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4 22: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共15题)
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2O="2HI"
+
H2SO42FeCl3+
2HI=2FeCl2+
2HCl
+
I2
3FeCl2+
4HNO3=2FeCl3
+
NO↑
+
2H2O
+Fe(NO3)2
A.?NO
>
Fe2+
>
H2SO3
>
I-??????????????????????????????????B.?I-
>
Fe2+
>
H2SO3>
NO
C.?Fe2+>
I-
>
H2SO3>
NO????????????????????????????????????D.?H2SO3>
I-
>
Fe2+
>
NO
2.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

②2Br-+Cl2=Br2+2Cl-

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反应②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mol
Br-被氧化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
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序列
参加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Cl2、FeBr2
只有FeCl3、FeBr3

KClO3、HCl(浓)
Cl2……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ClO3>Cl2>Fe3+>Br2????
?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Cl2

转移电子2mol?????
D.?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4.氮化硅(Si3N4)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等。已知:Si的电负性比H的小,利用硅烷(SiH4)制备氮化硅的反应为3SiH4+4NH3=Si3N4+1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烷中Si的化合价为-4价
B.NH3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C.H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D.转移1.2mol电子时,生成26.88LH2
5.根据反应:O2+2H2S=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O2>I2>S??????????????????B.?H2S>NaI>H2O??????????????????C.?S>I2>O2??????????????????D.?H2O>NaI>H2S
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HClO
Cl2
FeCl3
B.?NH3
NO
HNO3
C.?FeS2
SO3
H2SO4
D.?Si(s)
SiCl4(aq)
Si(s)
7.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
B.?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KAlSi3O8

可用K2O·Al2O3·6SiO2表示
D.?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8.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A.?D2+>A2+>B2+>E2+??????????????????????????????????????B.?B2+>A2+>D2+>E2+
C.?D2+>E2+>A2+>B2+??????????????????????????????????????D.?E2+>B2+>A2+>D2+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D.?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10.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产物有硫的是(
??)
A.?Na2S2O3溶液和HCl溶液????????????????????????????????????B.?H2S气体在足量的O2中燃烧
C.?碳和浓硫酸反应??????????????????????????????????????????????????D.?铜和浓硫酸反应
11.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适用范围广,高效的杀菌消毒剂。其制备方法之一是氰尿酸、烧碱、氯气法:
步骤一:

步骤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步骤一和步骤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该制备方法中,
是还原剂,
是氧化剂
C.?被氧化的
占全部反应的
的50%?????
D.?转移
电子,消耗
(标准状况)
12.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1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Am+、bBn+、cCp-、DDq-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若p>q,则还原性cCp-B.?若m>n,则碱性A(OH)m>B(OH)n
C.?若半径aAm+>bBn+

则aD.?若半径aAm+>bBn+

则A的单质一定能从含B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
14.对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K
>
Na
B.还原性:Fe
>
Na
C.碱性强弱:
Al(OH)3
>
NaOH
D.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剧烈程度:Na
<
Al
15.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

往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2mol?L﹣1????????????????????B.?0.1mol?L﹣1????????????????????C.?1.2mol?L﹣1????????????????????D.?1.0mol?L﹣1
二、综合题(共4题)
16.《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已知K2Cr2O7用于工业中制造火柴头。
K2Cr2O7+HCl(浓)→KCl+CrCl3+Cl2↑+H2O(未配平)
(1)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被氧化,________(填化学式

下同)是氧化剂。
(2)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表现了________性质。(填“还原性”“氧化性”或“酸性”)
(4)该反应中每生成3分子Cl2转移电子个数为________个。
(5)配平上述反应,并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17.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回答下列问题.
(1)双氧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式中H2O2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
(2)KMnO4可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式中HCl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
(3)单质氯气与强碱溶液共热可生成氯化物和氯酸盐,其离子方程式中OH﹣离子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
(4)离子方程式(未配平)SnCl2+Cl﹣+H3AsO3﹣﹣As+SnCl62﹣+M(未知物),其中未知物M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碳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
(2)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可用热的苛性钠溶液洗涤除去,生成的产物中有

