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2.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这个图线,可得到水的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D.水在4℃时密度最大
3.如果用水作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4℃时,温度计的示数(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4.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密度小
B.熔点低
C.硬度高
D.导热性好
5.一个质量为158g的空心铁球,体积是30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A.20cm3
B.14cm3
C.17cm3
D.10cm3
6.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硬度小
7.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中的关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8.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曾发掘出一把玉具剑,该剑约有80cm长,由玉饰和剑组合而成,该
剑的材质还未确定,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如果要确定它的材质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
)
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质量
9.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10.在大运会奖牌中,有一枚奖牌质量为16.8g,体积约为1.6cm3,请根据下表给出的密度值判断这枚奖牌所用的材料是( )
物质
铁
铜
银
金
密度g/cm3
7.9
8.9
10.5
19.3
A.金
B.银
C.铜
D.铁
11.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小
B.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12.丰富的安全知识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13.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特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对物质的鉴别,我们还可以应用其他科学知识,做进一步的鉴定。从密度表上我们知道,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是0.8×103kg/m3。下列关于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它们的气味不同鉴别
B.通过它们的颜色、透明度鉴别
C.通过它们能否燃烧、硬度等性质的差异鉴别
D.通过它们的质量大小鉴别
14.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以下相关说法( )
①它利用了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
②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③温度降低后石头硬度变小了
④温度降低后石头密度变小了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均正确
15.有四个同种物质制成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该空心正方体是( )
A.
B.
C.
D.
16.现有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铝球、铁球、铜球各一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
A.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B.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
17.冻豆腐空隙多,弹性好,所以吃火锅时,许多人都喜欢放些冻豆腐。豆腐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
,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体积
。(选填“较大”或“较小”)
19.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水从0℃上升到4℃时,密度将
。
(2)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
(3)冰熔化成水时,
不变,
变小。
20.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能转动起来,其原因是: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温度
(填“能”、“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
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和
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21.事实表明,
℃的水的密度最大。水凝固时体积
,密度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
。
22.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减小,
增大所导致的。
23.在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强度
、密度
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
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24.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体积是10cm3奥运会的金牌含有5盎司黄金,它含黄金
g,它是纯金的吗?
(选填“是”或“不是”);(ρ金=19.3×103kg/m3)
25.一体积为30dm3的铁球,质量为79千克,则该球是
(选填“实心”或“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dm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该球的总质量是
kg.(ρ铁=7.9g/cm3,ρ酒精=0.8g/cm3)
26.现有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平均密度为,求混合后的最大质量为
(不考虑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27.课外科技活动中,小丽等同学将一定质量的水放在一个加盖的量筒中,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体积V﹣温度t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中的
信息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
(2)在0℃~4℃间温度升高,水的密度
,超过4℃之后,温度上升,水的密度
(变大/变小/不变);
(3)根据前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用水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
;
(4)小丽等同学在探究时,量筒里水的质量为
g.(4℃时水的密度为1×103kg/m3)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取100mL不同温度的水测量质量,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0
0
2
4
6
8
状态
冰
水
水
水
水
水
体积/cm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质量/g
90.5
99.0
99.5
100
99.8
99.4
(1)0℃冰的密度为
,4℃时水的密度为
。
(2)从0℃到4℃,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
(3)猜测10℃时,100mL水的质量应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9.4g。
(4)100mL
0℃冰融化成水后理论上质量
。
(5)在气温为﹣7℃的冬天,湖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河底未结冰,猜测河底水的温度约为
。
四.计算题。
29.一个铜球,体积10cm3,质量62.3g,
(1)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
30.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31.体积为20cm3的铜球,质量为89g,求:(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装满铝,这个球的质量是多大?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分析】水在凝固时,质量是不变的,但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体积会变大,所以会把水管冻裂。
【解答】解: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此时水会由于发生凝固现象而结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因此能够把水管冻裂;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凝固的现象,并且明白冰和水的密度不一样导致体积不一样,而质量是不变量。
2.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这个图线,可得到水的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D.水在4℃时密度最大
【分析】由图可知,水从8℃下降到4℃,水的温度降低、体积减小;水从4℃下降到2℃,水的温度降低、体积增大;但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比较水的密度变化。
【解答】解:由图可知,水从8℃下降到2℃,水的温度降低、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在4℃时水的体积最小,不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ρ=得出,水的密度先变大、再变小,在4℃水的密度最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和根据图象分析问题,关键是判断出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特点,还要知道水的质量不随水的体积、状态、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3.如果用水作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4℃时,温度计的示数(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分析】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4℃时水的密度最大。
