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习题(A)卷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倒坍(tān)
蓦然(mò)
虐待(lüè)
鳞次栉(zhì)比
B.焦灼(zhuó)
稽首(qǐ)
酷肖(xiào)
吹毛求疵(cī)
C.绮丽(qǐ)
炽痛(chì)
蓬蒿(hāo)
气冲斗牛(dǒu)
D.蘸(zhàn)水
涟漪(yī)
阻遏(è)
长吁(xū)短叹
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旁骛
真谛
猝然
黎民百姓
B.粲然
荫庇
诘责
迫不及待
C.告罄
决别
锦幛
无与伦比
D.伛偻
拮据
喑哑
引颈受戮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_______
用心去钻研,_________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_______
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
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_________到幸福的花朵。
A.只有
才
广博
采摘
B.即使
也
广博
采摘
C.只有
才
广袤
采撷
D.即使
也
广袤
采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5.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6.选出下列对中年闰土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 )
A.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闰土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闰土见“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儿时的记忆不会忘却,两个人的心灵又融合一处。
D.闰土遵守封建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独之旅》告诉我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锤炼自己,毅力需要在寂寞中磨炼,经历了考验才能成人。
B.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夜经受了身心两方面的磨炼,终于变得坚强,他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C.本文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心理。
D.本文主要反映了农村孩子因贫困辍学的社会问题,讲述了杜小康因辍学随父亲到偏远地方放鸭的故事。
8.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②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
③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④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
9.《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请你也来参加!
(1)请在诗句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备选字:A.情B.信C.痕D.声
①人似秋鸿来有
,②事如春梦了无
。
(2)请阐释下列经典诗句所蕴含的中华美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
(3)请从表格中识别出一句七言律诗,并写在横线上。
相
马
纸
草
浅
上
才
逢
蹄
能
没
花
答:
10.阅读《故乡》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文中加粗的“厚障壁”指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世面
B.规矩
C.恭敬
D.境况
(2)对“老爷……”单独成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着力表现了闰土的谨小慎微、讲究礼节。
B.着力表现了闰土话语清晰、干脆利落。
C.突出强调了这一称呼给“我”心理带来的震撼。
D.突出强调了“我”的年纪之大地位之高。
(3)对画横线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闰土天生木讷,说话断断续续。
B.写出闰土面度生活的艰难,不知从何说起。
C.写出了闰土胆小怕事,说话犹犹豫豫。
D.写出了闰土面对悲哀的处境,不愿讲给外人听。
(4)下列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精神状态的一项是
A.他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B.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C.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D.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5)对节选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宏儿和水生就像当年的“我”和闰土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B.母亲看待“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就像当年一样没有改变。
C.闰土沿袭了他父亲的生活,可以推断,现在的水生将来也会像闰土一样。
D.“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只是表面上发生了变化,而实质上没有变化。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一一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⑥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回溯了父子三人的生活经历,使故事情节更加充实完整。
B.文章语言形象细腻。“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我深藏的爱和愧疚。
C.第②段中,对大哥的神态、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大哥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他的毫无主见。
D.“我”大学毕业后漂泊辛酸的生活和大哥按部就班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开始了对父亲的憎恨。
(2)阅读文章,依据“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不满一
一
一羞愧一
(3)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你对第?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答:
好的标题能提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题。请你仔细阅读文章,谈谈文章以“良心”为标题的作用。
答:
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瞄
准
①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
②除了轻微的声音,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也难逃他百发百中的猎枪。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团黑影应声而落,从无意外。
③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滩,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理羽毛。午后的阳光,将江滩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
④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鹳嘴鸭,还有叫声响亮的瑟嘴鸭,他认得它们,就像熟悉的邻居。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他的目光从它们身上掠过。这些,都不是他今天的目标。
⑤他继续在江滩上搜寻。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是它们。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一二三,四,对,果然是四只。它们埋头在江滩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没错,就是它们,东方白颧,整个地球上不足三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
⑥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弹,然后,装上消音器。
⑦他端起猎枪,瞄准。十字准星,从江滩上划过。一只鸟,又一只鸟。准星所及,无不打个寒战,似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
⑧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颧的身上停了下来。一只东方白颧,又一只东方白颧。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最后,他的目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颧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颧显得紧张。
⑨他把枪口向空中抬抬,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这也是他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做完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滩扔去。
⑩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颧,也拼命地扇动翅膀,向前奔跑,企图飞起来。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也很困难。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铁夹夹上后,它竟然能拖着鸟夹,逃开了。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
?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另外三只东方白颧在空中盘旋,等待着它们的伙伴。它吃力地飞向它们。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扣动扳机。
?“砰﹣﹣”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
?东方白颧一个趔趄。
?打中了!一个黑影,从半空坠落。正是那只金属鸟夹。子弹将鸟夹与东方白颧的脚的连线,击断了。
?东方白颧,鸣叫着,向天空飞去。它的细长的双腿,有力振动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
?他收起枪,仰视天空。多么蓝的天啊。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文章在第②段交代“他”神准的枪法有何作用?