。请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19.某化工厂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另含有少量Fe2O3、CaO、CuO、SiO2等杂质)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

同时制得电池材料MnO2.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提高软锰矿酸浸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任答一条)。
(2)写出脱硫过程中二氧化锰转化为硫酸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加入碳酸锰的作用________。
(4)写出高锰酸钾与硫酸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实验室检验钾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6)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

欲使铁离子沉淀完全,应调节溶液pH不低于________。(设
=a,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反应H2SO3+I2+H2O=2HI+H2SO4中亚硫酸是还原剂,碘化氢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是H2SO3>HI;反应2FeCl3+2HI=2FeCl2+2HCl+I2中碘化氢是还原剂,氯化亚铁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是HI>FeCl2;反应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还原剂是氯化亚铁,还原产物是NO,则还原性是FeCl2>NO,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Fe2+>NO。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方程式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可作答。
2.【答案】
A
【解析】【解答】A.反应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③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由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当有1molCl2被还原时,由2molBr-被氧化,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①中,Br2将Fe2+氧化成Fe3+

故Br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Br2>Fe3+;
反应②中,Cl2将Br-氧化成Br2

故Cl2为氧化剂,Br2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2>Br2;
反应③中,Fe3+将I-氧化成I2

故Fe3+为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Fe3+>I2;
故可得氧化性强弱:Cl2>Br2>Fe3+>I2

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故可得还原性强弱:I->Fe2+>Br->Cl-

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合价变化确定铁元素是否发生氧化反应;
B.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3.【答案】
D
【解析】【解答】A、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由③可知氧化性MnO4->Cl2

由②可知氧化性Cl2>Fe3+

由②可知Fe3+不能氧化Br-

氧化性Br2>Fe3+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中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根据电子转移守恒2n(Cl2)=n(FeBr2),即n(Cl2):n(FeBr2)=1:2,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信息可知,ClO3-氧化Cl-为Cl2

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ClO3-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生成3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5mol,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KMnO4→MnSO4

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还生成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B.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得失守恒;
C.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以得出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
D.根据电子得失守恒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其余产物。
4.【答案】
C
【解析】【解答】A.Si的电负性比H的小,则SiH4中电子偏向H,H为-1价,Si为+4价,A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Si的化合价不变,SiH4中-1价H与NH3中+1价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

则SiH4是还原剂,NH3为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只有H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H2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C符合题意;
D.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气体体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SiH4中H为-1价,NH3中H为+1价,SiH4、N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只有H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以此解答该题;
A.根据颠覆性确定元素化合价;
B.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
C.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归中反应,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D.缺少标准状况的条件。
5.【答案】
A
【解析】【解答】在反应O2+2H2S=2S↓+2H2O中,氧化剂为O2

氧化产物为S,则氧化性O2>S;
在反应Na2S+I2=2NaI+S↓中,氧化剂为I2

氧化产物为S,则氧化性I2>S;
在反应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中,氧化剂为O2

氧化产物为I2

则氧化性O2>I2;
综上所述,氧化性:O2>I2>S,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判断。
6.【答案】
B
【解析】【解答】A.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气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溶于水中得到硝酸,B符合题意;
C.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故C不符合题意;
D.硅和氯气反应直接生成四氯化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气一般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次氯酸虽易分解,但是得不到氯气
B.氨气进行催化氧化得到一氧化氮,进一步氧化得到二氧化氮,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硝酸
C.二硫化亚铁在氧气中燃烧得不到三氧化硫,得到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为三氧化硫,最终变为硫酸
D.硅不和盐酸反应,但硅可与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四氯化硅
7.【答案】
C
【解析】【解答】A.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KAlSi3O8

可用K2O·Al2O3·6SiO2表示,选项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水晶主要成分是SiO2

SiO2是氧化物;
B.水玻璃属于混合物;
C.复杂的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顺序一般是: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除去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
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①A+B2+=A2++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B2+

