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5 16: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抨击(pēng)
 
花卉(huì)
一曝十寒(pù)
B.辍学(chuò)
惬意(qiè)
苦心孤诣(yì)
C.发酵(jiào)
闲游(xán)
有恃无恐(shì)
D.矫正(jiǎo)
悼念(dào)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瘦骨嶙峋
 
暗然缥缈 
随声附合
 瞵视昂藏
B.家庭琐事 
质朴帅真 
怅然若失 
宁静安祥
C.怪诞不经 
凄绝酸楚 
骇人听闻 
喜欢炫耀
D.不可救药 
兴高彩烈 
迫不急待 
棉延千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宽阔无边的样子)
B.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连绵不断)
C.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疲惫得无法坚持下去)
D.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清澈透明)
4.判断正误,对的画V,错的画X。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和故事之中。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5.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身亡所寄

②因往晓之
③奈何忧崩坠乎
④亦不能有所中伤
⑤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⑥其人舍然大喜
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①《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二:如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档节目。


(2)《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吗?(一点即可)
答:
二、阅读
7、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你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瞋
②数
③阙
答: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答:
②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答:
(4)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8.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黄帝的臣子里面,有个叫仓颉的人,长着四个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亮。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喜欢察看天上的星象,考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雀羽毛的文采,以及山川起伏的曲折线条。他往往一看就是老半天,而且还在手心里或者地上指指画画。
长大后,根据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仓颉悟出了怎样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各种想法的道理,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尝试,终于创造出了文字。
人类有了文字,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一下子,天地鬼神都知道了。他们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件好事,有的说,这是件坏事。天神认为,人类如果有了文字,就会玩弄起文字游戏,舍本逐末,从而把耕田种地的正事给荒废了,最后就会饿肚皮。所以天神就在天上像下雨一样,降下小米粒,试图以此警告人类,让他们赶快抛弃、遗忘文字。鬼则害怕人类如果掌握文字,就会把文字作为诅咒自己的武器,与自己斗争,甚至消灭自己。于是,鬼神常常在深更半夜号啕大哭,并以此来阻止人类。
但是,人类不理睬天神的警告,也不在意鬼的哭闹,竞相传授仓颉创造的文字。他们用文字把心中各种奇妙想法写出来,把世界上瑰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描述出来,把生活中种种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记载下来。
有了文字,人类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解释词语。
炯炯有神: 
 
舍本逐末: 
 
(2)仓颉能造出字来有哪几种原因?
答:
(3)天神和鬼为什么反对仓颉造字?他们是怎样阻止的?人类为什么拥护仓颉造字?他们是怎样支持的?
天神: 
 
鬼: 
 
人类: 
 
