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由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维方式;通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维方式;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被毁前的圆明园图片及被毁后的图片]
师:两幅图片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不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容探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师: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在华权益?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师:没有这样的事件,战争就不会爆发吗?
生:不会,因为这只是英法制造的借口。侵略者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是不变的。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分为两个阶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战争第一阶段的经过和结果。
生: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师:通过《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哪些特权?随后,英、法、美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获得了什么权益?
生:特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权益: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多媒体展示材料]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与雍正时期,康熙皇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的一座园林赐给其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并亲自为园林题名“圆明园”。乾隆帝继位以后,又对圆明园的园林景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新建筑群,并且在圆明园的东面和东南面修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为万春园)。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圆明园三园。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抢劫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烧毁。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放火烧毁圆明园?
生:为了掩盖他们抢劫的罪行。
师:如此瑰丽宏大的建筑群,被英法联军烧毁了,请看下面材料: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生:英法联军就是强盗,他们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与学史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如下概括:
(1)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扩大:①从战争的进程来看: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d.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签约国和签约数增多。②从战争的影响看:a.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11处,增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b.赔款增加:第一次是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新增巨额赔款。c.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
(3)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多媒体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师: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生: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
[多媒体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师: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对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片战争中所受侵害更大。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了侵略权益,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