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5 19: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是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区域2分别应标的颜色是(  )
A.黄色、白色
B.绿色、白色
C.绿色、黑色
D.黄色、黑色
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3.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
A.验钞机验钞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声呐测距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4.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  )
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
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
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
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
5.下列现象能用光的色散解释的是(  )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岸上的人看到倒在水中的树
C.彩虹的形成
D.“人影”的形成
6.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图光路正确的是(  )
A.
B.
C.D.
7.小红和同学们在实验室找到了红光LED和蓝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他们还需要找到另一种LED,它是(  )
A.绿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8.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国各地在超市、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体温检测.检测体温时,红外线测温仪通常通过绿色、橙色和红色变化来显示体温是否正常.若测温仪表盘显示绿色,则测得的体温可能是(  )
A.36.6℃
B.37.6℃
C.38.1℃
D.39℃
9.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紫外线的是(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关于一些自然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河面结冰是凝华现象
C.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D.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组成的
D.在调色板上,小明将颜料三原色调配成白色
12.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因为(  )
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B.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射光
C.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D.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光线进入眼睛
13.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在暗室中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看到的画面都是红色的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5.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时,曾有消息传叙利亚向伊拉克运送红外夜视仪,夜视仪是一种可以在夜晚达到侦察目的设备,其依据的原理是(  )
A.不同的物体结构不同
B.不同的物体温度不同,所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也不同
C.不同的物体发出的色光不同
D.它能在夜间发出红外线并到达不同的物体上
16.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
B.灯和桌面都是绿色
C.灯是绿色,桌面是白色
D.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二.填空题。
17.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分别是 
 、 
 、 
 。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 
 。
18.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像。
(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 
 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 
 越强,人们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20.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不可见光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 
 进行电视遥控;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验钞。
2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 
 、 
 、 
 、 
 、 
 、 
 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就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表明白光是由
 
 而成的。
22.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2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光;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否看到七彩光带 
 (选填“能”或“不能”)。
24.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 
 、 
 两种色光二极管。
25.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东营市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测温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
三.实验探究题。
27.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
 
 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
 
 (填“单色”或“复色”)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B端是
 
 色光。
(3)换一块红色玻璃放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色光。
(4)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在蓝色屏上看到
 
 色光。
28.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干湿泡温度计(绝对温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oC
0
﹣39
﹣117
﹣114
沸点/oC
100
357
78
35
(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乙是某次测量时的情景,其读数为
 
 ℃。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丙图表格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百叶箱中若选用液体温度计,根据表中数据,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乙醚/酒精/水银/水)温度计;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我国各个地区温度范围:﹣52.3℃~49.6℃)。
(4)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如图丁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泡温度计。如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原因是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
 
 (选填“大”、或“小”)。
29.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1)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
 
 (请举一例)。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填序号)
(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留下
 
 (选填“红色”、“彩色光带”或“除红色上其他颜色”,下同)。
(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
 