【解答】解: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而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在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密度增大;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4℃时,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故体积减小,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反常膨胀的特点,知道4℃时水的密度最大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4.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密度小
B.熔点低
C.硬度高
D.导热性好
【分析】制造航空器时,要尽可能地减轻其质量,如何减轻质量,可以利用公式m=ρV分析。
【解答】解:单纯从减轻质量的要求考虑,由公式m=ρV知,在航空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要减轻质量,只能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故A正确;
硬度高虽然也是飞机制造所需要的,但却不符合本题的考查要求;熔点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与质量无关,导热性是指物体对热的传导能力,与质量无关。故BCD错误;
故选:A。
【点评】分析物理问题时,如果可能,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使分析简洁、严谨。
5.一个质量为158g的空心铁球,体积是30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A.20cm3
B.14cm3
C.17cm3
D.10cm3
【分析】空心铁球的体积可以看成是铁的体积和空心部分体积之和,故要求空心部分的体积,应先求出158g铁的体积有多大。
【解答】解:158g铁的体积为:V铁=,
故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球﹣V铁=30cm3﹣20cm3=10cm3,
故选:D。
【点评】空心球的体积可以看成是铁的体积和空心部分体积之和,这是本题的关键之处。
6.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硬度小
【分析】根据可知,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
“阳光动力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中的关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得看图分析能力,根据图象特点判断选项内容的对错。
【解答】解:首先确定图象信息,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水的密度。
A、由图象易知,随着温度得升高,水得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得温度是4℃时,图象位于最高点,即此时水得密度最大,故A不合题意;
B、C、0~4℃时密度逐渐增大,4~8℃时密度逐渐减小,故B、C不合题意;
D、此图象反映了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最低温度是0℃,并无法体现冰的密度特点,所以无法通过图象得出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看图题注意从图象中得出有用信息,并结合题干信息得出结论。虽然D选项内容是正确的,但是根据图象信息是无法得出来的。
8.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曾发掘出一把玉具剑,该剑约有80cm长,由玉饰和剑组合而成,该剑的材质还未确定,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如果要确定它的材质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 )
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质量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密度的大小可鉴别不同的物质。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而体积、质量、温度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鉴别物质的种类应该利用密度的不同。
故选:B。
【点评】能够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物理量有密度、比热容、热值、熔点、沸点等,但是也不能单纯只看这几个量的大小,还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如:气味、颜色等来判断。
9.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分析】先分别算出甲、乙、丙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然后用它们的质量除以它们的体积算出它们各自的密度,最后将算得的密度与铝的密度进行比较:相等的为合格品,比铝的密度小的是废品(混入空气,则在相同体积情况下,质量会变小,所以密度会变小),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次品。
【解答】解:甲的体积:V甲=0.1m×0.1m×0.1m=0.001m3,则甲的密度:ρ甲===3×103kg/m3;
乙的体积:V乙=0.2m×0.2m×0.2m=0.008m3,则乙的密度:ρ乙===2.7×103kg/m3;
丙的体积:V丙=0.3m×0.3m×0.3m=0.027m3,则丙的密度:ρ丙===2×103kg/m3。
因为ρ乙=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因为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因为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
故选:C。
【点评】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解答该题的思路就是分别算出三个正方体的密度,然后和铝的密度进行比较。
10.在大运会奖牌中,有一枚奖牌质量为16.8g,体积约为1.6cm3,请根据下表给出的密度值判断这枚奖牌所用的材料是( )
物质
铁
铜
银
金
密度g/cm3
7.9
8.9
10.5
19.3
A.金
B.银
C.铜
D.铁
【分析】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奖牌的密度,然后与表中物体的密度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奖牌的密度:
ρ===10.5g/cm3,
查表可知,这枚奖牌所用的材料是银。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据此来鉴别物质。
11.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小
B.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分析】(1)在图象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根据图象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2)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3)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
(4)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错误;
B、由图象知在4~10℃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故在4℃以上,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B错误;
C、由图知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C正确;
D、由图知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在0~4℃范围内,热缩冷胀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12.丰富的安全知识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
【解答】解: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
13.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特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对物质的鉴别,我们还可以应用其他科学知识,做进一步的鉴定。从密度表上我们知道,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是0.8×103kg/m3。下列关于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它们的气味不同鉴别
B.通过它们的颜色、透明度鉴别
C.通过它们能否燃烧、硬度等性质的差异鉴别
D.通过它们的质量大小鉴别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特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气味、颜色、透明度的不同,以及能否燃烧、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区分它们。
【解答】解:(1)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是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光凭密度大小不能具体判断,因此还可以通过气味、颜色、透明度,以及能否燃烧、硬度等性质的差异鉴别物质,故ABC正确;
(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物质的质量可能相同,所以通过质量的大小不能鉴别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方法,要知道密度能鉴别物质,但不是唯一方法,还应掌握其他方法。
14.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以下相关说法( )
①它利用了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
②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③温度降低后石头硬度变小了
④温度降低后石头密度变小了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均正确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②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解:(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的密度不变,故②正确,④错误;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减小,
根据公式ρ=得V=,所以体积变大而使石头裂开,故①正确,③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质量的特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密度和质量的特点,水结冰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日常生活中冬天水管涨破就是这一道理。
15.有四个同种物质制成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该空心正方体是( )
A.
