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5 06:3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3
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_八年级上册_
学科:_历史_
备课教师_
章节名称
单元主题
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来临与抗争的开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章中第二节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学习这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接连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火烧圆明园,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永远洗刷不掉的耻辱。美国和沙俄也趁火打劫,充当英、法的帮凶。战争前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了比鸦片战争更加严重的后果:英国割占中国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极大破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使外国侵略者取得了影响、操纵和控制清政府的重要手段;增加大批商埠,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总之,第二次艳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学习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进程,列强侵华罪行
学习难点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带来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由于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被列强侵略的史实,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不会很难。学生可以结合第一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来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近几年来,圆明园鼠首头像的回归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好奇心,而生活条件和交通发达使学生能够去到圆明园遗址等地亲身感受历史的印记,这些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8-12页内容及辅助栏内容(“问题思考”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研读材料”“相关事实”),结合相关史料,能够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概述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基本史实。
2.通过列举《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条约内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通过展示材料,分析中国近代遭受的民族危机原因。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本课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经过,影响。完成学历案基础知识的填写。
学习策略
讲读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自主探究策略:通过观察战争形势图、被帝国主义占领图阅读相关材料来来分析相关内容。
问答策略:通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逐一掌握知识点。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鸦片战争的原因。
[图片展示并引导提问]
2.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多媒体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英、法等国欲望未满足,又挑起战火,发动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学生思考并回答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学生根据常识思考并回答圆明园被毁原因。
回顾旧知,强化记忆。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分析]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相关
史事”。并回答问题。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2、1854年,《南京条约》已修约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法、美两国页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内容。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经过。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内容
《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简述通过《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随后,英、法、美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有获得的权益。

学生分小组谈论并探究
学生通过阅读P8
“相关
史事”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通过史料分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进一步了解。
通过结合教材P9内容,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一阶段)。感受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一步步的侵略,从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简述通过《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随后,英、法、美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有获得的权益。
达标检测:
1、政府给葛罗男爵的训令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这说明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抢占殖民地
B.解决争端
C.促进清朝商业发展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视频,引导学生回答:
(1)视频中的皇家园林指的是什么?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是哪国制造的?
(2)结合视频与教材P10“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受。(多媒体展示图片)
2、展示有关圆明园残迹的图片,有人主张重新修复圆明园,你的看法是什么?
3、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回答《北京条约》又是怎么回事,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学生观看视频并获取信
息回答:
(1)视频中的皇家园林指的是什么?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是哪国制造的?
(2)小组讨论并回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落后就要挨打。祖国强盛,国民才可不受欺辱。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小组讨论并回答对于主张重新修复圆明园的看法,并得出不修复有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后人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3.学生观看图片并阅读教材P11讨论并回答《北京条约》是什么,主要内容及《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课堂检测:
2、在近代时期,时常可见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请问这种局面是从何时开始的?(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虎门条约》签订后
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并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些条约俄国割占了中国什么方位的多少领土?
2、展示因不平等条约所设通商口岸由沿海地区扩大到内陆腹地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教师总结]
3.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回答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课堂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充分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要发奋图强,增强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更加强大。
1.学生观看示意图并结合教材第三子目内容回答俄国割占了中国什么方位的多少领土。而这足以体现了列强的野蛮,贪婪。
2、学生通过观看通商口岸由沿海地区扩大到内陆腹地图,归纳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等影响。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从战争根本原因、性质、侵略国家、开放口岸和影响等方面来回答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原因: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
课堂检测:
3、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北京条约》中,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培养学生解读地图信息以及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达标
检测
1、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掩盖侵略罪行
B.掠夺圆明园财宝
C.以野蛮方式迫使清政府妥协
D.炫耀武力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给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史实能说明以上观点的是()
①战争爆发于1856年
②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板书
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