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5 07: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
鸦片泛滥成灾
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2.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陈旭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
D.抗日战争
4.中国近代史又叫中国的屈辱史,中国遭到了外国列强入侵,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近代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遭到侵犯,其中《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5.下图人物与下列事件有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虎门战役
C.吴淞战役
D.黄海海战
6.“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以上材料揭示了(??)
A.鸦片的危害
B.战争的危害
C.抽烟的危害
D.大炮的威力
7.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唯一对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统计图。请根据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谷物??????B.棉纱???C.鸦片????D.茶叶
10.观察如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自然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被迫为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是哪个条约(
)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3.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D
)
A.
割地
B.
开设工厂
C.
开放通商口岸
D.
赔款
14.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反
二、非选择题
15.林则徐上道光皇帝奏折:“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林则徐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归纳他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3)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林则徐的主张?
(4)你如何评价林则徐?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