B.
C.
D.
【分析】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对比各图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其他三个不同者就是空心的。
【解答】解:每个正方体的体积V=a3,由ρ=得,每一个正方体的密度分别为:
A、ρA===9g/cm3;
B、ρB===9g/cm3;
C、ρC==≈8.7g/cm3;
D、ρD===9g/cm3。
由ρA=ρB=ρD>ρC可知,C中正方体是空心的。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与空心、实心的判断,要注意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小于物质的密度时,物体就是空心的。
16.现有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铝球、铁球、铜球各一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 )
A.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B.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分析】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
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且ρ铝<ρ铁<ρ铜,
所以根据公式V=可知:V铝>V铁>V铜,
又因为题中告诉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故A错误;
铝球可能是实心的,铝球也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点评】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三种办法:
一是比密度,也就是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和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小于这种物质密度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二是比体积,也就是算出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体积,和物体的实际体积比较,小于物体的实际体积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三是质量,也就是算出和物体体积相等的这种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
17.冻豆腐空隙多,弹性好,所以吃火锅时,许多人都喜欢放些冻豆腐。豆腐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 不变 ,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水结冰以后,密度变小,而质量不变,所以体积变大。
【解答】解:水是晶体,豆腐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即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结冰过程中,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小,由ρ=可知,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点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结冰后温度、体积、密度都要发生变化。
18.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较大 ,体积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
【分析】一定质量的物体,被压缩之后间隙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化用ρ=分析。
【解答】解: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物质间隙减小,所以体积变小;
由公式ρ=分析得: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它的密度增大。
故答案为:较大;较小。
【点评】压缩饼干与一般饼干的区别在于:饼干间的空气减少,缝隙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19.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水从0℃上升到4℃时,密度将 变大 。
(2)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 变大
(3)冰熔化成水时, 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小。
【分析】(1)从平滑的曲线可以看出“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这段温度内,曲线呈下降趋势,从而可知体积在不断减小,而质量不变,再由密度公式即可得出密度的变化情况。
(2)从平滑的直线可以看出“﹣4℃上升到0℃时”直线在不断上升,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在不断增大。
(3)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故其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再据图中冰和水的体积的大体关系即可判断该题的答案;
【解答】解:(1)从平滑的曲线可以看出“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这段温度内,曲线呈下降趋势,从而可知体积在不断减小,
再由ρ=可知,m不变,V减小,则ρ增大。
(2)从平滑的直线可知“﹣4℃到0℃时”直线呈上升趋势,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冰的体积在不断增大;
(3)当冰化成水时,其质量是不变的,但通过图象能看出,冰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即该过程中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1)变大;(2)变大;(3)质量;体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密度的计算这一知识点,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0.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能转动起来,其原因是: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
小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温度
能 (填“能”、“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
气体 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液体 和
固体 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分析】温度与密度的关系: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显著,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解答】解: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温度的高低无关,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能转动起来,其原因是: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质量不变,由ρ=知,其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故答案为:小;能;气体;液体;固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21.事实表明, 4 ℃的水的密度最大。水凝固时体积
变大 ,密度
变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
反常膨胀 。
