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5 15: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3-4
第四章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如图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平面内,它上方有较大的光屏P垂直纸面的线光源S可沿玻璃砖圆弧移动,它发出的光束总是射向圆心O,若S从图中A处向B处移动,在P上先看到七色光带,以后各色光陆续消失,则七色光带从左到右的顺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是(  )
A.红光到紫光,红光
B.紫光到红光,紫光
C.红光到紫光,紫光
D.紫光到红光,红光
2.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本实验必须选用两折射面相互平行的玻璃砖
(2)若有多块平行玻璃砖可选用,应选择两平行折射面距离最大的一块
(3)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取得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4)若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A.(1)(2)
B.(1)(3)
C.(2)(3)
D.(1)(4)
3.夜晚高速公路路标在灯光的照射下特别亮,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由大量均匀透明介质球组成的反光材料。如图所示,介质球的球心位于O点,半径为R。平行于直径AOB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入介质球,其中一条光线沿DC射入球体,在球内表面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空气中出射光线恰好仍与DC平行,已知DC与AB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球的折射率为
B.换不同的单色光线,沿DC入射,在球内表面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空气时仍与DC平行
C.在同一过球心的截面内,只有三条光线在球内表面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空气时与入射光平行
D.增大单色光的频率,单色光射入球体后,在球内表面可能发生全反射
4.一半圆形玻璃砖,C点为其球心,直线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C为垂足,如图所示。与直线平行且到直线距离相等的ab两条不同频率的细光束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后速度变小,波长变长
B.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
C.a光的频率比b光高
D.若a光、b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光
5.一束光线穿过介质1、2、3时,光路如图所示,则(  )
A.介质1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2是光密介质
C.光在介质2中的速度最小
D.当入射角由45°逐渐增大时,在1、2分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
6.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次的入射光线从O点入射,从O'点射出,如图所示。若入射点不变,仅增大入射角,则出射光线的方向可能沿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如图,半径为R的半圆柱玻璃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半圆柱玻璃体的上表面水平,半圆柱玻璃体与桌面相切于A点。一细束单色光经球心O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体内(入射面即纸面),入射角为60°,出射光线射在桌面上B点处。测得AB之间的距离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玻璃体的折射率为
B.该玻璃体折射率为
C.若将入射光束在纸面内向左平移,移到距O点位置时射入玻璃体的光线在玻璃体下表面处恰好发生全反射
D.若用同样频率、宽度为R的光束CO沿与玻璃体上表面成入射,从玻璃体下表面折射出的弧长占圆柱体弧长的
8.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C点为其圆心,直线过C点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与直线平行且等距的两束不同频率的细光束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玻璃砖对b光的折射率大
B.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D.若a、b光从此玻璃砖射入真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9.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A点射入玻璃球内,已知入射角为。现发现有光线恰好能经过A点从玻璃球内折射回空气,且此光线在球内经过两次反射。已知玻璃球的半径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玻璃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B.从玻璃球射出的光线相对从A点入射光线的偏向角一定为30°
C.经过A点从玻璃球内折射回空气的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时间为
D.一定有部分单色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时间超过
10.如图所示为光线在三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质的折射率比介质的折射率大
B.介质的折射率比介质的折射率大
C.若增大光线的入射角,在介质的分界面处可能会发生折射现象
D.若增大光线的入射角,在介质的分界面处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E.光在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分别为,则
11.一细光束以与界面成
30°的角从空气照射到某种介质与空气的分界面上,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B.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C.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D.使光束以60°入射角从介质照射到分界面上,不会有折射光线射出
E.使光束以30°入射角从介质照射到分界面上,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
12.如图所示,一等腰直角三棱镜放在真空中,斜边BC长度为d,一束黄光以60°的入射角从AB侧面的中点D入射,折射后直接射到侧面AC,不考虑光在AC面的反射.已知三棱镜对黄光的折射率为
,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光进入AB面的折射角为45°
B.黄光通过棱镜的时间为
C.红光沿相同方向自D点射入,在AC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
D.白光沿相同方向自D点射入,在AC面右侧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52分)
13.如图所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玻璃砖的截面图,的长度为,折射率
。一单色光从面距B点处垂直射入,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2)该单色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
14.光纤传输极大的提高了传输效能如图所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15.如图所示的矩形玻璃砖,下底面镀银,厚为,一束单色光沿方向射到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经下底面反射后再经上表面射出。已知与玻璃砖上表面成角,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2)光射出玻璃砖上表面的出射点与入射点间的距离。(结果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
16.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某种透明柱体介质,截面的半径为,直径与水平屏幕垂直并与点接触。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半分别为,。求:
(1)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
(2)若逐渐增大复色光在点的入射角,使面上刚好只有一种色光射出,此时入射角的大小及屏幕上两个亮斑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从A处向B处移动时,光的入射角在逐渐增大,当入射角增加到临界角时,频率最大的光因临界角较小而最先消失,故紫光最先消失.从光密射向光疏介质,折射率越大的光,折射角越大,所以从左到右的顺序为红光到紫光,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1)本实验必须选用两折射面不相互平行的玻璃砖也可以测定折射率;
(2)选择两平行折射面距离最大的一块,这样入射点与出射点距离较大,作图误差较小;
(3)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取得大些,光路更准确,可以提高准确度;
(4)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根据光路可逆,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内表面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故选C。
3.C
【详解】
A.光路图如下图
由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i=60°
由图可知
i=2r

