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染色体变异在育种的应用
【自主学案】
1.单倍体育种
(1)方法: 。
(2)过程: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 ,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 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产生能够正常生殖和发育的纯合子。
(3)优点: 。
思考: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吗?
2.多倍体育种
(1)最常用最有效地方法:用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原理:秋水仙素能 的形成,已经复制的染色体不能分配到细胞两极,细胞不能分裂为两个子细胞,于是形成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
(3)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也有所增加。
思考: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不什么?
【典题精析】
重点一:单倍体育种
例1.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DDTT 和ddtt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的可用于生产的植株比例为1/4。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重点二:多倍体育种
例2.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B.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C.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营养成分必然增加
D.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解析:大部分的多倍体植物(如四倍体)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但种类并没有增加;动物中多倍体很少,而植物中由于低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多倍体较为常见。
答案:D
【学生自测】
1.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
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
A.18+XX或18+XY B.18+XX或18+YY
C.18+XX D.18+XY
4.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收获的三倍体种子是在( )
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C.第二年、三倍体母体上 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5.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用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小黑麦,创造了自然界的新生物类型。下图是他们培育的大概过程:
请回答:
(1)普通小麦的配子中有 个染色体组,共 条染色体。
(2)黑麦配子中有 个染色体组, 条染色体。
(3)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的杂种一代是 倍体,它本身 (“能”或“不能”)形成配子,因为 。
(4)给杂种一代进行染色体加倍(0.3%~0.5%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小黑麦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共 条染色体。
【自主学案】答案
1. (1)花药(花粉)离体培养 (2)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数目(3)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思考:一定。不一定,如小麦的单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2. (1)秋水仙素 (2)抑制纺锤体
思考:人工诱导多倍体,就是利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学生自测】答案
1、C
2、D
3、B
4、B
5、答案:⑴ 3 21 ⑵1 7 ⑶4 不能 没有同源染色体 ⑷8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