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同学们,你们喜欢星空吗?有没有试过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有没有观察过天上的星座呢?
猎户座
公元十世纪的中国古星图。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列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宋朝(公元十二世纪)的二十八宿古星象图。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78-139)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一行(683-727)
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他通过近40年的观测和研究,彻底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
著名天文学家伽里略(1564-1642)。他第一个把望远镜对准天空进行观测,发表了《星空使者》一书。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把哥白尼的学说推到了最终胜利的阶段。
巴 金
走近作者
合作探究
含英咀华
江苏大丰 陈继军
星空随想
初读文本
热身训练
写作背景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而1927年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虽然北伐军节节取得胜利,但只不过是新旧军阀的更替,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又再次笼罩于恐怖和血腥之中。
写 作 背 景
纳凉
仿佛
昧
模糊
梦幻
霎眼
乘凉。
好像。
昏暗。
不明,不清楚,混淆。
梦境。
眨眼。
解释
词语
字词辨析
(1)辨音
仿佛 半明半昧
霎眼 模糊 坠
(2)辨形
愚 滋 佛 碍 治
下 落 屏 火虫
仿 吹 腾
家 朝 安
(fǎng)
(mèi)
(shà)
(mǒ)
(zhuì)
昧
味
坠
佛
庭
仿
防
防
堕
荧
萤
拂
沸
廷
延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问题
(1)思考巴金描写了几次繁星美景?这几次描写的内在顺序是什么?
(2)请用笔划出每次看星星的时间、地点、情景、感受的语句并完成下表。
四次、时间顺序
时间 地点 情 景 感 受
从前
三年前
那
一
夜
家乡
南京
密密麻麻的繁星
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静寂的夜,一片菜园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霎眼······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经过他这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要跑呢!
海 上
如 今
每晚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文中三次写观星感受句子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
(1)从前——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2)三年前——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3)如今——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表达了作者望星天产生的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写出了海上看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例:想象的句子
A、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B、经过他这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要跑呢!
赏析:A、作者由眼中所见展开想象,把“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成“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赏析: B、作者由所看到的星座展开想象,把它比成一个在跑的巨人,表露了作者涌动的热情。
(5)试找出文中想象和联想的句子并结合修辞手法作简单的赏析。
联想和想象
联想即由此人、此事、此情、此景而想到彼人、彼事、彼情、彼景。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又如把小朋友比作“花朵”,由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些都是联想。
想象即从已知到未知,是人们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比如,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由一个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车轮,一面镜子,一潭池水,一轮明月等。
你知道吗?
赏析文本: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感受。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是本文写作上显著的特点。在描写时,作者先写观察情景,后写感受。观察仔细,抒情真切。如“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母亲怀里似的。”因为星天是那么温馨亲切,才会给人如此的感受。文章语言质朴,理想和想象透着一种稚气,一颗童心,使全文浸润在作者的童心中,写景极纯极真。是繁星、星空把作者净化成一个纯真的孩童,又是作者把我们带入一个童话般的天地。
例:联想语句
(1)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赏析:1、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拟人的手法描写自己仰望星空的奇妙感受,富有童心、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轻的巴金在文中给我描绘一幅唯美的星空图,这是他内心对光明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回顾巴金的一生,他的一生就如黑暗中的星星一样,燃烧自己,给黑暗中徘徊的人带来光明。你知道吗?
1、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说:“巴金早期作品《家》等非常有影响力,当初我就是读着《家》走上革命道路的。”这部书对封建力量进行了强有力的控诉,为许多年轻人指引了光明的方向。
2、晚年的巴金,发起并参与筹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精华总库,这也是巴金先生为我们点燃的文明之灯。
3、“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巴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5卷本、40多万字的《随想录》,是20世纪最美丽的良心符号,敲响世人的良心之钟。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巴 金
巴金老人在他的作品中以书纸为穹苍、以笔墨铺星图。告诉人们不要停止逐星的脚步,只有不停追逐,我们脚下的土地才有渐趋充实洁净的可能,我们心中的那颗光明之星才会升起。这是属于巴金的浪漫,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热诚。
请学生谈谈自己看繁星的经历或者说说你对星座、星空了解多少。
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下面请看看四季的星空图吧。
春季星空
夏季星空
秋季星空
冬季星空
玫瑰星云
课外拓展
猎户座(Orion)中的马头(Horsehead)星云B33,它是个暗星云。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aervatory)的0.9米望远镜摄于1994年12月28日。
银河系中心视场大小为一千五百光年的射电图象。
早在六世纪初,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子信就发现了太阳、月亮和太阳系内5颗行星。图中左侧的仪器称为浑仪,用于测定恒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