r=30°
所以介质球的折射率为
故A错误。
B.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折射率增大,由折射定律知,折射角r减小,折射光线将射到B点下方,反射光线将射到E点左侧,再次折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r′=i,由几何知识可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再平行,故B错误;
C.在同一过球心的截面内,只有沿直径和直径两侧对称的两条,共三条光线在球内表面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空气时与入射光平行,故C正确;
D.增大单色光的频率,若该光沿EF平行于CD射入时,根据几何知识得知,第一次的折射角等于第二次的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不可能在介质球内表面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由和可知,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后速度变小,波长变短,故A错误;
BC.由题可知,玻璃对于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b光的频率高,由得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故B正确,C错误;
D.由分析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因为
,根据折射定律,
,同理,根据光的可逆性,光从2射向1或者小2射向3时,入射角相等,则,所以,介质3的折射率最最大,介质2的折射率最小,A错误;
B.因为,介质2对介质1和介质3来说都是光疏介质,B错误;
C.因为和
,光在介质2中的速度最大,C错误;
D.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时,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可能发生全反射,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由光路图可知,当增大入射角后,由于折射率不变,故其折射角也会变大,光线的射出点会向右移动,且射出的光线更向右偏,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B.作出光路图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玻璃体的折射率为
AB错误;
C.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假设光在点发生全反射
已知,则
根据全反射定律
所以光在点发生全反射,C正确;
D.若从玻璃体下表面折射出的弧长占圆柱体弧长的,作出光路图如图
假设光在点发生全反射,则对应的圆心角,则对应的圆心角,则,故,入射角与折射角相同,不符合折射定律,所以若用同样频率、宽度为R的光束CO沿与玻璃体上表面成入射,从玻璃体下表面折射出的弧长不可能占圆柱体弧长的,D错误。
故选C。
8.AD
【详解】
A.由图和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砖对b的折射率大于a的,选项A正确;
BC.玻璃砖对b的折射率大于a的,所以b的频率高,由,可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选项BC错误;
D.由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所以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选项D正确。
故选AD。
9.AB
【详解】
A.作出光路如图所示
由对称性及光路可逆可知,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为30°,则由折射定律可知
故A
正确;
B.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第一次从玻璃球内出射时相对于射入玻璃球的光线的偏向角为
α=2(i-r)=30°
故B正确;
C.光线从A点进入及第一次从A点射出时在玻璃球中传播的距离为
在玻璃中运动的速度为
可得经过A点从玻璃球内折射回空气的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时间为
故C错误;
D.只要入射角和折射角不变,则路程s就不变,时间也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
10.BDE
【详解】
A.光线从B射向A时发生全反射,可知介质A的折射率比介质的折射率小,选项A错误;
B.光线从B射向C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介质的折射率比介质的折射率大,选项B正确;
C.因当入射角为θ时光线已经在AB界面发生了全反射,则若增大光线的入射角,在介质AB的分界面处仍然发生全反射,不可能会发生折射现象,选项C错误;
D.若增大光线的入射角,则在BC界面的入射角变大,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能在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现象,选项D正确;
E.光在三种介质中折射率关系是
根据可知,传播速度关系
选项E正确。
故选BDE。
11.BDE
【详解】
AB.光束以与界面成30°的角射入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可得折射角
根据折射率定义有
选项A错误,B正确;
C.根据可得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选项C错误;
D.全反射的临界角
使光束以60°入射角从介质照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所以不会有折射光线射出,选项D正确;
E.使光束以30°入射角从介质照射到分界面上,反射角为30°,据光路可逆得,折射角为60°,所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选项E正确。
故选BDE。
12.AB
【详解】
单色光在AB面上发生折射,光路图如图
根据折射定律得:,解得:,因为DE∥BC,而且,光在三棱镜传播的速度为:,所以此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为:,故AB正确;红光的折射率小于黄光的折射率,故红光在AB面的折射角大于黄光在AB面的折射角,DE光线向上偏,故在AC面的入射角变小,且根据可知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也更大,则此时红光不可能发全反射,故C错误;白光沿相同方向自D点射入,在AC面右侧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色散,故D错误.故选AB.
13.(1)由F指向G(2)
【详解】
(1)如图所示,由全反射知识有
解得临界角
由几何关系知
该单色光在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在面也发生全反射,则出射光线垂直于面由F指向G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通过的距离为
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
联立解得该单色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为
14.sini≤
【详解】
设光线在端面AB上C点(如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
sini=nsinr
设该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α,为了使该光线可在此光导纤维中传播,应有
α≥θ
式中,θ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它满足
nsinθ=1
由几何关系得
α+r=90°
联立解得
sini≤
15.(1);(2)
【详解】
(1)设折射光线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光路图如图所示:
因为,则
所以折射角为
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速度为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路径长为
所以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为
解得
(2)折射光线在下底面反射后在上表面的点折射后到空气中,光射出玻璃砖上表面的出射点与入射点间的距离即为图中的距离,由几何知识可得
解得
16.(1);(2)
【详解】
(1)根据
得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
(2)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大,根据
知紫光的临界角比红光的小,当增大入射角时,紫光先发生全反射,其折射光线消失。如图所示
设紫光的临界角为,则

此时入射角
红光入射角也为,由
可得

所以
两个亮斑的距离为
代入数据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