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B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5 16:2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成语意思与成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草木丛生的样子──莽莽榛榛
B.形容非常疲乏──疲倦不堪
C.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无所事事
D.指心灵手巧,突然想出办法或注意──灵机一动
2.
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御聘(pìn)
钦差(qīn)
陛下(bì)
B.称职(chènɡ)
爵位(jué)
滑稽(jī)
C.附和(hè)
炫耀(xuàn)
称赞(chēnɡ)
D.阿谀(yú)
愚蠢(chǔn)
呈报(chénɡ)
3.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崛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C.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D.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4.
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
②家无井而出溉汲
③及其家穿井
④国人道之
⑤闻之于宋君
⑥丁氏对曰
5.
根据课文填空:
①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
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
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
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
②几个小片
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
而出。
③无数
的鱼龙,
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④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
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
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
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
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
6.综合学习。
童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使一代又一代孩子幸福成长。某校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童话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童话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答:
(2)活动举办了一场《开心辞典》节目模仿秀,内容涉及童话相关知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在选出正确的选项后,帮助主持人再出一道过关题目。
①《打火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吗?
A.是    B.不是
②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3)你一定读过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推荐给大家。
童话名称:
推荐原因:
二、阅读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术:方法。
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行者解衣下田
②气竭汗雨
③谓农夫曰
④行者服而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甚矣,农之惰也!
答:
②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答: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答:
8.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习题。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A: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次去寻找满足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1)
B: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的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
(2)

(2)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答:
(3)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答:
(4)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答案:A.正确。
B.正确。
C.有误,正确的应为: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神通广大。
D.正确。
故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答案:A准确。注意“钦差”的读音。
B有误。“称职”的准确读音“chèn
zhí”,注意“滑稽”的读音。
C准确。注意“炫耀、称赞”的读音。
D准确。注意“愚蠢、呈报”的读音。
故选: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字音的辨别能力。
3.答案:A.“篷”应为“蓬”;
B.“崛”应为“掘”;
C.“彩”应为“采”;
D.正确;
故选:D。
解析: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把握,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4.答案:①浇灌、灌溉。
②从井里取水。
③待,等到。
④讲述。
⑤使……听到。
⑥应答,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溉,浇灌、灌溉。
②句意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汲,从井里取水。
③句意为:等到他家打了井。及,待,等到。
④句意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道,讲述。
⑤句意为: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闻,使……听到。
⑥句意为:姓丁的人回答说。对,应答,回答。
5.答案:①黑沉沉 暗红色 淡蓝色 ②冲破 飞跃 ③蜿蜒 爬 ④慌慌张张 胖乎乎 拖 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掌握能力,平时把要背诵的课文背熟。
6.
(1)示例:确定演讲题目,选定主持人、演讲人,教师点评,宣布比赛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方案”即是要采取的措施,本题活动的主题是一次以“童话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那么设计方案的时候可以围绕着“讲题目”“主持人”“演讲人”“评比”“比赛结果”等方面思考即可。
(2)
①A
②C
示例: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里,拇指姑娘最后嫁给了谁?A.花朵王子 B.鼹鼠 C.癞蛤蟆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积累及设计题目的能力。
(3)《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中的小女孩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特别是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推荐童话故事的能力。既然是向大家推荐一篇自己印象最深的童话故事,那么首先就要挑选自己最熟悉的,其次,至于为什么会印象最深,其实就是在问这篇童话故事让你学到了什么样子的道理或者得到了什么样子的启示,在搞懂这两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很轻松作答了。如推荐《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这篇童话中的小女孩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特别是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阅读
7、(1)答案:①行者:过路的人。②竭:尽、完。③谓:告诉、对…说。④退:走了、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行者:过路的人。
②句意为:气喘吁吁,汗如雨下的样子。竭:尽,完。
③句意为:他对农夫说。谓:告诉,对…说。
④句意为:过路人心服口服地离开了。退:走了,离开
(2)答案:①译文:农夫太懒惰了。或:太懒惰了,农夫。
②译文: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不对)啊!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正常语序是“农之惰,甚矣。”中重点词语有:“甚”很。句意为:农夫太懒惰了。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耕”,耕田;“术”方,法。句意为: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不对啊!
