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蜷伏(quán)
咒骂(zhòu)
郁闷(yù)
B.忏悔(qiān)
怂恿(sǒng
yǒng)
娱乐(yú)
煞白(shà)
C.惩戒(chénɡ)
红绫(línɡ)
嗔怪(chēn)
蹒跚(pán)
D.哺乳(bǔ)
匍匐(fú)
余晖(huī)
俯冲(fǔ)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消耗 懒惰 怅然 畏罪潜逃
B.虐待 叮嘱 原委 大相径庭
C.鹦鹉 温训 滑翔 提心吊胆
D.柠檬 羞怯 禁锢 怪诞不经
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医务工作者们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他们,生怕他们再次受伤
B.看着老师嘶哑着嗓子为我们费力讲课的情景,大家都肃然起敬,无比感动
C.看着熊宝宝一天天快乐长大,小朋友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王伟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5.依照例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写出你的奇思妙语。
例:蛤蟆的理想:天鹅肉不想吃了,只希望自己不被人类扒皮就万幸了。
仿写:答:
6.下列作品中与作者、年代、国别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郑振铎——《猫》——中国——现代
B.蒲松龄——《狼》——中国——清代
C.朱自清——《春》——中国——现代
D.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匈牙利——现代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段文字节选自
(人名)创作的《
》(作品)。
②文中的“裙钗”指的是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答:
二、综合性学习
8.近日,七(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宣传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答:
活动二:阅读
(2)在“了解动物,关爱生命”的读书活动中,小明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目前全球共有17291种已知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许多物种甚至在发现前就已经消失。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进行,而人类也正面临着生存基础日益缺失的危险。
材料二:目前,世界上仍有37%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处于人类直接消费需要的威胁之中。象牙、犀牛角、熊胆、虎皮骨、藏羚羊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全世界每年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仅次于军火、毒品的走私交易数额。
答:
活动三:反思
(3)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据媒体报道,家住新乡辉县市的大学生小闫,最近摊上了大事儿:他和朋友将自家门口鸟窝里的鸟掏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售卖,被公安机关抓获。按小闫的说法,直到森林公安抓了自己,他才知道那些白色胎毛还没褪净的小鸟,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今年8月,小闫和朋友因犯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被判刑。
答:
三、阅读理解
9.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答: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答: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答:
10.
丑猫
①每次瞥见院子里有猫跑过,我就会想起以前我们这个院子里生活过的一只小猫。邻居们对这只猫都很熟悉,叫它丑猫。固然,谁也说不清楚它是从哪儿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只被抛弃的猫,因为它一直对人心存依恋。
②这只被叫做丑猫的猫真的很丑,只有一只左眼,右眼处是一个黑乎乎的令人惊骇的深洞。右耳也残缺不全了。一条又宽又长的伤疤从头顶一直延伸到肩上。右后腿不知何时折断又接上了,但已经严重弯曲。尾巴早就没了,只剩下短短的一截,总是翘着。全身暗灰色的毛脏兮兮的,黑色的条纹已经很难分辨出来。凡见过这只猫的人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只猫真丑!