答:
猎人为捕杀东方白鹳做了周密准备,但“他”最后为什么又放走已经瞄准的这只东方白鹳呢?
答:
第⑥段“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一句中的“缓缓”一词有何作用?
答: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④段用拟人手法描写野鸭、大雁和黄鹂鸟,虽然语言极为精彩,却与本文主旨无关。
B、第⑤段中划线的“一二三,四”中“三与四”间使用逗号,暗示第四只东方白鹳情况的不同,与下文呼应,因此,这个逗号并不多余。
C、第?段划线句改为“却是那只金属鸟夹”更为合理。
D、文章反复描写主人公“瞄准”,是为了说明沉着、冷静的“瞄准”是他枪法“百发百中”的原因。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答:
(6)文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表达了什么主旨?
答:
13.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体验。亲近自然是一种幸福,书山寻宝是一种幸福,陪伴家人是一种幸福,朋友互助是一种幸福,奉献青春是一种幸福?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幸福尽在其中。
请以“是一种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虐待”应读作“nüè
dài”;
B.正确,不要把“稽首”的“稽”读作“qǐ”;
C.正确,不要把“炽痛”的“炽”读作“zhì”;
D.正确,不要把“阻遏”的“遏”读作“yì”。
2.答案:C
解析:A.正确,不要把“旁骛”写作“旁鹜”;
B.正确,不要把”诘责“写作“结责”;
C.有误,“决别”应写作“诀别”;
D.正确,不要把“喑哑”写作“暗哑”。
3.答案:C
解析:(1)“只有…才”和“即使…也…”
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
根据语境,是条件关系,选用“只有…才…”,排除B、D;
(2)“广袤”和“广博”
广袤:有广阔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
广博:(1)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2)泛指广大。
根据语境,句中修饰“草原”,选用“广袤”,排除A;
(3)“采摘”和“采撷”
采摘:指摘取;选录。采撷:指摘取;犹采摘。
这两个词意思接近,“采撷”的书面文言色彩更浓。
根据语境,选用“采撷”更为合理。
4.答案:C
解析:A.自相矛盾,“最”和“之一”前后矛盾,删去“之一”;
B.语序不当,应把“任意”移到“列强”之后;
C.正确;
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场景”。
5.答案:B
解析:此语段论述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②提出了话题是第一句;
①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是第二句;
通过理解语意及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可知⑤与上一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
④③以“其实”为标志体现了语意的转折,“当然”一词又体现了总结的意味,再结合读可确定其先后顺序。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6.答案:D
解析:A.有误,句中“满怀希望,充满活力”这种说法不正确,此时的闰土已“像一个木偶人了”,对生活已没有了什么希望,而是把精神寄托在对神的追求上。当然更谈不上“充满活力”了。
B.有误,闰土的内心世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天真、充满活力,变得麻木、迟钝。
C.有误,“两个人的心灵又融合一处”的说法不正确,此时两人之间已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正确。
7.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错误。本文主要反映的不是杜小康的辍学问题,而是杜小康经受磨炼变得成熟的过程。
8.答案:①心理描写
②动作描写
③景物描写
④语言描写
解析:阅读四个句子:
①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属于心理描写;
②从“躺到”可以看出是动作描写;
③从“芦叶里、萤火虫”可以看出是景物描写;
④从“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属于语言描写
9.答案:(1)B.信C.痕
(2)这句诗蕴含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3)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积累背诵默写能力。“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全诗是:“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故答案:B.信C.痕
(2)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结合诗句来赏析其中所蕴含的中华美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这句诗蕴含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3)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积累和默写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这几个字包含的诗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10.答案:(1)B
(2)C
(3)B
(4)C
(5)D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
