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1节
走进神奇
第2节
探索之路
第3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天地连线
打造畅游太空的
开学第一课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
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太空,并顺利地进入空间站,
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入驻了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用筷子夹茶水吃的场面,你见过吗?
在《开学第一课》的现场,航天员汤洪波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有趣的现象。
只见汤洪波手握一双用绳子连接在一起的筷子,将飘浮在太空舱中状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吃进嘴里。节目现场随即响起了阵阵掌声和惊呼。
come
on
!来来来,童鞋们:搬好小板凳,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当时的精彩场景!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同学们,为什么水能够被筷子夹起来呢?
在这是因为液体具有表面张力。在地球上的时候,液体受到重力影响比较大,表面张力不显著,但是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表面的张力足以使茶水凝聚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小水球,飘浮在空气中,同时,筷子和水之间有一定附着力,所以可以轻松地用筷子夹住茶水吃。
接下来聊聊世界上最贵的衣服!猜猜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神秘的宇航服
仔细观察一下
左右两幅图!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神秘的宇航服之:舱外宇航服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1节
走进神奇
第2节
探索之路
第3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哈雷彗星何时再来?
大自然为何绚丽多彩?
导入新课
静静雪山为何发生雪崩?
1986年上次
76年2061年7月下旬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和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以及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导入新课
满天星斗与哈雷慧星交相辉映(1986年拍摄)
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走进神奇
一
神秘的宇宙
讲授新课
1.自然中的神奇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银河系有几千亿颗恒星,太阳是其中一员。太阳周围有8大行星,地球是第3颗。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讲授新课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有一个银心和两个旋臂。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000光年。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太阳系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讲授新课
电闪雷鸣
天
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电闪雷鸣
讲授新课
在积雨云中或云块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正、负电荷,空气对流得愈厉害,云翻滚得愈猛烈;云的上下部聚集的电荷就愈多,大云块之间或大地之间就会产生很强的电场和电位差;当电场强度很大时,就能把阻隔在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的空气击穿而产生放电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闪电。
讲授新课
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发生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容易发生雷电触电事故!
雷电同时产生,但光传播比声音快。
讲授新课
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巍巍雪山
讲授新课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现象称做雪崩。
讲授新课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的过程也是振动传播的过程,所以一声喷嚏的振动都有可能引起脆弱的雪山发生雪崩。
讲授新课
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面的饮料不易倒出?
倒饮料的诀窍
讲授新课
2.生活中的神奇
因为大气压的原因,只有一个小孔,外面的空气不容易跑到里面,外面的气压比里面的气压大,形成气压差,大气压迫使饮料不容易倒出
。
讲授新课
撑竿跳高,激动人心。为什么运动员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作用,跨越高高的横竿?
撑竿跳高
讲授新课
助跑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转化成动能,起跳后动能转化成长杆的弹性势能。
讲授新课
弹性势能又转化成运动员的动能使运动员越过横杆。
讲授新课
下列各物理现象中,指出哪些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哪些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A.海水的潮起潮落;
B.夏天用棉被盖冰棒,冰棒化得慢;
C.夕阳西下常伴有红色的霞光;
D.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E.龙卷风直冲云霄;
F.自行车轮胎制有花纹。
讲授新课
练一练
BF
古人早就开始探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便可看出他们对一些科学的思索。
探索之路
二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讲授新课
甲骨文“殸”
包含太阳光致使表面水蒸发的科学思索。
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包含声的知识。
东巴文“晒干”
讲授新课
安徽凌家滩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雕刻玉版(如图),是中国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早期展现。
讲授新课
出现在世界不同地方的石头阵神秘莫测。有研究认为其功能之一是古人用于观察天象的。
讲授新课
日心说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望远镜。
三大运动定律
相对论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顿
爱因斯坦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年—168年)“地心说”的集大成者,是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
约公元90年出生于埃及的托勒马达伊,曾在亚历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
父母都是希腊人。公元127年,
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
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
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他一生著述很多,《天文学大成》
(13卷)是根据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
主要论述宇宙的地心体系,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
此书在中世纪被尊为天文学的标准著作,
直到16世纪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地心说才被推翻。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但直到临终前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享年70岁。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写出了《天体运行论》的哥白尼,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可他用科学的观察否定了天主教会毫无根据却又影响深广的旧有知识。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享年77岁
,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
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
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弹丸运动原理,并从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发明了温度计和各种军事罗盘,并使用用于天体科学观测的望远镜。他对观测天文学的贡献包括使用望远镜对金星相位的确认,发现木星的四颗最大卫星,土星环的观测和黑子的分析。
伽利略(Galileo)提倡日心说和尼古拉·哥白尼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是有争议的,当时大多数人都赞成地心模型,但他遇到了天文学家的反对,他们由于缺乏恒星视差而怀疑日心论。此事由罗马宗教裁判所在1615年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日心论“在哲学上是愚蠢而荒谬的”。他被宗教裁判所审判,被发现“强烈怀疑异端”,并被迫退缩。
他在软禁中度过了余生。在软禁期间,他写了《两门新科学》,其中总结了他四十年前在现在被称为运动学和材料强度的两门科学上所做工作。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现代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
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Person
of
the
Century)”。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讲授新课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总而言之,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
自然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否定了托勒密体系;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
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第二阶段: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第三阶段:
是现代物理的产生和发展,在该阶段的主要突破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波尔等人
的量子论。
1.知识园地
硕果累累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
讲授新课
1.科学探究
其乐无穷
在科学探究中,要学会以下几点:
1、学会问。
2、学会猜。
4、学会做。
3、学会计划。
讲授新课
5、学会分析。
6、学会反思。
7、学会交流。
1.科学探究
其乐无穷
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论证、评估
交流合作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1.科学探究
其乐无穷
轻的物体先落地,还是重的物体先落地?
伽利略从逻辑上质疑
亚里士多德(前384-322)
而且巧妙设计实验
据说还亲自跑到比萨斜塔
做实验。
因此伽利略被后人誉为
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大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3.科学精神
永远高扬
科学家成功的诀窍在哪里?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敢于坚持真理。
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爱迪生)
善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爱
上
物
理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