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4、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学会按方法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学习一定的阅读方法,并能够按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魅力所在,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检查预习。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齐读,集体正音。
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找出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指名学生朗读,顺势引导:这简直就是一首奇丽的小诗啊,多么富有诗意,多么富有韵律!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诗情画意的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指读。
讨论交流:这一段把秋雨比做了什么?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一段写了秋雨的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清凉、温柔”理解。抓住“轻轻地、留意”等词指导感情朗读。打开大门,会看到什么景象呢?你能用词语概括出来吗?
相机板书:秋色图
秋味图
秋忙图
过渡语:好的,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指读,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并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颜色的特点。板书: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五彩缤纷)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景物的?都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句子读一读吗?课件出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比较这两个句子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指导感情朗读。(动词扇、飘的准确使用,动静结合,很有韵律感)这一段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
小结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和学习方法。课件出示:(1)运用鲜活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等修辞手法。(2)动词精当、准确。
6、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相机板书:香香的、甜甜的、勾指导感情朗读。
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集体讨论理解,突破重难点。
相机板书: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松柏、杨树、柳树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
布置作业
小小收藏家: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小小小画家: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小小朗诵家:背诵喜欢的段落句子。
课堂小结:
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作者用诗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美丽的图画:秋色图、秋味图、秋忙图。这三幅图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的生动形象,充满趣味。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得非常详细。如果仅仅有这三个自然段文章是否完整呢?对,文章开头顺利引出下文,起了一个总起的作用。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秋雨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是全文的总结。也就是说,本文的构段方式是:总---分---总。同学们可以在写景类的文章中学习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