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5-03 10:59:48

文档简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5八下·罗定期中)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书本 桌面 B.桌面 书本 C.地球 书本 D.书本 地球
2.(2017八下·揭西期中)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15八下·始兴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  )
A.用力拉弓,弓弯了
B.用力蹬,自行车加速前进
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
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
4.(2015八下·罗定期中)如图所示,小宇对箱子施加水平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此时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
D.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对箱子的推力不做功
5.(2016八下·深圳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 B.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6.(2017八下·宝安期中)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7.(2015八下·番禺期中)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7八上·海口期末)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2017八下·路南期中)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0.(2017八上·兰陵期末)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脚对球施力时,球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2017八下·荔湾期末)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   .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13.(2015八下·潮南期中)如图中甲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松手后如图乙,钢片将塑料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说明了小钢球具有   ,小钢球下落受到   的作用.
14.(2015八下·罗定期中)如图,静止的足球被踢出去,说明了力可以   ;小明用力踢足球时脚也感到疼,这个现象说明   ;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   有关,飞行中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15.(2017八上·兰陵期末)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三、解答题
16.(2016八上·濮阳期中)长篇小说《藏地密码》中有这样一段:“卓木强巴和张立两人各执安全绳的一端,悬吊在半空,来回晃荡着…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但就这么踢一次,张立已痛苦至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滚落到面颊又被冻结成冰,冰珠子挂在鼻尖、下颌处,又被嘴里哈出的白气化解…”
请写出文中相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四、综合题
五、实验题
17.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飞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 浅 深 更深
高度/m 2 5 12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实验小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    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请你帮助实验小组再想一个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
18.(2016八下·潮安期末)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最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钓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   ;
(3)通过比较   和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做   法.
19.(2016八下·黄冈期末)用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感觉压笔尖端的手指较痛,说明在   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   .
(3)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后再拉,橡皮筋更短(图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说明书本是受力物体,所受的力是桌面施加的,所以桌面是施力物体.
故选B.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答案】B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人离开墙后不再受到墙的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人离开墙后,由于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后退一段距离,B符合题意.
C、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人停下来后仍具有惯性,C不符合题意.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3.【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A、用力拉弓,弓变弯了,是拉力改变的弓的形状,符合题意;
B、用力蹬自行车时,人对车子做功使车子的动能增加,所以自行车加速前进,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是内能转化为子弹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析各图示现象,根据各图反应的现象及图示涉及的相关知识分析答题.
4.【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状态的判断;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推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在人的推力下移动了距离,故人对箱子的推力做了功,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①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②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③做功的必要因素:有力、在力的方向上要移动一段距离;
5.【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也就没有力的作用.不合题意.
C、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没有物体也就没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
6.【答案】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解:
由图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故选C.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①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受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尘土由静止到运动,这是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
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
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故A正确;
B、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重力作用等;故C错误.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物体不相互接触,也会发生力的作用.
9.【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用5N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5N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示物理情景,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根据力的三要素分析原因.
10.【答案】D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球对脚有反作用力;故A错误;
B、脚对球施力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即球的形状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体现了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3)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11.【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A.取用液体的方法;B.天平使用注意事项;C.闻气体的方法;D.量筒如何读数.
【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靠试管口,故A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里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放B错误;
C.化学实验中,有些气体具有刺激性,闻气体气味时,要用手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C正确
D.测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型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D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
12.【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1)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
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重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抛出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13.【答案】形状;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图甲中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松手后如图乙,钢片将塑料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钢球原来是静止的,当塑料片受力飞出时,小钢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塑料片飞出后,小钢球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下落.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14.【答案】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点;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静止的足球被踢出去,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
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被踢出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将足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飞行中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 重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点;重力.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叫做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5.【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
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对篮板有撞击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施加反作用力,将篮球反弹回来;同时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篮球前进的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6.【答案】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文章中的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有:(1)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滚落到面颊又被冻结成冰﹣﹣凝固现象;(3)冰珠子挂在鼻尖、下颌处,又被嘴里哈出的白气化解﹣﹣熔化现象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物理现象: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物理知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找出哪些描述涉及到了物理方面的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做出解答.
17.【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
(2)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
(3)瓶塞塞入的深度
(4)压;换用软木塞做瓶塞,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1)高压气体给水和橡皮塞一向下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塞给瓶向上的力使瓶升空;在此过程中,将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2)根据水火箭升空的原理,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中压出,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可猜想水火箭上升高度会与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有关;
(3)从表中数据可知,瓶塞塞入深度越深,水火箭上升高度越高,由此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塞子的插入深度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加深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是通过增大瓶塞与瓶口之间的压力来增大瓶塞与瓶口的摩擦了的;是接触面变得粗糙也可以增大摩擦力,因此换用接触面粗糙的瓶塞也可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
(2)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
(3)瓶塞塞入的深度;
(4)压,换用软木塞做瓶塞,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分析】(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压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水和橡皮塞的机械能(动能);
(2)根据水火箭升空的原理,水火箭上升高度可能与受到阻力有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从表中内容看出,瓶塞塞入深度越深,水火箭上升高度越高,改变塞子插入的深度影响了水火箭上升的高度,据此判断;
(4)根据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8.【答案】(1)大小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甲;丁
(4)控制变量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甲和丁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大小;(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甲;丁;(4)控制变量.
【分析】这是一道实验分析题目,用到的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图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
19.【答案】(1)相互的
(2)压力;明显
(3)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压强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1)手对铅笔尖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铅笔尖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据题可知,右边手指更疼,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根据图书两次运动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化,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书在桌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时,书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运动时,橡皮筋的长度短,这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故答案为:(1)相互的; (2)压力;明显;(3)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接触面的面积有关.(3)通过橡皮筋的伸长情况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书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1 / 1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5八下·罗定期中)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书本 桌面 B.桌面 书本 C.地球 书本 D.书本 地球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说明书本是受力物体,所受的力是桌面施加的,所以桌面是施力物体.
