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之春(教案) 年音乐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天山之春(教案) 年音乐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9-06 16: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音乐
年级组
四年级
备课人
教学内容
天山之春


欣赏
备注
教学目标
1.欣赏《天山之春》,感受天山的美丽景色及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调的风格特点,产生对民族器乐曲的兴趣,热爱祖国音乐文化。2.聆听、区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音乐情绪,并能模仿节奏随音乐敲出来。3.认识并初步感受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

重点:熟悉作品的旋律难点:能听辨其音色


情知统一
教学准备
教师
音乐书、钢琴、电脑音响设备、音频。
学生
音乐书。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5′15′15′5′
一、感受情境、自然入境1.播放音乐《大板城的姑娘》。2.师问好。二、欣赏《天山之春》1.激发兴趣,导入。2.初听作品。3.第二次听赏作品.4.哼唱三、欣赏《天山之春》1.提出聆听问题2.听赏。3.图片展示。热瓦甫并再播放热瓦甫的音乐。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4.
介绍手鼓。四、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1.手鼓(铃鼓)节奏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3.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
1.随着音乐,学生以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进入教室。2.生问好。《天山之春》的听赏。组织简短的讨论。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学生分别哼唱《天山之春》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师:聆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a.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b.同桌互相讨论它使用了那种乐器?(拉弦、弹拨)c.它的伴奏乐器又是什么?回答。生:在热瓦甫的音乐中用X
X
X
X
X的节奏带有手鼓来伴奏。
侗族大歌的了解介绍组织学生简短讨论。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改成琵琶的认识。聆听、区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音乐情绪,并能模仿节奏随音乐敲出来。
板书设计
天山之春、天山之春节奏:X
X
X
X
X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中,虽然准备的比较充分,但是内容还是稍微多了一点,课题有点大了,因为这节课我分别介绍了新疆的民歌还有新疆的舞蹈,包括了了解新疆的民俗服饰等,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音乐和舞蹈的视频相对较多,时间上有点控制的不太准确,很多时候视频没有看完只能被迫关掉,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致有点下降,对音乐特点以及舞蹈特点的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在以后整体把握课的内容时一定要下功夫,把握好时间以及内容要适中,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