答:
三、写作
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那么请你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是啊,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何况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请以“帮助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A.正确;
B.
正确;
C.“闲游(xán)”应读“xián”;
D.正确;
故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多为易读错、多音字、形近字,难度不大,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2.答案:A.错误,“暗然缥缈”应写作“黯然缥缈”;
B.正确,“质朴帅真”应写作“质朴率真”,“宁静安祥”应写作“宁静安详”;
C.正确;
D.错误,“兴高彩烈”应写作“兴高采烈”,“迫不急待”应写作“迫不及待”,“棉延千里”应写作“绵延万里”;
故选:C。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掌握程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更要注意根据积累做出判断。
3.答案:A.“莽莽榛榛”的意思是“草木丛生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解答时易脱离语境,从而影响对词语的正确理解。
4.答案:
(1)√
(2)×
(3)√
(4)×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1)正确。
(2)有误,寓言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正确。
(4)有误,重要特点是拟人和比喻,此外还运用夸张等手法。
5.答案:①亡:同“无”,没有。
②晓:告知,开导。
③奈何:为何,为什么。
④中伤:伤害。
⑤只使:纵使,即使。
⑥舍:同“释”,解除、消除。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识记。在回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词的解释。还要注意联系句子意思,具体语句具体分析。
6.(1)答案:①节目创办的目的(宗旨、主旨或意义);②节目选材范围或竞赛题目出处及涵盖范围。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阅读材料,然后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每个段落内容进行简括即可。材料一的第①段,主要介绍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创办的目的,第②段重点介绍节目入选题目出处及范围。
(2)答案:画面中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中国诗词大会”几个字,其中的“中”字幻化成对月吟诵的诗人形象,长袖展开为竹木简或卷轴状,右边一轮弯月抽象为“词”字拼音首字母“C”,月上云彩抽象为“诗”的拼音首字母“S”。选取这些具有浓郁中国古典文化的符号,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大会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图画寓意的分析。介绍画面的内容,可按从上到下,从主到次等顺序将构图要求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节目的内容对图画的构图要素进行分析,理解其设计的寓意。从图可见画面的正中汉字正是节目的名字,而“中”字的变形正象征着古代的书简,右上的半轮的圆月,可对应出是“诗词”的“词”的首字母,月上的云的图示可想到是“诗”的拼音首字母“S”。解答时至少要对图中的诗人、卷轴、月亮、云彩中的一点进行分析。
二、阅读
7、(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A:“复于地取”与“内口中”是承接关系,中间需停顿,故句子划为:复于地取/内口中。此项划分不正确;
B: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啮破”与“即吐之”是承接关系。停顿正确;
C: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谢无奕”主语,“性粗强”谓语。停顿正确;
D: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事行”与“便拜”是承接关系。停顿正确。
故选:A
(2)答案:①同“嗔”,发怒意思;②诘责,数落;③缺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①愤怒至极。瞋:同“嗔”,发怒意思;
②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数:诘责,数落;
③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阙:通“缺”,缺少。
(3)答案:①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
②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止:停止;屐齿:用鞋齿踩。句意为: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堪:胜任;定:终究。句意为: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4)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由王蓝田吃鸡蛋的作为,可看出王蓝田性格急躁;面对肆意攻击谩骂,选择忍让可知其:懂得忍让(宽容别人);面对任命,不虚伪的推辞可看出王蓝田:为人坦率。由此可知: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参考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8、(1)答案: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①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②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2)答案:①对自然现象进行细心的观察;②有强烈的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想法的愿望并悟出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长大后,根据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仓颉悟出了怎样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各种想法的道理,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尝试,终于创造出了文字。”可提炼作答。
(3)答案:天神认为人类若有了文字,会玩弄文字游戏,荒废种地,于是降小米警告人类;鬼做尽坏事,害怕人类有了斗争的武器,故意哭闹进行阻止;人类希望用文字表达想法,描绘风光,记载有趣和有意义的事,于是竞相传授。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天神认为,人类如果有了文字,就会玩弄起文字游戏,舍本逐末,从而把耕田种地的正事给荒废了,最后就会饿肚皮。”“所以天神就在天上像下雨一样,降下小米粒,试图以此警告人类”可知,天神认为人类若有了文字,会玩弄文字游戏,荒废种地,于是降小米警告人类;“鬼则害怕人类如果掌握文字,就会把文字作为诅咒自己的武器,与自己斗争,甚至消灭自己。于是,鬼神常常在深更半夜号啕大哭,并以此来阻止人类。”可概括为:鬼害怕人类用文字作为斗争的武器,故意哭闹进行阻止。“人类不理睬天神的警告,也不在意鬼的哭闹,竞相传授仓颉创造的文字。”可知,人类希望用文字表达想法,描绘风光,记载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所以竞相传授仓颉创造的文字。
三、写作
【例文】
帮助自己
  帮助别人是最好的帮助自己。
  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想再添一句:助人者,人恒助之。
  我们的成长历程需要自己突破重重关卡。我们是社会的人,不是独立的人,我们还需要别人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去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一种方式。
  唐朝积极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那时藏族的祖先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建立了强大的逻些政权,并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唐太宗满足了他的要求,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在西藏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这样,内陆与西藏交往频繁起来,内陆的先进文化传入西藏,西藏的农牧产品等也传入内陆。唐朝用和亲的方法不仅改善了民族关系,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真可谓一举两得!如此助人助己的方法,唐朝还有很多,这也是唐朝盛世出现的原因之一。
  只有帮助别人,别人才会更好地帮助自己。
  小而言之,我们的学习、生活就是一个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一个同学有道题不明白,来问我,我帮助他解决了难题,同时自己也得到一次锻炼,又见到了一类题型,这不也是在帮助自己吗?而且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学习上的讨论也是相互帮助。
  一人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可一人一种思想见解,交换后不就有两种思想见解了吗?拥有两种思想见解,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取得更大的进步。当我们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取得了进步之后,回过头来再看,也许会惊叹: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啊!大而言之,“5?12”地震使中国遭受了空前的经济损失。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世界人民慷慨解囊,帮助中国渡过难关,这不正是中国长期友好对外的回报吗?
  助人者,人恒助之。生活是一艘船,需要靠自己帮助自己、别人帮助自己、自己帮助别人来扬帆远航……
解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考查考生能不能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思考。
【审题立意】这一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帮助”,帮助自己很难写,因为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所以作文重点要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本作文的关键,这对于初中生来说,不算是一个难写的题目,但是要写好却有一定难度。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诗歌和议论文。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细节描写】写帮助的一些瞬间或者心理反应,所以文章中一定要有大段的细节刻画,各种细节描写方式都可以酌情使用。
【创新指导】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发现的几个美好瞬间,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