氧化产物是A2+

所以B2+的氧化性>A2+的氧化性;
②D+2H2O=D(OH)2+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H2O,氧化产物是D(OH)2

所以H2O的氧化性>D2+的氧化性;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E2++B=E+B2+

所以氧化剂是E2+

氧化产物是B2+

所以E2+的氧化性>B2+的氧化性.
所以各离子的氧化性大小为E2+>B2+>A2+>D2+

故选D.
【分析】在自发进行的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9.【答案】
C
【解析】【解答】A.氧化剂本身发生还有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不符合题意;
C.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C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为,还原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且氧化与还原同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需要氧元素,只需要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即可;
10.【答案】
A
【解析】【解答】A、Na2S2O3溶液和
HCl
溶液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单质和氯化钠,生成产物有硫,故A符合题意;
B、H2S气体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产物中无硫单质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产物中无硫单质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产物中无硫单质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硫代硫酸钠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产物中有硫单质
B.硫化氢在氧气不足时产物是硫单质,但是充足的氧气中,产物不存在硫单质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是二氧化硫,不是硫单质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是二氧化硫,不是硫单质
?
11.【答案】
C
【解析】【解答】A.步骤二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由步骤一可知,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
被氧化生成
,被还原生成
,则被氧化的
与被还原
的物质的量为
,C符合题意;
D.
转化为
价和
价,因此
反应,转移
电子,即转移
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步骤二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Cl2发生歧化反应;
C.根据步骤一的化合价分析;
D.根据转移电子数分析;
12.【答案】
A
【解析】【解答】①Na2Cr2O7中Cr为+6价,CrCl3中Cr显+3价,Cr的化合价降低,反应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④CrCl3中Cr显+3价,Na2CrO4中Cr显+6价,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⑤Cr的价态都是+6价,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⑥Cr的化合价由+6价→+3价,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④⑥,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其反应特点,即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注意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常见是-2价来判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13.【答案】
C
【解析】【解答】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m+、bBn+、cCp-、dDq-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m=b-n=c+p=d+q,则有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且A、B为金属元素,C、D为非金属元素,同周期:阳离子带有的电荷越多,其原子序数越大,阴离子带有的电荷越多,其原子序数越小,A.阴离子带有的电荷越多,其原子序数越小,若p>q,则原子序数C<D,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所以还原性cCp->dDq-

A不符合题意;
B.阳离子带有的电荷越多,其原子序数越大,若m>n,则原子序数A>B,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则碱性A(OH)m<B(OH)n

B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阳离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若半径aAm+>bBn+

则a<b,C符合题意;
D.若A为活泼性很强的金属如Na,则不能从溶液中置换金属,因为Na与水能反应生成氢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电子层数越多,离子的半径就越大;电子结构相同时,元素的质子数小,离子的半径就越大;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14.【答案】
A
【解析】【分析】A、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B.还原性:Fe
<
Na;
C.碱性强弱:
Al(OH)3<
NaOH;
D.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剧烈程度:Na
>
Al。
15.【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

往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L(标准状况)氯气,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已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碘离子完全氧化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

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l2+2Fe2+=2Cl﹣+2Fe3+

设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c(I﹣)=2c(FeI2)=2c,c(Fe2+)=cmol/L,
所以与碘离子反应消耗的氯气为n(Cl2)=
n(I﹣)=cV=0.1cmol,
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
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与亚铁离子反应消耗的氯气为n(Cl2)=
×
n(Fe2+)=
cV=0.025cmol,所以0.025cmol+0.1cmol=0.15mol解得:c=1.2mol/L,
故选C.
【分析】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

所以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根据离子方程式计算.
二、综合题
16.【答案】
(1)氯;K2Cr2O7
(2)Cl2;HCl
(3)还原性、酸性
(4)6
(5)
【解析】【解答】(1)反应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被还原,K2Cr2O7作氧化剂;故答案为:氯;K2Cr2O7;(2)HCl
Cl2