③因为这只猫相貌丑陋,所以邻居们都不喜欢它。孩子们看见它远远地就绕开了,更别提摸摸它抱抱它了:大人们一看见它就吓唬它驱逐它,甚至还用石头砸它。丑猫有时候想进到楼道里去,但人们只要一发现它想进来,就用浇花的水管子冲它,或用楼门夹它的爪子。但不管人们怎样对待它,丑猫从不对抗。如果人们用水管子冲它,它不跑也不躲,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任凭冷水淋到身上;如果人们扔东西砸它,它也只是轻轻地抬抬爪子,好像在请求人们的谅解。
④与人亲近一直是丑猫的一个幻想。如果有哪个胆大的孩子瞥见它没有躲开,它就赶忙跑过去,用头蹭人家的手,一边蹭,还一边喵喵地高声叫着,希望能得到一点点温柔的抚摸;如果有谁愿意破天荒地抱抱它,它就急忙舔舔人家的衣角或者它能够得着的东西,渴望能留住这一刻难得的温情。但更多的时候,丑猫得到的都是厌弃和驱赶。
⑤有一天,一个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了丑猫的头上:孤独的丑猫朝附近的几只狗走了过去,它大概是太寂寞了。想和那几只狗交个朋友吧,但没想到那几只狗却毫不留情地咬伤了它。我在屋子里听到丑猫凄惨的叫声,急忙跑了出去。等我跑到丑猫跟前时,丑猫正躺在地上,身子蜷缩成了一团,全身血肉模糊,脸上挂满了泪痕,已经岌岌可危了。丑猫不幸的一生就要走到尽头了。我把它从地上抱了起来,它声音嘶哑,艰难地喘着气。我双手抱着它,一动也不敢动,唯恐再弄痛了它,但它却挣扎着要舔一舔我的手。我把它搂到了胸前,它的头紧紧地贴到我的手掌上,用那只黄黄的小眼睛注视着我。突然,我听到它用微弱的声音“喵”地叫了一声。显然,这只猫在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后,仍然渴望着一丝怜爱,或是一丝同情!当时,我觉得我怀里的这只猫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最英俊的动物。它从没想过要咬我,要挠我,或者摆脱开我的怀抱,它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完全相信我能够减轻它的痛苦。丑猫就这样在我的怀中慢慢地死去了,没能等我把它抱回家。
⑥丑猫只是身体残疾,而我们人类是心灵残疾。我们对那些形象优美的生物关爱有加,而对那些卑微弱小的生灵却漠不关心。世间的大爱,应该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因其美丽而关怀庇护,不因其丑陋而鄙视厌弃。
(1)简要说明第②段对丑猫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2)第④段中,作者连续用两个“如果……就……”来描写丑猫的幻想,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3)第⑤段中作者说丑猫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最英俊的动物”,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
(4)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丑猫的命运引发你哪些思考?
答:
四、作文
世界因各种各样的动物的存在而生机勃勃,妙趣横生,人类因动物相伴而多一份感悟,少一份冷漠。在生活中,你曾对某一种动物产生过感情吗?你曾为某种动物而强烈地震撼过吗?你曾从动物的某种行为中得到启迪吗?……
请以此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
答案:
A.正确;
B.“忏”读作“chàn”;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
2.
答案:
A准确。注意“懒惰”的书写。
B准确。注意“大相径庭”的书写。
C有误。“温训”的准确书写“温驯”,注意“提心吊胆”的书写。
D准确。注意“禁锢”的书写。
故选: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
3.
答案:
A.使用正确,小心翼翼:严肃虔敬的样子,借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B.使用正确,形容感动后产生的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恭敬的样子。
C.使用有误,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该成语和后面的“笑了起来”重复。
D.使用正确,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故选:C。
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4.
答案:
A、修改不正确,此句属语序不当,可将“随时发现”与“努力改正”调换位置;
B、修改正确;
C、修改正确;
D、修改正确。
故选: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5.
答案:此题要求依照例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写出你的奇思妙语,解答可选取生活中较离熟悉的动物,有灵感的动物作答。
答案:
熊猫的担心:如果我的家庭人丁兴旺,我们还会享受今天这样优厚的待遇吗?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6.
B.正确
C.正确。
D.有误,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动物心理学家。
故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7.
答案:
①吴承恩《西游记》②“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西游记》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
8.
答案:
(1)示例:①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②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活动二:阅读
(2)示例: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的乱捕滥杀,致使许多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活动三:反思
(3)①身边很多野生动物也受法律保护。②无意识原来已违法,大学生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③野生动物保护普法要常态化。④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避免悲剧重演。
解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第三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9.
答案:(1)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故:原来;故意让它哀号。故:故意
B句意: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意:神情;神情相当仓皇。意:神情
C句意:两只狼不敢上前。前:上前;像刚才一样边跑边嗥叫。前:以前
D句意: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去:距离;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去:离开
故选:B
答案:(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耳:罢了
句意: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重点词有:绝:断
句意: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答案:(3)D
解析:(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A.正确;
B.正确;
C.
正确;
D.有误,乙文没有比喻修辞;
故选:D
。
答案:(4)答案示例: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解析:(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译文:(甲)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
一个牧童在树上又是扭小狼的脚,又是揪它的耳朵,让它哀号;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欺负得小狼急促地哀号起来;老狼(听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奔跑嚎叫象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老狼已经死了。
10.
