不能确定秋分这天的农历日期,而月相主要随日历日期变化,故秋分这天的月相不确定,C不符合题意;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为半年,D不符合题意。
8.
B
【解析】A、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A不符合题意;
B、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是下弦月,因此7月2日月球运行到d下弦月处附近,B符合题意;
C、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C不符合题意;
D、月球运行到c处,当晚月相为满月,D不符合题意。
9.
C
【解析】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十五,A不符合题意;
B、月全食地球处于三者之间,B不符合题意;
C、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因此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发生,C符合题意;
D、月球东边缘刚刚同太阳西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即日食始于西侧;月食进入地球的本影是从月球的东侧开始,月食是始于月球的东侧,D不符合题意。
10.
C
【解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初一)。
11.
A
【解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接近7月1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A符合题意。
12.
A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A符合题意。
13.
D
【解析】A、太阳并不是一颗位于宇宙中心的恒星,A不符合题意;
B、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在夜晚看见的皎洁月光,其实是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形成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地球的公转会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活动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D符合题意。
14.
A
【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不存在空气和气态水,所以在设计五星红旗时不需要考虑水和大气问题,同时红旗是在月球车上不用考虑地形问题,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其昼夜温差很大,对红旗材料会有影响,可能会导致其变形;
15.
A
【解析】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图中当金星位于甲处时,金星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故看到了圆圆的金星,在地球上可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因此此时金星位于图中甲,A符合题意。
16.
D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应出现在6月22日前后,读图可知③位置是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a位置为正午影子最短,而一年中操场上旗杆顶端正午的影子总在ab之间,因此该地可能位于右图乙中的④,D符合题意。
17.
A
【解析】由图可知,D是春分,3月21日;A是夏至,6月22日;地球在AD之间,即日起是3月21日--6月22日;
A、清明节,4月4日前后;故A正确;
B、发红包,守岁迎春,是除夕,故B错误;
C、元宵节是在初春,故C错误;
D、中秋节在秋分之后;故D错误;
18.
C
【解析】A、农历初四是峨眉月;故A错误;
B、宁波处于北半球,正午竿影最短的这天是冬至,即6月22日;故B错误;
C、2月4日地球公转处于冬至日到春分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即④处,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即①处,冬至到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向赤道移动;故C正确;
D、2月4日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宁波这一天是昼短夜长;故D错误;
19.
A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故A正确;
20.
C
【解析】A、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770纳米和390纳米左右波长左右,因此说明此处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A不符合题意;
B、由此实验无法得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结论,B符合题意;
C、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没有好氧细菌,波长不利于光合作用,而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C不符合题意;
D、由于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没有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因此得出此波长不利于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21.
月球;日食
【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小球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太阳进入人眼睛的光线会被遮挡,出现人们只看到部分太阳到完全看不到太阳再到只看到部分太阳的现象,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日食过程,小球代表的是月球。
22.
(1)冬至日
(2)A,B
(3)短
【解析(1)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因此冬至日这一天,
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影子最长。
(2)A、早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因此树影由长变短再变长,A符合题意;
B、b位置的树影最短,即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最短,B符合题意;
早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可知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AB符合题意。
(3)当地球运行在丁冬至日—甲春分日—乙夏至日之间时,太阳的高度角逐渐变大,其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
23.
(1)A
(2)④①②③
(3)满月
【解析】(1)月全食的成因很简单,即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在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形成月全食,A符合题意。
(2)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圣光、复圆五个阶段。因此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
(3)这天的月相是满月。
24.
(1)满月
(2)直线传播
(3)AB
【解析】(1)每月农历十五的月相为满月,因此5月26日当晚月相为满月。
(2)5月26日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A位置,当天发生了月全食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3)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点为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因此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AB之间。
25.
(1)公转
(2)C
【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可见,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三、实验探究题
26.
(1)昼长夜短(合理给分)
(2)D
(3)东;赤道
(4)B
【解析】(1)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C位置是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因此当天宁波市昼长夜短。
(2)国庆节为10月1日,
而D位置为太阳光直射赤道为秋分日(9月23日),A位置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因此为冬至日(12月22日)因此当每年的国庆节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图
1
中的AD之间,D符合题意。
(3)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怡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
(4)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乙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两者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B符合题意。
27.
(1)下落高度
(2)3、6、7
(3)浅
(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合理均可)
【解析】(1)从前三组数据可得,下落高度越大,坑的深度越大,因此“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实验3、6、7中,当物体体积和下落高度不变时,质量越大,坑的深度越大。
(3)从实验3、4、5中可得,当物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时,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由于地球和月球表面的材质不同,所以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可能还和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
28.
(1)冬季
(2)冬至
(3)大于
(4)夏至
(5)A
【解析】(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中A为冬季测绘
的,B为夏季测绘的;
(2)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影子长;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的光照情况。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同一地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同,从而使得物体的影子长短不同.我国位于北半球,南方太阳高度角大,北方太阳高度角小,因此南方影子短,北方影子长。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同一地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同,从而使得物体的影子长短不同,我国北方楼间距应该大于南方楼间距,才能保证后楼采光,而海南相较于宁波位于更南方,?因此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大于海南的楼间距。
(4)一年中,日出最早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影子最短,日出最晚是在冬至日(12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影子最长,越靠近北回归线,影子则越短,所以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夏至。
(5)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杆影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宁波位于北半球,太阳在宁波的南方,故杆影朝北,自西向东移动,A符合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