故选B.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2017八下·揭西期中)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人离开墙后不再受到墙的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人离开墙后,由于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后退一段距离,B符合题意.
C、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人停下来后仍具有惯性,C不符合题意.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3.(2015八下·始兴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  )
A.用力拉弓,弓弯了
B.用力蹬,自行车加速前进
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
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A、用力拉弓,弓变弯了,是拉力改变的弓的形状,符合题意;
B、用力蹬自行车时,人对车子做功使车子的动能增加,所以自行车加速前进,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是内能转化为子弹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析各图示现象,根据各图反应的现象及图示涉及的相关知识分析答题.
4.(2015八下·罗定期中)如图所示,小宇对箱子施加水平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此时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
D.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对箱子的推力不做功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状态的判断;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推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在人的推力下移动了距离,故人对箱子的推力做了功,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①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②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③做功的必要因素:有力、在力的方向上要移动一段距离;
5.(2016八下·深圳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 B.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也就没有力的作用.不合题意.
C、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没有物体也就没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
6.(2017八下·宝安期中)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解:
由图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故选C.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2015八下·番禺期中)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①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受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尘土由静止到运动,这是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
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17八上·海口期末)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
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故A正确;
B、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重力作用等;故C错误.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物体不相互接触,也会发生力的作用.
9.(2017八下·路南期中)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用5N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5N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示物理情景,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根据力的三要素分析原因.
10.(2017八上·兰陵期末)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脚对球施力时,球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球对脚有反作用力;故A错误;
B、脚对球施力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即球的形状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体现了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3)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A.取用液体的方法;B.天平使用注意事项;C.闻气体的方法;D.量筒如何读数.
【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靠试管口,故A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里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放B错误;
C.化学实验中,有些气体具有刺激性,闻气体气味时,要用手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C正确
D.测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型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D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2.(2017八下·荔湾期末)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   .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1)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
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重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抛出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13.(2015八下·潮南期中)如图中甲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松手后如图乙,钢片将塑料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说明了小钢球具有   ,小钢球下落受到   的作用.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图甲中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松手后如图乙,钢片将塑料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钢球原来是静止的,当塑料片受力飞出时,小钢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塑料片飞出后,小钢球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下落.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14.(2015八下·罗定期中)如图,静止的足球被踢出去,说明了力可以   ;小明用力踢足球时脚也感到疼,这个现象说明   ;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   有关,飞行中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答案】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点;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静止的足球被踢出去,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
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被踢出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将足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飞行中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 重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点;重力.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叫做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5.(2017八上·兰陵期末)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
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对篮板有撞击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施加反作用力,将篮球反弹回来;同时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篮球前进的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解答题
16.(2016八上·濮阳期中)长篇小说《藏地密码》中有这样一段:“卓木强巴和张立两人各执安全绳的一端,悬吊在半空,来回晃荡着…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但就这么踢一次,张立已痛苦至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滚落到面颊又被冻结成冰,冰珠子挂在鼻尖、下颌处,又被嘴里哈出的白气化解…”
请写出文中相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答案】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文章中的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有:(1)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滚落到面颊又被冻结成冰﹣﹣凝固现象;(3)冰珠子挂在鼻尖、下颌处,又被嘴里哈出的白气化解﹣﹣熔化现象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物理现象:卓木强巴突然奋起一脚,踢在张立身上,两人朝不同的两个方向荡开;物理知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找出哪些描述涉及到了物理方面的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做出解答.
四、综合题
五、实验题
17.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飞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 浅 深 更深
高度/m 2 5 12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实验小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    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请你帮助实验小组再想一个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
【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
(2)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
(3)瓶塞塞入的深度
(4)压;换用软木塞做瓶塞,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1)高压气体给水和橡皮塞一向下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塞给瓶向上的力使瓶升空;在此过程中,将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2)根据水火箭升空的原理,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中压出,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可猜想水火箭上升高度会与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有关;
(3)从表中数据可知,瓶塞塞入深度越深,水火箭上升高度越高,由此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塞子的插入深度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加深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是通过增大瓶塞与瓶口之间的压力来增大瓶塞与瓶口的摩擦了的;是接触面变得粗糙也可以增大摩擦力,因此换用接触面粗糙的瓶塞也可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
(2)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
(3)瓶塞塞入的深度;
(4)压,换用软木塞做瓶塞,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分析】(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压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水和橡皮塞的机械能(动能);
(2)根据水火箭升空的原理,水火箭上升高度可能与受到阻力有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从表中内容看出,瓶塞塞入深度越深,水火箭上升高度越高,改变塞子插入的深度影响了水火箭上升的高度,据此判断;
(4)根据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8.(2016八下·潮安期末)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最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钓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   ;
(3)通过比较   和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做   法.
【答案】(1)大小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甲;丁
(4)控制变量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解:(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甲和丁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大小;(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甲;丁;(4)控制变量.
【分析】这是一道实验分析题目,用到的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图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
19.(2016八下·黄冈期末)用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感觉压笔尖端的手指较痛,说明在   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   .
(3)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后再拉,橡皮筋更短(图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相互的
(2)压力;明显
(3)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压强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1)手对铅笔尖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铅笔尖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据题可知,右边手指更疼,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根据图书两次运动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化,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书在桌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时,书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运动时,橡皮筋的长度短,这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故答案为:(1)相互的; (2)压力;明显;(3)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接触面的面积有关.(3)通过橡皮筋的伸长情况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书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