 。
4.5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是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区域2分别应标的颜色是(  )
A.黄色、白色
B.绿色、白色
C.绿色、黑色
D.黄色、黑色
【分析】要解此题需掌握: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为白色。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白光。故图中区域1中的颜色应为绿色,区域2中三原色光混合为白色。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色光三原色,记住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光的三原色能合成白光,颜料的三原色能合成黑色。
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
【解答】解: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①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
②红色的苹果只能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
③黄色香蕉,只能反射黄光,吸收红色的光,因此在红光照射下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3.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
A.验钞机验钞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声呐测距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分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了紫外线,故A错误;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利用了光的反射,是可见光,故B错误;
C、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利用了红外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对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的熟练掌握,不能混为一谈。
4.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  )
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
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
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
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
【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因为照片拍摄的距离非常远,因此,无法通过照片直接看清着火点、烟雾,也不能通过颜色来准确判断着火点;由于温度不同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是利用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结合生活考查了相关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了红外线的热效应。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侧重点。
5.下列现象能用光的色散解释的是(  )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岸上的人看到倒在水中的树
C.彩虹的形成
D.“人影”的形成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
【解答】解:AB、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B不符合题意;
C、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故C符合题意;
D、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6.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图光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解: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颜色的光经过透镜的折射能力的不同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小红和同学们在实验室找到了红光LED和蓝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他们还需要找到另一种LED,它是(  )
A.绿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分析】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据此分析。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因此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组合能产生白色LED光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LED灯的材料、特点,理解光的三原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8.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国各地在超市、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体温检测.检测体温时,红外线测温仪通常通过绿色、橙色和红色变化来显示体温是否正常.若测温仪表盘显示绿色,则测得的体温可能是(  )
A.36.6℃
B.37.6℃
C.38.1℃
D.39℃
【分析】常识性了解人体的体温,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若测温仪表盘显示绿色,说明人体的体温属于正常,则测得的体温可能是36.5℃左右。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常识性了解人体的正常体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紫外线的是(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2)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不同,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医生对疾病作出判断,另外可以做成红外线夜视仪;
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杀菌;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使用紫外线来鉴别钞票和商标的真假;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解答】解: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浴霸会发出红外线,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的特点;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的灭菌灯会发出紫外线,能杀菌消毒;
③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能是荧光物质发光;
④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成像的原理工作的。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要根据实例进行解释。
10.关于一些自然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河面结冰是凝华现象
C.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D.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错误;
C、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直线传播,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组成的
D.在调色板上,小明将颜料三原色调配成白色
【分析】①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组成;
②③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
④光的三原色可以合成白光,根据颜料的三原色的混合来作答。
【解答】解:A、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合成的,故A正确;
B、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故B正确;
C、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
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不能调配成白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12.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因为(  )
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B.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射光
C.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D.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光线进入眼睛
【分析】(1)自然光是太阳光,是白光。
(2)白纸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
(3)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解答】解:A、白纸反射光,黑色字吸收所有的光,不反射任何光线,故A错误;
BC、自然光是白光,白光射到印有黑字的白纸书上时,白纸反射光,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眼睛看到白纸。黑色字吸收所有的光,不反射任何光线,没有光线进入人眼睛,眼睛不能看到黑字,故B正确,C错误。
D、白纸和黑字都不是光源,不能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物质的颜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为基础,但属于易错题。
13.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分析】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物体反射光的颜色,物体反射哪种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哪种颜色。
【解答】解:绿光照在白上衣上,会被白上衣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是绿光,所以看到的上衣是绿色的;绿光照在红裙子上,绿光会被红裙子吸收,所以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在白光下是哪种颜色的物体,它就能反射哪种光,其它的光射到它上面就会被吸收。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在暗室中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看到的画面都是红色的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分析】(1)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据此制成了验钞机;夜视仪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不透明物体吸收;
(3)红外线可用在遥控器上,实现对电视机等的控制;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解: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错误;
B、因为绚丽多彩的油画画面由各种颜料组成,这些颜料中只有红色颜料和白色颜料能反射红色光,所以在暗室中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时,会看到不规则的红色色块,故B错误;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错误;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物体的颜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基色的区分等,属光学综合题,总体难度不大。
15.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时,曾有消息传叙利亚向伊拉克运送红外夜视仪,夜视仪是一种可以在夜晚达到侦察目的设备,其依据的原理是(  )
A.不同的物体结构不同
B.不同的物体温度不同,所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也不同
C.不同的物体发出的色光不同
D.它能在夜间发出红外线并到达不同的物体上
【分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可以将物体的温度提升。人体也可以向外界释放红外线。
【解答】解:由于人体温度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所以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也比它们强。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体的温度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热量比它们的强的原理制成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根据人体的特点和红外线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16.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
B.灯和桌面都是绿色
C.灯是绿色,桌面是白色
D.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而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解答】解: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说明桌面反射的绿色射入我们的眼睛,因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而白色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故桌面的颜色可能是绿色或者是白色,而灯光可能是绿光,也可能是白光,灯光肯定不会是蓝色的,因为蓝色光照在黄色的桌面上,桌面不能够反射蓝光而呈黑色。故ABC正确,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白光中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是复色光。
二.填空题。
17.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分别是 红 、 绿 、 蓝 。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 白色 。
【分析】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彩色电视机是利用三原色合成各种色光,出现多彩的画面。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原色混合而成的;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后为白光。
故答案为:红、绿、蓝;白。
【点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者合成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三者合成黑色。
两者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18.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反射 (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折射 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 反射 形成的像。
(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大于 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如空气发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便看到了水中的鱼;水中的蓝天白云是蓝天与白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物体在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白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