【分析】水在4℃以上跟一般的物体一样,遵循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4℃之间,水出现反常膨胀现象,即是“热缩冷胀”的,水在4℃是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解答】解:水在4℃时密度最大,高于这个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低于这个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水凝固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V=可知,体积变大。人们把水的这种特性叫水的反常膨胀。
故答案为:4;变大;变小;反膨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22.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密度 减小, 体积 增大所导致的。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
【解答】解:冬天,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由公式ρ=知密度减小。
故答案为:密度;体积。
【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23.在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强度
大 、密度
小 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
小 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分析】由密度公式ρ=得到m=ρV,在体积一定时,要增大质量,可以增大密度;要减小质量,可以减小密度;
航空器材需要硬度大的材料制成,这样在内外压强差作用下,才不容易变形,同时航空器材需要升空,应选用轻些的材料制成,这样升空才容易,因此材料的密度也应小一些。
【解答】解: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为保证设计安全,故需要硬度大的材料,使它不容易变形;又因为要想使航空器材升空容易,必须减小航空器材质量,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密度;
泡沫塑料密度较小且具有良好的防震性和便于运输的特点,而且价格便宜,所以可以常用于产品包装的填充物。
故答案为:大;小;小。
【点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制造物体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密度的材料。
24.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体积是10cm3奥运会的金牌含有5盎司黄金,它含黄金 155.5 g,它是纯金的吗?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ρ金=19.3×103kg/m3)
【分析】已知盎司与g的关系(1盎司=31.1g),根据先换后算的方法求解。
【解答】解:∵1盎司=31.1g,
∴5盎司=5×31.1g=155.5g;
奥运会金牌密度ρ===15.55g/cm3=15.5×103
kg/m3。
又∵ρ金=19.3×103
kg/m3,
∴这块奥运会的金牌不是纯金的。
故答案为:155.5;不是。
【点评】进行单位换算时,先要知道两单位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先换后算”的方法求解。
25.一体积为30dm3的铁球,质量为79千克,则该球是 空心 (选填“实心”或“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20 dm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该球的总质量是 95 kg.(ρ铁=7.9g/cm3,ρ酒精=0.8g/cm3)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铁球含有铁的体积,再与铁球的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铁的体积小于球的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铁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3)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加上球的质量即为铁球的总质量。
【解答】解:
(1)根据ρ=可得铁球中铁的体积:V1===0.01m3=10dm3,
因为V1<V,所以此球为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1=30dm3﹣10dm3=20dm3;
(3)空心部分注满水时,酒精的体积:V2=V空=20dm3=20000cm3,
酒精的质量:m2=ρ酒精V2=0.8g/cm3×20000cm3=16000g=16kg,
此时球的总质量:m=m1+m2=79kg+16kg=95kg。
故答案为:空心;20;95。
【点评】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6.现有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平均密度为,求混合后的最大质量为 m (不考虑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比较两种金属的体积关系,然后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混合后两种金属的体积关系,最后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混合后金属的最大质量。
【解答】解:∵ρ=,ρ1>ρ2,
∴由V=可知,V1<V2,
设混合金属中甲的体积为V,乙的体积为V′,
混合后的平均密度:
ρ===,
解得:V=V′,即:甲乙两种金属等体积混合,
由于V1<V2,所以混合后,甲乙两种金属的体积都等于甲的体积V1,
∵ρ=,
∴混合后金属的最大质量:
m混=m甲+m乙=m+ρ2=m;
故答案为:m。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混合金属的质量问题,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
27.课外科技活动中,小丽等同学将一定质量的水放在一个加盖的量筒中,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体积V﹣温度t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中的
信息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先变小后变大 ;
(2)在0℃~4℃间温度升高,水的密度 变大 ,超过4℃之后,温度上升,水的密度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
(3)根据前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用水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 水在4℃以下出现反常膨胀现象 ;
(4)小丽等同学在探究时,量筒里水的质量为 104 g.(4℃时水的密度为1×103kg/m3)
【分析】(1)观察图像,分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水的质量是一定的,根据密度的公式ρ=分析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表格信息可知:水在4℃时体积最小,即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4)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变形求出水的质量。
【解答】解:
(1)由图像可以看出:温度低于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温度高于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由密度公式ρ=可知:水的质量一定时,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在0℃﹣4℃时,水的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在4℃以后,水的体积变大,故密度变小;
(3)通常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因为水在0﹣4℃时冷胀热缩,在4﹣10℃时热胀冷缩,即水有反常膨胀现象,所以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