(3)答案:示例一: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示例三:实践胜于说教。
示例四:事非经历不知难。(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得出这则故事的寓意。并要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文中过路人嘲笑农夫的耕地方法,在用自己认为的耕地方法实践之后,发现自己所认为的方法是错误的。农夫多年耕地经验告诉人们做任何事,刻意追求速度反而会达不到目的。这则故事的寓意就是实践出真知,欲速则不达。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8.(1)答案:①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
②示例一: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
示例二: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
示例三,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
示例四:找到的人物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时,阅读全文,依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去分析,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将相关内容概括出来。①题第8段到12段,国王首先找到的是一个神父,第13段到14段,国王找到了一个邻居国王,第15段到末尾,国王找到一个贫穷的小伙子。②这三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寻找他们的途径不同,根据情节写他们的详略处理不同,这三个人物的生活状态不同。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作详细答。
(2)答案:示例: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语,A中的“就像爱自己的眼睛”“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出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童话的语言特点,解答这道题,首先对比A句和B句,具体分析他们的词语表达和运用,体会其语言特点的不同,从而加以分析对比。A句“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总是不快乐”等表达方式,更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理解。B句中“视若珍宝”“郁郁寡欢”等适合让成年人阅读。
(3)答案: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文中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主要应依据故事情节分析概括。本文中的王子拥有高贵的地位,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他几乎拥有一切,但他却“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而小伙子“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小伙子连衬衫都没有,可见他多么贫穷,而他满足而又快乐。根据他们的情况加以概括。
(4)答案:示例:我认为国王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尾“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表面看来国王没有找到衬衫,因为他找到的那个小伙子对自己的生活现状非常满足,但他连衬衫也没有,国王就没方法交换衬衫了;然而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上的衬衫,却找到了精神上真正快乐的人。根据情节来谈自己的理解。围绕“精神满足和物质上的追求”来谈。
9.作文
【例文】
学会反省
“人,一撇,一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话是一位哲人说的。的确,因为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人无完人,人就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进步,才会随时代一起创新,一起进步。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人们就需要学会自我反省。
反省-----即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学会反省,就是人做出一件事实作出自我检查。
古人云:“知人者昏,自知者明。”的确,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试想,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心比天高。又怎么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说成功了。
古人邹忌自知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但却从中得出客人有求于他,他的妻子爱他,他的小妾害怕他,都是因为有求于他,这说明他是一个注重自省自知的智者。
先哲说:“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许多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反思意识应从小培养,因为让学生学会反思,可以使学生调节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自学性。
传说中,上帝为人们挂上两个袋子,一前一后地挂着,前面的袋子装着别人的缺点,而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所以人们做错事就习惯去别人身上挑毛病,很少怀疑自己。
就像小时候,每当我们不小心跌倒了,第一个念头就是看看什么东西绊了脚,我们总是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还可以怪路不平很稳,虽然这么做没有减轻疼痛,却找到一丝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其实,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我们要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
所以,当我们遇挫折时,我们只能怪自己没有选择好。因为任何时候,学会反省自己,始终是最明智、最正确的生活态度。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鸽子和麻雀与乌鸦的对话,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对话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材料中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从本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立意,一个是不能只想着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另一个是对进行自我反思和反省。以上两种思路都可以。
【误区指南】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围绕中心来写即可,写作自由度较大,但本作文有一个写作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这就对写作进行了界定,我们写作文时注意不要跑题。
【形式创新】因为作文给出的材料是三种鸟类的对话,我们可以效仿一下,写一篇童话或者小说,里面的主要人物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或者植物,这样写,把写作难度降低了,也会容易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可谓一举两得。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