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掌握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3、运用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
官特点知识,解释生活、生产现象。
思考1:植物有哪些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思考2:这些器官中哪个器官吸收水分?为什么?
根尖的结构
根
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保护作用
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
吸收水和
无机盐
根有哪些特点适合于吸收水?
根吸水的部位是根尖的
。
因为它生有
。
成熟区
大量根毛
大量根毛有利于增加
根吸收的面积。
有根毛的细胞
没有根毛的细胞
吸收面积大
吸收面积小
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的内部(示意图)
水
根毛细胞
根内细胞
导管
浸泡在红墨水中的芹菜
芹菜叶柄横切面
芹菜叶柄纵切面
水分的运
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无机盐)
根毛
根内导管
茎内导管
植物根、茎、叶内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死细胞
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
的管道。
活细胞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观察和思考:植物吸收水分有什么作用呢?
1、A组塑料口袋中出现的
小水滴是哪里来的?
2、为什么在水中加入了
油滴?
A
B
资料分析(一)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公斤以上的
水。
总吸水量
204228
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
g
0.29%
维持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水
250
g
0.12%
99.59%
蒸腾作用消耗的水
202106g
观察与思考:
比较A组和B组的液面,
说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的器官是什么?
A
B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3、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
叶脉
下表皮
气孔
叶肉
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保卫细胞
气孔张开
气孔闭合
表皮细胞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气孔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开合的时间:
白天,气孔打开,
晚上,气孔缩小或闭合。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降低叶面的温度。
3.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进一步探究:
1.把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多。由此可说明:
叶片背面的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的多。
2.取两棵同样大小的新鲜芹菜,分别插在甲、乙两个玻璃瓶中,瓶中放同样多的水,封严瓶口,将这两棵芹菜都放在阳光下,其中甲瓶用电风扇吹风。一段时间后,请分析比较:
A.甲比乙高
B.乙比甲高
C.甲和乙一样高
D.不能确定
B
3.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治水先治山”的道理。
山水相依,唇亡齿寒。治水必须先治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能够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促进降水,改善小气候。这对防止或减少洪、涝、旱空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
因为植物主要通过根部的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
如果根毛受损,植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所以
移栽时,总带着土坨,以免损伤根毛。
解释生活、生产现象
2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什么结构里渗出来的?
因为植物根部从外界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导管从下往上运输的,所以从幼嫩的植物茎的断面渗出的汁液是从茎内木质部的导管中渗出来的。
3、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
多毛茸茸的根。这些根暴露在空气中,叫做气生
根。气生根有什么作用?
热带雨林雨量多,气温高,空气湿热,气生根有呼吸功能,并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有的气生根还有支持作用。
右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
中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
中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节瘤的部位是哪里?
。
1处
水
导管
木质部
B
筛管
韧皮部
水和无机盐
导管
木质部
韧皮部
筛管
有机物
完成下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