【解答】解:(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白云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水深1m,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于1m。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反射;(2)折射;反射;(3)大于。
【点评】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9.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 紫外线 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 红外线 越强,人们 不能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分析】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并且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能力越强。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解答】解:人民币上有荧光物质,当用紫外线照射时,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制成验钞机来检验人民币的真伪。
秸秆燃烧时,温度比较高,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强,卫星可以来监控。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所以人眼看不到红外线。
故答案为:紫外线;红外线;不能。
【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和作用,对比记忆效果比较好。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0.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不可见光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 红外线 进行电视遥控; 紫外线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验钞。
【分析】①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
②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解答】解: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形成的光带,是色散现象;
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故答案为: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的物理知识,属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2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 橙 、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就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表明白光是由
 七种色光混合 而成的。
【分析】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故答案为: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22.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反射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红 色。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
【解答】解: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黄色光。
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将影子照亮,由于背景是白色的,反射各种色光,所以反射红光,故区域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反射;红。
【点评】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可解答此题。
2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光的色散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红 光;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否看到七彩光带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其它光被吸收。
【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在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其他光线被它吸收,所以我们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红;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光的色散现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4.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 红 、 绿 两种色光二极管。
【分析】红、绿、蓝叫做三原色光,三种色光共同可组成出各种不同的色光。
【解答】解: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三种色光共同可组成出各种不同的色光。因此,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红、绿两种色光二极管。
故答案为:红;绿。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理解,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5.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牛顿利用三棱镜散射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解答】解:(1)牛顿利用三棱镜散射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
(2)当人面镜,像也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牛顿;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度不大。
26.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东营市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测温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
【分析】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穿透力强:航空摄影;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
【解答】解: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
故答案为:红外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红外线的应用,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可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大家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探究题。
27.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
 光的色散 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
 复色 (填“单色”或“复色”)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B端是
 紫 色光。
(3)换一块红色玻璃放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红 色光。
(4)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在蓝色屏上看到
 蓝 色光。
【分析】(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从上到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2)红光的偏折能力弱,紫光的偏折能力强;
(3)(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白色的,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黑色的。
【解答】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由于红光的偏折能力弱,紫光的偏折能力强,所以图中从A到B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故B处为紫光;
(3)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红玻璃只让红光透过,而吸收其他的色光,所以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4)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蓝色屏只反射蓝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我们只能在蓝色屏上看到蓝色光。
故答案为:(1)光的色散;复色;牛顿;(2)紫;(3)红;(4)蓝。
【点评】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明确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彩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
28.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干湿泡温度计(绝对温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紫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oC
0
﹣39
﹣117
﹣114
沸点/oC
100
357
78
35
(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规律制成的;图乙是某次测量时的情景,其读数为
 39.6 ℃。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低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丙图表格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百叶箱中若选用液体温度计,根据表中数据,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酒精 (乙醚/酒精/水银/水)温度计;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体温计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我国各个地区温度范围:﹣52.3℃~49.6℃)。
(4)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如图丁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泡温度计。如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原因是
 蒸发吸热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
 小 (选填“大”、或“小”)。
【分析】(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看不见的光有两种:红外线和紫外线,其中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得出示数;
(3)要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就应先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然后来进行判断;
根据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要记录最高温度值进行分析;
(4)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吸热。影响蒸发的因素除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外,还与周围空气湿度有关。
【解答】解: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9.6℃。
(3)因为我国各地区温差较大,所以选择温度计要凝固点低,同时要求沸点较高,通过比较得知,酒精温度计符合要求。
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4)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
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相反,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小。
故答案为:(1)反射;紫外线;(2)热胀冷缩;39.6;(3)低;酒精;体温计;(4)低于;蒸发吸热;小。
【点评】本题通过气象站的百叶箱考查了光的反射,干湿泡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特点,以及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等,综合性强,值得我们关注。
29.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1)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升高 ,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热效应 。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光的色散 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
 彩虹 (请举一例)。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② 。(填序号)
(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留下
 红色 (选填“红色”、“彩色光带”或“除红色上其他颜色”,下同)。
(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
 只有红光照射的位置是红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 。
【分析】(1)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
(2)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叫光的色散,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3)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消毒灭菌等;
(4)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而把其它色光反射回去,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
(5)不透明的物体可以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解答】解:(1)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即红外线在图中的①区域;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所以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的升高;
(2)实验中,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3)③区域的光线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验钞机是利用了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点,而防晒伞是防止紫外线的,不是利用紫外线的,故只有②验钞机符合题意。
(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只有红光可以透过,因此白屏上只留下红色;
(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则在红纸上看到只有红光照射的位置是红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
故答案为:(1)升高;热效应;
(2)光的色散;彩虹;
(3)②;
(4)红色;
(5)只有红光照射的位置是红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
【点评】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以及红外线的热效应,虽然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但可以根据其热效应来证明它的存在。还要明确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彩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