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共33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共33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6 11:52:08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固
832.84公斤
112CM
133CM
1、概念
青铜器主要指的是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铜、锡经炼制、锻造后所形成的的各种器物。
—《中国古代青铜器》
形制各异的青铜器
青铜器

中国·陕西·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青铜
主要指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视频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器残片
我国在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距今约4000年铜镜和铜刀
在石器时代晚期,铜器逐渐取代了石器,成为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
青铜器

2、青铜器的发现
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器出现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比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衰落
3、青铜器的发展
4、青铜器的功能
食器、烹饪
簋(
guǐ
)【盛饭器皿
】西周
鬲(

)【烹煮器皿】商
盂(

)【盛水或盛饭器皿
】西周
甗(
yǎn
)【蒸锅】商
簠(fǔ)
【食器】西周
鼎【烹煮器皿】商
青铜器

视频2
爵【饮酒】夏
卣(yǒu)【盛酒】商
觚(

)【饮酒】商
斝(jiǎ)
【温酒】商
彝(

)【
盛酒】商

(hé)
【调酒】春秋
尊【盛酒】商代
青铜器

酒器
4、青铜器的功能
铜鉴??战国
匜(
yí)??战国
青铜盘??春秋
青铜器

4、青铜器的功能
水器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

4、青铜器的功能
农具
(商)兽面纹铃(乐器)
青铜编钟
【打击乐器】战国
青铜器

4、青铜器的功能
乐器
青铜钺(
yuè


青铜刀

戈(


战国
青铜器

4、青铜器的功能
兵器
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则用三鼎。祭祀时盛放各种肉食。
盛放饭食的青铜簋是偶数组合。天子用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
礼器是古代汉族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表明使用者身份、等级与权力。
青铜器

4、青铜器的功能
礼器
5、商周时期青铜器特点
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青铜器种类有工具、武器、饰品、饮食器、乐器、车马器、建筑构件、仪仗宗教、生活用品杂器等。用于生产、生活、祭祀。
青铜器

种类丰富
凤纹
饕餮?纹
夔龙纹
铭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
青铜器

5、商周时期青铜器特点
工艺高超
6、青铜器制作流程及工艺
①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1.备泥
2.制模
3.制范
4.装配
5.浇筹
6.去范
7.打磨
8.制成
图解殷商制作青铜器的全过程
青铜器

视频3
②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司母戊鼎
制造这样大、这样精美的青铜器,需要规模宏大的手工作坊和复杂的分工协作。
青铜器

6、青铜器制作流程及工艺
1939年
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重新出土,当年村民锯下一只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的是后来补铸上去的,成为了一大遗憾。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7、典型代表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镇国之宝
青铜器

司母戊鼎
视频4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商朝晚期青铜器礼器。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曾遭到日机轰炸,经过战火洗礼后,修复获得重生。整个器物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器

7、典型代表
四羊方尊
西周利簋通高28厘米,1976年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铭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对伐商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武王赐给有事(官名)利(人名)以金(青铜),利觉得很荣耀,遂铸此簋作为纪念。
  
青铜器

7、典型代表
西周利簋
1、甲骨文的含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

王懿荣:一片甲骨惊天下!
清朝光绪年间,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得病,派人去买药,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出于好奇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观察。他确信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文字,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在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被命名为“甲骨文”

2、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
甲骨文

视频5
3、甲骨文的识别现状
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每片甲骨至少有3—4个字,最多的有150字。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
甲骨文

4、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甲骨文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征伐商王朝宿敌羌国)
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①象形字
甲骨文

5、造字特点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②指事字
甲骨文

5、造字特点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③会意字
甲骨文

5、造字特点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
④形声字
形旁
声旁

甲骨文

5、造字特点

甲骨文

5、造字特点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甲骨文自就是一个人的鼻子。人习惯指着自己的鼻子称自己,所以后来引申为自己的意思。)
6、发现意义
③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②目前所知,我国由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

甲骨文形声表意,历经千年不衰而承续至今,记录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汉字发展特点:由繁到简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

7、汉字演变过程
视频6
1.按照周礼,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士用“三鼎一簋”。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和种类逐渐丰富;B.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性器物;
2.考古发现商朝青铜器不仅有酒器、食器,还有礼器,其中酒器就包括了觚、爵、卣(you)
、斝(jia)等。这最能体现商朝青铜器(
)、
A.制作工艺高超;B.种类丰富;C.分布范围广泛;
D.数量众多
C
B
课堂小练
3.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记录了商王朝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B.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C.经过发展演变为今天的汉字
D.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4.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B
B
课堂小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