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1.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学习目标
中国近代史与近代化的区别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历史阶段,指的是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段历史。
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实现近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出路的过程。
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1851
1856
1860
1864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忧
外患
1842
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一、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外患
内忧外患
内忧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列强加深殖民侵略的程度。
中国
西方
内容讲解
二、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三、洋务运动的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四、洋务运动的时间及口号
19世纪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前期:“自强”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后期:“求富”
五、洋务运动的内容
1.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上海
天津
福州
天津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
安庆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末最早官办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创设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创设
中国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步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曼里夏1888直拉式步枪
有学者指出,湘军、淮军所用前膛枪基本都是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创设
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船舶制造厂,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
作用: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技,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材料:江南制造总局是
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其管理机构是
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他们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压迫工人,且不重视工艺技术的改进。
上述材料反映了洋务派军事工业有什么特点?
官办
封建衙门
产品的生产:使用机器生产,且生产不计成本,不讲效率。
产品的销售:不参加市场交换和竞争,清政府直接分配给军队使用。
企业的管理:对企业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对工人采用军队的管理制度。
资金来源:官办、经费由政府调拨。
性质:官督商办(封建性)的近代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特点和性质: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企业
上海
汉阳
开平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武昌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创设
清末最早设立的大型轮船航运企业,
也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
开平煤矿(即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创设
汉阳铁厂(张之洞创设)
——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洋务运动前
洋务运动后
洋货盛行
分洋商之利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发展近代教育
(1)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2)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作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其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同文馆
4.建立新式海陆军
陆军
(1)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
(2)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作用: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
左宗棠
1876年初,左宗棠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的清军西征阿古柏,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大部分领土。至1878年,清军先后收复喀什噶尔等地。
收复新疆
陆军
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1888年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拥有主力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艘。舰队基地有威海卫、旅顺、大沽口。
北洋海军群像
海军
威海卫北洋水师舰队
筹办新式海军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发展近代教育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历史积极性
内容
根本目的
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历史局限性
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评
价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后洋务时代——知识分子的选择
张謇
詹天佑
梁启超
孙中山
张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
詹天佑——修筑铁路,科技救国。
梁启超——公车上书,改良救国。
孙中山——暴力颠覆,革命救国。
课堂小结
1.洋务派属于(
)
A.封建统治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
C.自强
D.求富
A
D
随堂检测
3.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企业不包括(
)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4.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
因为(
)
A.没有坚决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B.采用封建生产方式管理企业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
C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