障:障碍。壁:墙壁。厚障壁:指“我”和闰土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膜。从称呼“我”为“迅哥儿”到“老爷”,闰土变得懂“规矩”,讲尊卑了。隔在“我”和闰土之间的是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与B项相符。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章重点段落的作用。
“老爷!…”单独成段,可以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去分析这样的安排。结构上,满足了文章结构和气势的需要,突出了此句的重要性,引起读者注意;内容上,从下文“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可以看出,这个称呼深深震撼了“我”。与C项相符。
故选:C。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省略号: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或语气的断续、延续。
由于生活艰难之处很多,如孩子多、吃不够、世道不好、庄稼收成差等,闰土不知应从哪儿说起,故说话断断续续,显得非常无奈与绝望。与B项相符。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项,闰土称“我”为老爷,还让水生给“我”磕头,体现了闰土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选项没有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的精神状态。
B项,闰土让水生来打拱,体现了闰土对尊卑的介意,此句表现了水生乍然见到陌生人时的羞涩和拘谨。选项没有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的精神状态。
C项,通过刻画闰土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生活的重压使闰土十分痛苦和无奈,“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反映了闰土的麻木和无助。选项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的精神状态。
D项,闰土的手从“红活圆实”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侧面表现了闰土长年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选项没有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的精神状态。
本题要求选择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精神状态的一项。
故选: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D项,从“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到:‘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可以看出对于“我”的到来,闰土虽然很欣喜,但与“我”已没有小时候那样亲密了,现在的闰土不仅被生活的重压折磨得痛苦不堪,而且还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变得懂规矩,讲尊卑了,和“我”之间的关系从实质上已经发生了改变。选项理解错误。
A、B、C项理解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故选:D。
11.答案:(1)C
(2)憎恨,震惊,感激(感恩或感动)
(3)我终于发现自己误会了父亲,内心感到羞愧,良心受到谴责,懂得了父爱的崇高,将终身铭记父爱。
(4)“良心”是父亲朴实的做事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己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选项中的分析,对应文中段落和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自主分析,判断选项分析的正误。ABD.分析正确;C.分析错误,第二段没有对大哥的心理描写,也不是表现大哥的毫无主见。这段文字通过对大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大哥面对父亲得癌症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内心心疼、紧张和惊慌,希望我跟他共同分担。故选:C。
(2)此题考查对人物思想变化的分析。通读文章,在文中有表现“我”情感变化的词语,标出来:第⑤段我对父亲的让大哥顶替他的工作“不满”;第⑥段我毕业后工作难找,与大哥的生活境况差距大让我“憎恨”父亲;第⑩段,我知道自己的身世和父亲当年的苦心时感到“震惊”;第?段,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第?段,我用实际行动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3)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此句在文章结尾段,是自己情感的升华,要联系全文内容理解。此句表达“我”在明白了所有真相之后,内心感到羞愧,良心受到谴责。“我”懂得了父爱的崇高与厚重,今生都会去感恩和铭记。
(4)此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联系全文内容分析。“良心”一词是父亲形象的写照,父亲做人做事的宗旨就是讲“良心”;父亲的“良心”让“我”“良心”发现,由原来的冷血变得有“良心”,揭示文章的主旨。
12.答案:(1)第一个作用: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个作用,以下两种答案均可:
①正是猎人百发百中的枪法,使人对他准确打中鸟夹而不伤东方白颧不感到意外(要点:不意外)。
②是为了说明猎人完全可以捕杀已经瞄准的东方白鹳,但最终他选择的是打掉金属夹,说明他是故意放走这只东方白鹳的。(要点:故意放走)。
(2)是因为这只东方白鹳顽强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渴望,强烈震撼和征服了他,最终他爱的灵魂被唤醒而击落金属鸟夹,放走东方白鹳。
(3)说明“他”对东方白鹳的喜爱与不舍。同时也表现出“他”渴望拥有东方白鹳的心情。
(4)B
(5)这是一处环境描写,衬托出当时猎人因让这只东方白鹳重获自由而轻松愉快的心情;也表达出这只重获自由的东方白鹳在蓝天下飞翔地轻松快活。
