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笔
记
课题
小乐队
内容
我是小小音乐家
课型
唱歌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小喇叭、小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
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
难点
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
情知统一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
学生
教科书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
案
1010
一、组织教学二、基本训练(发声与合唱方面)三、新课教学
(一)播放音乐音频,引导律动进教室。(二)师生问好。做一组简单的发声训练。跳音“啦”“砰”连音“啦”5
3
1
︱
54
32
1
‖啦
啦啦
啦
啦
啦砰
砰砰
砰
砰
砰
0
5
4
︱
3
3
3
4
3
︱
2
2
2
54
︱3
3
2
2
︱1·
‖勃隆
砰砰砰勃隆
砰砰砰勃隆
砰砰砰砰
砰
(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注意口型、坐姿,表情)感受情境,自然入境。1、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1)、说说听后的感受,透过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2)描述一下,动物的鸣叫声集中出现了几次?(请和他们挥手打个招呼))(二)反复聆听,初步感受。、唱一唱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
3
43|
2
2
2
54|3
3
2
2
|1.
|2、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3、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4重点指导(1)
0特隆|砰砰
砰特隆
|砰砰
砰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引导学生体会乒乓球轻快,有弹性的感觉演唱顿音记号)(2)
跳
呦
|唱
呦|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用手跟着皮球的运动轨迹画旋律线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
跳
呦
|唱呦|的节奏特点,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5、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6、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弱起小节。7、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8、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四、创编表演师:欣赏了三位外国小音乐的精彩表演后,他们也特别想看看中国小朋友你们的表演,你们愿意吗?那你们想为他们演奏中国的什么乐器?生自由回答师让生分组创编,生表演自己的作品。五、小结:师:今天的音乐会你开心吗,看到你们开心我也特别开心。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当了一回小音乐家。今天的音乐会到此结束!乐队奏乐,全体起立随《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乐律动走出教室。
歌曲的特点就是四二拍,四三拍交替运用,而且我们发现每拍后面都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感觉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急切.间奏的引入好像是描写动物们慌乱的脚步,三个乐句一层一层跌落,表现了动物们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结束句突然出现了一个四拍的长音,稳稳的落在6
6|5—|首尾呼应,结束歌曲。(播放歌曲)
板
书设
计
0
5
4
︱
3
3
3
4
3
︱
2
2
2
54
︱3
3
2
2
︱1?
‖勃隆
砰
砰
砰勃隆
砰砰砰勃隆
砰砰砰砰
砰
课
后反
思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
”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尽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