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自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自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5 12: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化学九上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自测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一、填空题。
1、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和 
 .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钠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小强刚刚学完物质的燃烧,在吃火锅时看到了店员将一块固体物质放在了燃烧盘中,他好奇地询问后得知这是固体酒精。在用酒精作火锅燃料时,固体酒精相比液体酒精的优点是     ????,酒精是   ????的俗称,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现在公交车上都要求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5、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下图表示的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请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a  ????,b   ????,c   ????。
?
6、能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_____;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气体面造成空气污染,其原因是_____;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_____的使用。
二、选择题。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
8、图是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B.只有可燃性气体可能引发爆炸,可燃性粉尘不会引发爆炸
C.爆炸的条件之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地燃烧
D.加油站、纺织厂等场所为防止爆炸需要严禁烟火
9、向80℃的热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白磷不是可燃物
B.水的温度太低,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C.白磷的着火点升高了
D.白磷没能与氧气接触
10、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1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2、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氢能源汽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氢氧化钠固体消失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有大量气泡产生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D
向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无明显现象
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
A.A
B.B
C.C
D.D
1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1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提高空气的含量
B.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6、人类活动需要能量,下列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
A.电炉取暖  B.太阳灶烧水
C.燃煤发电  D.帆船航行
1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木炭燃烧
C.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镁与盐酸反应
18、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氢能
B.太阳能
C.生物质能
D.石油
19、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三、实验探究题。
20、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多变的蜡烛”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1)实验一: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 
 (填烧杯序号),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
(2)实验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21—2022人教化学九上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自测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一、填空题。
1、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和 
 .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钠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答案】(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减少污染,擦干;
(3)氧气;
(4)放热
2、小强刚刚学完物质的燃烧,在吃火锅时看到了店员将一块固体物质放在了燃烧盘中,他好奇地询问后得知这是固体酒精。在用酒精作火锅燃料时,固体酒精相比液体酒精的优点是     ????,酒精是   ????的俗称,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更安全(或易存放或更耐用等合理答案) 乙醇 
C2H5OH+3O2
?2CO2+3H2O
3、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答案】C
温度达到着火点
4、现在公交车上都要求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答案】(1)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合理即可)
5、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下图表示的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请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a  ????,b   ????,c   ????。
?
【答案】温室效应 酸雨 工业废水
6、能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_____;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气体面造成空气污染,其原因是_____;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_____的使用。
【答案】发热量高、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
氧气不足
化石燃料
二、选择题。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
【答案】A 
8、图是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B.只有可燃性气体可能引发爆炸,可燃性粉尘不会引发爆炸
C.爆炸的条件之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地燃烧
D.加油站、纺织厂等场所为防止爆炸需要严禁烟火
【答案】B
9、向80℃的热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白磷不是可燃物
B.水的温度太低,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C.白磷的着火点升高了
D.白磷没能与氧气接触
【答案】D
10、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答案】A 
1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答案】B 
12、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氢能源汽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答案】D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氢氧化钠固体消失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有大量气泡产生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D
向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无明显现象
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B
1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答案】B 
1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提高空气的含量
B.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16、人类活动需要能量,下列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
A.电炉取暖  B.太阳灶烧水
C.燃煤发电  D.帆船航行
【答案】C 
1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木炭燃烧
C.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镁与盐酸反应
【答案】C
18、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氢能
B.太阳能
C.生物质能
D.石油
【答案】D
19、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答案】B
三、实验探究题。
20、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多变的蜡烛”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1)实验一: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 
 (填烧杯序号),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
(2)实验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1)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
(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