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4 22: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七年级
学科:历史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的主题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由《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三课内容组成。本课则主要讲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典型代表。原始农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走向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历史传承性。中华文明起源于新石器,而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就是进入农耕文明的典型的代表。这说明中华文明主要起源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本课通过考古发现,复原新石器时代典型代表的黄河流域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先民生活、生产状况,由点到面地证实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因此,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原始农耕,核心内容为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核心学习方法是史料实证。
学习重点
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
学习难点
原始农业的发展。
原始农耕的特征。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史前史没有任何文字史料。根据课标我们可以知道重视考古发现是培养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信任感和史证意识的关键。
教材有三个并列子目:其内在逻辑是总分关系,要理解原始农业的概念,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先构建时空线索,再了解河姆渡和半坡居民,
由具体到抽象,形成对原始农耕的直观性认识,进而深入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8-12页,观察考古文物,归纳出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概况,进而认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通过分组讨论,对比河姆渡、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异同,说明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表现、标志及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意义。
3.通过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探究,总结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感受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认真预习教材关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内容,完成导学案。
学习策略
1.情景创设法:本课讲述的历史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故需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史料实证法: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考古资料、推测意图、提取信息和联系生活等途径,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严谨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归纳法:本课主要讲述了三目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让学生通过归纳知识,培养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总结能力。
4.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喜欢学习、学会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展示图片资料:
教师讲述: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老师展示的三个图片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
通过观察考古资料我们知道了当时的西安半坡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那我们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寻找证据。
我们刚才使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史前历史的方式:提出猜想或质疑,找到证据,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式,去解读文字诞生以前的无字之书,走进《原始农耕生活》。
思考:通过观察文物,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提出猜想或质疑→找到证据→
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引入考古元素,培养史证意识。
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教师引领、拓展:
展示《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出土文物,运用学习史前历史的方式(提出猜想或质疑,找到证据,得出结论),形成问题链条,树立多重证据意识,完成《考古发掘表》。
阅读方法指导;
范围:教材正文、书下注释、图片、史料等。
要求: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教材,勾画圈点,边画边记,填充表格。
期望:记录哪个词语、句子不理解,可以提出问题。
读什么?怎么读?怎么记?
学生思考、讨论、展示、识记:
1.识读《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思考: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典型遗址有哪些?原始农耕时代遗址的分布有何特点?
2.通过观察出土文物猜想: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哪些生存技能?哪些证据能证明这一猜想?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学会读图,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增强直观感受。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对时空观念的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孤证不立,多重证据的意识和言必有据的严谨态度和
“史由证来”
的思维意识。
落实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一,完成评价任务一,达成学习目标一。
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教师引领、拓展: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对比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异同,引导学生悟“农耕”。
要求:围绕问题,倾听别人,组长记录,全员发言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展示、识记:
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补充自主学习成果,并进一步探究:
1.我国原始农业究竟如何兴起与发展的?”
2.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3.我国原始农业发展在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中的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分析史实之间的因果联系能力。
落实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二,完成评价任务二,达成学习目标二。
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教师引领、拓展:
组织学生研读教材P12“相关史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和P9知识拓展内容的《良渚遗址》,以同样的办法,提取有效信息,并引导学生以时间轴展现各遗址的时代特征。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和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你能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到什么?(勤劳、智慧、创造力)
你感受到的这些,不仅是我们先民具备的优良品质,正是这些优良品质激励着传承者,才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学生思考、讨论、展示、识记:
1.完成思维导图,进一步思考: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2.提炼时代主题,谈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感想?
3.完成导学案和随堂笔记。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学会学法迁移,学以致用。
提炼升华,学史明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落实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三,完成评价任务三,达成学习目标三。
达标
检测
评价任务一:
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
图5
)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他们使用的陶器如图2、图3所示,请对号入座,写出陶器所属类别。
(2)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哪幅图片反映了该房屋的结构特点?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哪幅图片反映了该房屋的结构特点?
(5)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的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6)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型彩陶壶如图5所示,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评价任务二: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工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种植作物
B.
磨制石器
C.
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评价任务三:
1.有学者认为,仅凭高大的宫殿台基、宏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数以千计象征着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让人们相信,5000年前这里的社会发展高度已完全可与其他古老文明比肩。这位学者所说的“这里”是指


A.?河姆渡聚落
B.?半坡聚落
C.?良渚王城
D.?二里头宫殿
2.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下面遗址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遗迹,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遗址,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板书
设计
(
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