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l2为氧化产物;故答案为:Cl2;HCl;(3)14个HCl分子参加反应,有6个HCl分子体现还原性被氧化,生成3个Cl2分子,另外8个HCl分子起酸的作用,故答案为:还原性、酸性;(4)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到0价,故生成3分子Cl2转移电子个数为3
2
[0-(-1)]=6;故答案为:6。(5)生成3mol氯气,转移6mol电子,配平上述反应,并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分析】?(1)K2Cr2O7+HCl(浓)→KCl+CrCl3+Cl2↑+H2O
反应中,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被还原,K2Cr2O7作氧化剂;HCl中有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l2为氧化产物,有一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2)根据化合价的升降确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情况;
(3)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结合电子转移进行计算。
17.【答案】
(1)5
(2)16
(3)6
(4)6;H2O
【解析】【解答】解:(1)H2O2失电子2个电子,KMnO4得电子5个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2O2的计量数为5,KMnO4的计量数为2;
故答案为:5;(2)HCl失电子,KMnO4得电子,则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所以HCl的计量数为16;
故答案为:16;(3)单质氯气与强碱溶液共热可生成氯化物和氯酸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5Cl﹣+ClO3﹣+3H2O,则OH﹣离子的化学计量数为6;
故答案为:6;(4)SnCl2+Cl﹣+H3AsO3+H+=As+SnCl62﹣+M,由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Sn由+2价升高到+4价,SnCl2作还原剂,As由+3价降低到0价,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H2O;
故答案为:6;H2O.
【分析】(1)H2O2失电子,KMnO4得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2)HCl失电子,KMnO4得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计算;(3)单质氯气与强碱溶液共热可生成氯化物和氯酸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4)SnCl2+Cl﹣+H3AsO3+H+=As+SnCl62﹣+M,由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Sn由+2价升高到+4价,SnCl2作还原剂,As由+3价降低到0价.
18.【答案】
(1)
(2)
(3)
【解析】【解答】(1)根据C和Si均为ⅣA元素,且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故C显-4价,Si显+4价,故碳化硅的化学式为:SiC,故答案为:SiC;
?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故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可用热的苛性钠溶液洗涤除去,生成的产物中有

,即S与NaOH反应生成

,根据元素守恒可推知另一产物为H2O,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名称写出化学式即可
(2)铜和稀硝酸反应得到的是硝酸铜和水和一氧化氮
(3)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写出方程式
?
19.【答案】
(1)SiO2;将矿石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搅拌等)
(2)MnO2+SO2=MnSO4
(3)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Fe3+
(4)2
+3
Mn2++2H2O=
5MnO2+4
H+
(5)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含有钾离子
(6)3-
lga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滤渣1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提高软锰矿酸浸速率的措施有将矿石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搅拌等,故答案为:SiO2;将矿石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搅拌等);
?
(2)脱硫过程中二氧化锰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硫酸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故答案为:MnO2+SO2=MnSO4;
(3)根据流程图,加入碳酸锰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Fe3+

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Fe3+;
(4)高锰酸钾与硫酸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3
Mn2++2H2O=
5MnO2+4
H+

故答案为:2
+3
Mn2++2H2O=
5MnO2+4
H+;
(5)实验室常用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操作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含有钾离子,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含有钾离子;
(6)Ksp[Fe(OH)3]=c(Fe3+)?c3(OH-)=4.0×10-38

当c(Fe3+)=1×10-5mol/L,铁离子沉淀完全,此时c(OH-)=
=
×10-11mol/L,则c(H+)=
mol/L
=
mol/L,pH=-lg
=3-
lg
=3-
lga,故答案为:3-
lga。
【分析】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另含有少量Fe2O3、CaO、CuO、SiO2等杂质)用硫酸酸浸得到的矿浆与含有SO2的尾气,二氧化硫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硫酸锰,二氧化硅不溶,形成滤渣1;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Fe3+

形成滤渣2;MnS将铜离子还原为单质铜,形成滤渣3;加入MnF2将钙离子沉淀,形成滤渣4;加入高锰酸钾能与硫酸锰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获得二氧化锰,同时回收硫酸钾,据此分析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