(4)由图可见,4℃时,量筒内水的体积约104cm3,故量筒里水的质量约为m=ρV=1.0g/cm3×104cm3=104g。
故答案为:(1)先变小后变大;(2)变大;变小;(3)水在4℃以下出现反常膨胀现象;(4)104。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图像分析能力以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取100mL不同温度的水测量质量,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0
0
2
4
6
8
状态
冰
水
水
水
水
水
体积/cm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质量/g
90.5
99.0
99.5
100
99.8
99.4
(1)0℃冰的密度为 0.905g/cm3 ,4℃时水的密度为 1g/cm3 。
(2)从0℃到4℃,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增大 。
(3)猜测10℃时,100mL水的质量应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9.4g。
(4)100mL
0℃冰融化成水后理论上质量 90.5g 。
(5)在气温为﹣7℃的冬天,湖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河底未结冰,猜测河底水的温度约为 4℃ 。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算出0℃冰的密度和4℃时水的密度;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判断;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温度、状态、性质、位置无关;
(4)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解答】解:(1)0℃冰的密度:
ρ冰===0.905g/cm3;
4℃时水的密度为:
ρ水===1g/cm3;
(2)由表格数据知,从0℃到4℃,体积一定,质量最大,根据ρ=知,密度增大;
(3)根据水的热胀冷缩的规律知: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根据ρ=知,在体积一定时,密度减小,质量越小,即10℃时,100mL水的质量应小于99.4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温度、状态、性质、位置无关,当100mL0℃冰熔化成水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仍未90.5g;
(5)因为气温是﹣7℃,故河面上的冰也是﹣7℃,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冰的下表面是0℃,而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所以河底的水温为4℃。
故答案为:(1)0.905g/cm3;1g/cm3;(2)增大;(3)小于;(4)90.5g;(5)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及水的密度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的掌握。
四.计算题。
29.一个铜球,体积10cm3,质量62.3g,
(1)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先求出实心部分的体积,利用求出的体积和铜球实际体积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用总体积减去实心部分体积即为空心部分体积;
(3)水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注入水的质量,然后求出总质量。
【解答】解:(1)设实心铜球的质量m=62.3g,ρ铜=8.9g/cm3,
由ρ=可得,质量为m=62.3g实心铜球的体积为:
V铜===7cm3,
小于铜球实际体积10cm3,所以,铜球是空心的,
(2)心部分体积V2=V﹣V铜=10cm3﹣7cm3=3cm3;
(3)水的体积V水=V2=3cm3,
所以,水的质量m2=ρ水V2=1g/cm3×3cm3=3g,
所以,此球的总质量m总=m+m2=62.3g+3g=65.3g。
答:(1)这个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为3cm3;
(3)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65.3g。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空心、混合物的密度计算和密度的计算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水的体积即是空心部分的容积,总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和铜球的质量和,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30.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分析】(1)已知合金构件的质量与体积,利用ρ=求解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根据合金中铝的质量加上钢的质量等于总质量,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结合密度公式列出等式,联立求解铝的质量,然后计算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解答】解: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ρ===3.74g/cm3=3.74×103kg/m3;
(2)设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
则m铝+m钢=374g﹣﹣﹣﹣﹣﹣﹣﹣①
由ρ=可得V=,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
则+=100cm3,
即+=100cm3﹣﹣﹣﹣﹣﹣﹣﹣﹣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铝=216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00%≈57.8%。
答:(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为3.74×103kg/m3;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57.8%。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难点在(2),关键是根据合金中铝的质量加上钢的质量等于总质量,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结合密度公式列出等式,联立求解铝的质量。
31.体积为20cm3的铜球,质量为89g,求:(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装满铝,这个球的质量是多大?
【分析】(1)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等质量铜的体积,然后判断铜球是否是空心的;
(2)铜球体积与等质量铜的体积之差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3)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空心部分装满铝时的铝质量,然后求出球的总质量。
【解答】解:(1)由ρ=得铜的体积:
V铜===10cm3<20cm3,
则铜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铜=20cm3﹣10cm3=10cm3;
③若空心部分装满铝,由ρ=得铝的质量:
m铝=ρ铝V空=2.7g/cm3×10cm3=27g,
铜球的总质量:
m=m铜球+m铝=89g+27g=116g;
答:(1)此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0cm3;
(3)若空心部分装满铝,这个球的质量是116g。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球是否为空心的、求空心部分的体积、求球的总质量,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