答案:
(1)突出丑猫的丑陋,说明人们不喜欢丑猫的原因,同时为下文写丑猫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内容上,突出表现丑猫的丑陋,这也是大家厌恶它的原因。同时为下文它的死亡做了铺垫。
答案:(2)这样写,一方面说明“与人亲近一直是丑猫的一个幻想”,丑猫不想伤害人,丑猫的心灵“不残疾”。另一方面希望人们不应因丑猫的丑陋而鄙视厌弃它。
解析:(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时,需联系具体的语境和文章的主旨来分析。两个假设的句子扣住丑猫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与人亲近一直是丑猫的一个幻想”,从而体现了丑猫心灵“不残疾”,为引出本文的主旨蓄势。
答案:(3)它对人的冷漠、欺凌不怨恨,不报复,只求得到一丝关
爱,就很满足。即使在最痛苦的生命尽头,它也避免伤害到“我”,丑猫的心灵是美好的。因此,作者说丑猫是其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最英俊的动物”。
解析: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五段中的“这只猫在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后,仍然渴望着一丝怜爱,或是一丝同情!当时,我觉得我怀里的这只猫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最英俊的动物。它从没想过要咬我,要挠我,或者摆脱开我的怀抱,它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完全相信我能够减轻它的痛苦。“可提炼作答
答案:(4)示例:世间的大爱,应该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因其美丽而关怀庇护,不因其丑陋而鄙视厌弃。
解析:
。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的主旨一般会在文末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总结得出。根据“应该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因其美丽而关怀庇护,不因其丑陋而鄙视厌弃。“可作答本题。
11.
【例文】
猫
记得那一年,我从别人那里淘了一只刚满月的小猫,小猫白底黑点,两只耳朵还是黑的,眼睛圆圆的,长的还真好看。
咪咪很乖巧,也很温顺。妈妈渐渐也喜欢它了,常常和它逗着玩……渐渐的,咪咪长大了。它可喜欢吃肉了,每次,妈妈在厨房里切肉,咪咪准时准点的跑过来,在妈妈的脚边,扬着头,撒娇的叫“喵--”。妈妈自然知道咪咪又馋嘴了,就切一块扔给咪咪,咪咪叼着肉,不知躲在哪里独享了。吃完了,咪咪又会钻出来,蹲在妈妈的脚边,继续撒娇,妈妈就说:“看你肚子圆的,都吃饱了,还要吗?不给你了,真是馋猫!”
对于咪咪,我和妈妈都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咪咪带给了我们快乐。
咪咪长到一岁了,开始交“男朋友”了,所以,常常夜不归宿。到了早晨,才疲惫的跑回家,过了不久,咪咪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原先我还以为咪咪越来越胖了,可是妈妈说它怀孕了。我想:那么咪咪要生小咪咪了,哈哈,我又多了几只小猫喽。咪咪怀孕后,郁郁寡欢,一点也不活泼。妈妈说咪咪现在怀有自己的小孩,肯定想要保护孩子,所以,它不敢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咪咪要生的那一天上午,异常恐慌,我发现它的身体有些微微的颤抖,我急得都快哭了,妈妈直安慰我说:“没事,咪咪肯定要生了。”下午放学回来,我就在妈妈准备的篮子里看到四只可爱的小猫在争先恐后的抢着咪咪的奶吃,我那叫个高兴呀,差点就蹦起来了,小猫的眼睛都是闭着的,过了一个星期,才睁开,有些害怕的看着眼前的世界,还在它们的妈妈还在。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咪咪不见了,它有两天没有来了,我非常焦急,我和朋友在小区里到处找,不停的喊“咪咪”,可是始终没有听到“喵”的回答。失望的回到家,小猫们几天没有看到妈妈,都嘶声力竭的叫着,它们在呼唤妈妈回来,我妈妈拿着小勺子给它们喂牛奶,它们拒绝吃。我伤心地留下了眼泪。咪咪,你到底在那里?我在心里呼喊。
我和妈妈不忍心看着小猫饿死,就忍痛割爱,把它们送到有母猫的朋友家里。听说,母猫也拒绝给不是它的孩子的小猫们吃奶,于是,小猫们就活生生的饿死了。每当想起这事,我都会哭,我哭着问妈妈:“小猫究竟跑哪去了?”妈妈叹口气,说:“可能被别人抓走了,可能被车压死了……”“哇--,我不要它被车压死,咪咪,你个臭咪咪,你没事乱跑什么?你的孩子都不要了吗?哇--”我哭的甚是伤心。
这件事,久久不能释怀。我感觉就像失去了一个亲人,它就这么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