(6)“他”是个优秀的猎手,不乏自私和贪婪;但“他”喜爱鸟儿,珍爱动物。
表达了作者尊重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呼吁我们与动物和谐共处。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注意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内容上与文章的关系,二是结构上与文章的关系。
“他”的枪法很准,意味着他可以猎杀任何想要猎杀的东西,因此他才会选择群鸟中最名贵的东方白鹳,以求事半功倍。所以这段描写的第一个作用,是为他后文猎鸟做铺垫;因为他的枪法准,才能在后面拯救白鹳时准确的打中鸟夹,充分说明“他”是在思想斗争后决定救白鹳,而不是一时失手。所以这段描写的第二个作用是为了说明猎手放走白鹳并非意外是他故意为之。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找出描写猎人心理的语句结合分析。
从第⑧段可以看出,猎手在决定射杀哪一只白鹳时略有犹豫,说明他心中还存在一丝良知。在第⑩段,当他看见被鸟夹夹住的白鹳仍然顽强地飞上天空,宁可忍着痛楚带着鸟夹起飞时,他突然认识到,“天空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这份追求自由的强烈的生命力让他受到震撼,因此他选择给它自由。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语境对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缓缓”说明猎手的目光在东方白鹳身上流连了很久,这表现出他很喜欢白鹳,但是他今日却要终结这种美,因此他心中有所不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猎手对自己猎物通常都怀着一种渴望占有的心情,所以这目光中也包含了猎手渴望拥有白鹳的心情。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描写其它鸟类是为了衬托东方白鹳的与众不同,风姿独具,与本文主旨有关,并非无关。选项说法错误。
B项,“四”被单独列出,说明第四只一定有特别之处,这样断句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同时呼应下文。选项说法正确。
C项,“正是”表示了打中鸟夹是必然的,说明猎手是故意放走东方白鹳,改为“却是”则表示猎手放走东方白鹳是个意外,本文想表达猎手故意放走东方白鹳,因此“正是”更合理。选项说法错误。
D项,文中之所以反复描写猎手瞄准,是因为他改变了自己的目标,从击中白鹳改为击中鸟夹,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了他思想的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故选:B项。
(5)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作答。
最后的环境描写落在了天空上。天空,是东方白鹳拼命追求的自由的家园。猎人放走白鹳回到它的家园,抬头看见蔚蓝的天空,心中想象美丽的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样子,感到分外喜悦和欣慰;天空张开怀抱拥抱着回家的白鹳,对于白鹳来说心情也是一样快乐。画线句子虽然没有很多的笔墨描写二者的心情,但隐藏了一种深刻的含义:猎人和东方白鹳都获得了快乐。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6)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人物情感变化体味文章的主旨。
由第②段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优秀的猎人,百发百中。从他决定射杀东方白鹳这种名贵的鸟类可以看出他自私和贪婪的性格,但从后文他被东方白鹳强烈的求生渴望震撼于是击中鸟夹放走东方白鹳与可以看出他内心存有善良的一面。作者通过对猎人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如果我们与动物和谐相处,自己也会获得快乐的主旨,呼吁我们要去保护动物,尊重生命。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13.答案:【例文】
给予是一种幸福
雪白的砌墙、朱红的檐廊、灵秀的风叩动春的气息,轻飘的丝帘上跳动着灿烂的阳光。三月清新的画卷中,我却瞥见了那抹污黄的、干瘪的泥巴。
糙糙的泥巴不知何时拘谨地贴在了那粉刷一新的墙檐下,就像新建的高楼大厦之中还存在着一个尚未拆迁的破旧的房子-与周围不相称得很。可它终究一直紧巴巴地粘着,而且竟一日日扩张开来,终于有一天,越过了我容忍的底线。
很快,不请自来的泥巴巢下出现了一名手持竹竿、目燃怒火的“豪门女将”。为了保卫美好的家园,我和竹竿同仇敌忾,一步步逼近,却在即将偷袭成功之时遭到了父亲的坚决阻挠,我悻悻地缴了械,抱怨起这个“叛变”的父亲。
“爸,你看那个巢多丑啊,把它顶掉吧,往那儿一挂,多有碍家容啊!"我昂扬的斗志显然无法点燃父亲的激情。“爸!”我生气地吼了一声,父亲却语重心长地说:“燕子能给我们带来祥瑞,是好兆头,让它们在我们家落户不是挺好的吗?你给了它安身的住所,就是给予了它们一家人幸福的日子啊?”我背着手,嘟着嘴,脚尖在地面划出无数个圆。父亲依旧心平气和地劝导我,我却赌气似的跑开了,那个燕巢在我心口的结更紧了。
我气恼地伏在案上,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啁啾、啁啾”,小燕子的呢喃声吸引了我的注意--那些燕子,那些没经过我允许私自筑巢的燕子,它们倒是欣喜。一会儿俯冲,一会儿急升,一会儿拐个弯儿斜进,一会儿又“扑棱”一下飞远。它们很快消失在绿杨的背后,又很快出现在绿杨的冠顶,欢快地嬉戏。“呵-”我为自己不经意的笑吃了一惊,我不是该讨厌它们的吗?"喝啾唧-”几声稚嫩的呢喃声从刚筑成的巢中传出,竟是燕妈妈在巢口给燕宝宝喂食。望着它们温馨、幸福的生活场景,我被深深地感染了:真的挺好的。绿瓦红檐下,我住我的家,你住你的巢,我们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一家!父亲是对的:慷慨地给予燕儿一片檐角,给燕儿一个安稳的住处,让它们拥有一个同样温馨的春天!
我开心地跑出门,父亲忙叫住我,我摆摆手:“我要去找迷途的小蜗牛,给它一片绿叶作为自己家……”身后,我听见了父亲在笑。我想,我懂了--给予也是一种幸福!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