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科)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科)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5 12: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度河南省高三入学考试
数学(理科)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
已知复数,则的虚部为(

A
3
B.
1
C.
-1
D.
2
3.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
5
B.
4
C.
3
D.
2
4.
已知,且,则(

A.
B.
C.
D.
5.
某班统计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与方差(成绩不完全相同),计算完后才发现有位同学的分数录入了两次,只好重算一次.已知第一次计算所得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第二次计算所得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若此同学的得分恰好为,则(

A.

B.

C.

D.

6.
甲、乙、丙做同一道题: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三条不同的直线,且满足,,,….甲说:“”,乙说:“”,丙说:“”,如果三人说的均是正确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直线,不一定垂直
D.
直线,为异面直线
7.
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A.
B.
1
C.
D.
2
8.
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与轴的交点为,且为的中点,若的周长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9.
已知函数则(

A.
存在最小值
B.
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C.
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
D.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10.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有且仅有三个零点,,则的值为(

A.
或3
B.
或4
C.
或3
D.
或4
11.
在四面体中,,,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12.
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
若“,”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
在菱形中,,点线段上一点,则______.
15.
某足球比赛共有8支球队参赛,其中有2支种子队,以抽签的方式将这8支球队平均分为两组,2支种子队不在同一组的概率为______.
16.
已知点和抛物线:,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若.则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前项和.
18.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为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若二面角为45°,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9.
已知椭圆:的左焦点和右顶点分别为,,是椭圆上一点,轴,直线的斜率为.
(1)求圆的离心率;
(2)若直线与轴交于点,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直线的方程.
20.
有一种双人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每人各分得一个装有4个球(2个白球和2个黑球)的布袋,并轮流到对方袋中摸出1球,若摸出的是白球,则放回对方的袋中,若摸出的是黑球,则放入自己袋中,两人各摸取一次算为一轮.
(1)求第一轮比赛后先摸球的人的袋中黑球个数的分布列与期望;
(2)小李和小张准备玩这种游戏,约定最多玩3轮,每轮游戏由小李先摸球,并且规定每轮结束后,一方袋中若有4个黑球,则该方获胜并结束游戏,否则进行下一轮摸球游戏,求小李获胜的概率.
21.
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证明:当时,对一切,都有成立.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选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已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3.
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已知函数的最小值为,且,,都是正数,,证明:.
2021~2022年度河南省高三入学考试
数学(理科)
答案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2.
已知复数,则的虚部为(

A
3
B.
1
C.
-1
D.
2
答案:A
3.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
5
B.
4
C.
3
D.
2
答案:A
4.
已知,且,则(

A.
B.
C.
D.
答案:C
5.
某班统计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与方差(成绩不完全相同),计算完后才发现有位同学的分数录入了两次,只好重算一次.已知第一次计算所得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第二次计算所得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若此同学的得分恰好为,则(

A.

B.

C.

D.

答案:B
6.
甲、乙、丙做同一道题: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三条不同的直线,且满足,,,….甲说:“”,乙说:“”,丙说:“”,如果三人说的均是正确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直线,不一定垂直
D.
直线,为异面直线
答案:D
7.
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A.
B.
1
C.
D.
2
答案:B
8.
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与轴的交点为,且为的中点,若的周长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B
9.
已知函数则(

A.
存在最小值
B.
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C.
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
D.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答案:C
10.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有且仅有三个零点,,则的值为(

A.
或3
B.
或4
C.
或3
D.
或4
答案:B
11.
在四面体中,,,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C
12.
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A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
若“,”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14.
在菱形中,,点线段上一点,则______.
答案:2
15.
某足球比赛共有8支球队参赛,其中有2支种子队,以抽签的方式将这8支球队平均分为两组,2支种子队不在同一组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16.
已知点和抛物线:,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若.则______.
答案:2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前项和.
答案:(1);(2).
18.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为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若二面角为45°,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9.
已知椭圆:的左焦点和右顶点分别为,,是椭圆上一点,轴,直线的斜率为.
(1)求圆的离心率;
(2)若直线与轴交于点,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
20.
有一种双人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每人各分得一个装有4个球(2个白球和2个黑球)的布袋,并轮流到对方袋中摸出1球,若摸出的是白球,则放回对方的袋中,若摸出的是黑球,则放入自己袋中,两人各摸取一次算为一轮.
(1)求第一轮比赛后先摸球的人的袋中黑球个数的分布列与期望;
(2)小李和小张准备玩这种游戏,约定最多玩3轮,每轮游戏由小李先摸球,并且规定每轮结束后,一方袋中若有4个黑球,则该方获胜并结束游戏,否则进行下一轮摸球游戏,求小李获胜的概率.
答案:(1)分布列见解析,;(2).
21.
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证明:当时,对一切,都有成立.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选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已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答案:(1);(2).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3.
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已知函数的最小值为,且,,都是正数,,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