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第2 课时 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通过“搭积木”教学,学生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数位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十几加几、减几。
难点: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0个正方体积木、计数器。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积木)现在我们就开始玩积木吧!
(让学生在玩积木的过程中,感受增减,拿走几块,添加几块)
师:你们在玩积木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玩的积木吧!
二、建立概念 出示情境图。(多媒体展示)
师:我们先来看看女生是怎么玩的。
生:原来有13块积木,又拿来2块,就是13加上2等于15。
师:怎样算出等于15的?
二、建立概念 生1:13是由一个十和三个1组成,我先把三个1和2相加等于5,一个十和一个5相加就是15。
生2:我拨了一下计数器,十位上是1,代表10;个数上本来有3个,现在又加上2个,一共15个。
(多让几名学生回答,理解计算方法)
师:这位男生又是怎么玩积木的?
生1:男生原来有16块,他拿走了2块。
生2:不对,我认为男孩是从18块里拿走2块,16块是剩下的。
师强调:图上只画了16块积木,但是还有2块在男生手里。说明原来有18块积木,拿走2块后,剩下16块。
师:这位男生搭的积木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18-2=16,因为从18块里拿走2块,表示18减去2,还剩16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课本第78页“练一练”第1题)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你能根据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多少枝花?列式:10+3=13(枝)
师:谁还能提出其他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生2:原来有13枝,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
生3:商店里有13枝花,卖了10枝,还剩下3枝。
(学生独立将算式补充完整并集体反馈。)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第二幅图,然后把算式补充完整,再想想你所写的算式表示什么。
(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意说出算式的意义)
2.填算式。(课本第78页“练一练”第2题)
找一找,哪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18并在课本上填一填。
3.看一看。
看图说一说,毛毛虫身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
4.先计算,再找规律。(课本第78页“练一练”第4题)
(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算式中,交换加号两边的数,和不变;减法算式中,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得数越小)
5.碰碰车。(课本第78页“练一练”第5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课学习的收获,适时作出补充。
第2课时 搭积木 13+2=15 18-2=16
3+2=5 8-2=6
10+5=15 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