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彩棱镜(líng)
花苞
绿茵茵
B.草垛(duò)
咄咄逼人(duō)
姣媚
睫毛
C.粗犷(guǎng)
吝啬(lìng
sè)
高邈
铃铛
D.莅临(lì)
淅淅沥沥(lì)
化妆
凄冷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吐蕾 缠绕
笑柄
毫无怨恨
B.惊惶
裁缝
沐浴
暴怒无长
C.伶仃
捶打
沉寂
无可挽回
D.花瑞
莲蓬
繁密
水波粼粼
3.给下面的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
(1)山lǎng
rùn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3)舒活舒活筋骨,dǒu
sǒu
dǒu
sǒu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ān
shì
地睡着
(5)看吧,由chéng
qīng
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6)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duān
zhuāng
而又沉思了。
(7)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
(8)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xī
xī
lì
lì
,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9)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
了。
(10)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
的,笑着,走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各题。
4.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繁花嫩叶
暖和安适
淅淅呖呖
披蓑带笠
顷盆瓢泼
高邈深远
呼朋引伴
秋风箫瑟
错别字
正确字
5.
诗文默写。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④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他们的草屋,
,
。(朱自清《春》)
6.
在“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中,你将完成下面的活动。
(1)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请仿照下面活动形式再设计两种。
示例:描绘春天的图画。
活动一:
活动二:
(2)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古诗词,不属于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B.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C.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D.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3)在美丽的小清河畔寻找春天的踪迹时,有的同学折下柳枝等花木,你会怎样劝阻他们?
答:
二、阅读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1)曲中最能体现诗人对江南情感的词语是
。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标题,“咏江南”是本曲的题旨所在。
B、“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
D、“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描绘出一派祥和之景。
(3)本曲着重描绘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之情。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江烟水照晴岚”的“岚”是指山中的雾气,这句画出了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得烟水迷蒙之致。
B、“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的“芰”古书上指菱叶,这句是静景描绘,其中“淡”字包含着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和评级。
C、“卷香风十里珠帘”当为“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是化用李清照的“帘卷西风”,翻出新意。
D、“酒旗儿风外飐”的“毡”,指因风而颤动、飘扬,这句是写酒旗儿迎风招展,显出一派动态之美。
(5)下列四项正确的一项是
A、“水仙子?咏江南”是曲牌名。
B、“水仙子?咏江南”是小令名。
C、“水仙子”是曲牌名,“咏江南”是题目。
D、“咏江南”是曲牌名,“水仙子”是题目。
8.阅读下列文章后,回答问题。
雨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它们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得到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她用自己充盈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有改动)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其“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其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其
的性格特征。
(2)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答:
(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②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却“并不落寞”?
答:
(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答:
三、作文
9.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500字以上。(写到考试作文本上)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
A.错误,“彩棱镜”的“棱”应读“léng”;
B.错误,“姣媚”应为“娇媚”;
C.错误,“吝啬”的“吝”应读“lìn”;
D.正确。
故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2、答案:ACD.正确;
B.错误,“暴怒无长”应为“暴怒无常”。
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
3.答案:(1)朗润
(2)酝酿
(3)抖擞抖擞
(4)安适
(5)澄清
(6)端庄
(7)咄咄逼人
(8)淅淅沥沥
(9)吝啬
(10)花枝招展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字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学习时要注意读准字音,写准字形。
4.答案:一共有四个词语书写错误,分别是:淅淅呖呖--淅淅沥沥
披蓑带笠--披蓑戴笠
顷盆瓢泼--倾盆瓢泼
秋风箫瑟--秋风萧瑟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汉语词语的辨识能力。
5.答案:①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②随君直到夜郎西(重点字:郎)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重点字:寒)
④潮平两岸阔(重点字:潮)
⑤枯藤老树昏鸦(重点字:藤)
⑥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重点字:稀、疏)
解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6.
答案:(1)聆听春天的声音,欣赏春天的颜色。
(2)C
(3)同学你好,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攀折花木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况且,树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活力与新意,又怎么能把折下来呢?你说对吗?
解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要保证所设计的活动与春天有关,要有可行性,活动名称要与示例中的名称一致。可拟定为:聆听春天的声音,欣赏春天的颜色等。
(2)本题考查诗词句的赏析。
A.根据“梅英”“冰澌”“东风”等可知描写的是春天景色。
B.根据“杏”“深浅色”等可知描写的是春天景色。
C.根据“黄菊”可知描写的是秋天景色。
D.根据“燕子”“芳草”可知描写的是春天美景。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标准的劝说类题目。作答时,需先明确对方这种做法的错误,然后围绕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表述理由。最后提出希望即可。语意要清晰,语气要真诚委婉,便于对方接受。
二、阅读
7.(1)答案:爱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感情。从最后一句“爱煞江南”中,找到表达感情的词语是“爱煞”。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错误,“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曲牌名,“咏江南”是本曲的题目。
BCD.正确。
故选:A
(3)答案:江南水乡特有;对江南真切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
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的市景。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反映了诗人热爱江南、流连忘返的心情。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错误,“芰”指菱角。
故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曲牌名,“咏江南”是本曲的题目。故选:C
【参考译文】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8、(1)答案:大嫂、母亲 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 老妇人 阅尽沧桑、宽容、豁达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的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可以从文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作答。文章先把春雨比作少女,再把夏雨比作大嫂、母亲,“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可以看出她具有泼辣、能干、慷慨的性格;最后把秋雨比作老妇人,突出她的“阅尽沧桑”,“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
(2)答案:梨花一枝春带雨 杏花春雨江南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目,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即可从文中筛选出原句作答。题目要求概括出春雨所描绘出的三幅画面,对应的正是第⑤⑥两段的内容,第⑥段结尾“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可以看出前面所写的“梨花一枝春带雨”“杏花春雨江南”“小楼一夜听风雨”正是春雨描绘的图画。
(3)答案:①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姗姗而来。
解析:①本题考查首段作用。散文的首段常有引出抒情对象,点明文本内容和主旨,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本文的第一段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它的温柔和生生不息,表现了对雨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②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分析判断。结合前文“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可以看出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第十四自然段也指出了,她“并不落寞”,是因为“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回答时可以用原文的语句作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作答。
(4)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表达了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修辞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细读这个句子可知,把雨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句式整齐,语义相关,这是排比的修辞。两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雨的无私与滋养万物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雨的赞美之情。
三、作文
【示例】
家乡的秋天
炎热的夏天终于熬过去了,凉爽的秋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如期而至。
秋天的天空就像小孩那张多变的脸。有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天空是那么的高,云朵是那么的白,使人不禁想起“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优美诗句。有时天空阴云密布,像一潭浑浊的湖水,苦着脸,不一会儿,便滴滴答答地下起了雨,这连绵不断秋雨,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天的树木是多姿多彩的。大部分树木的叶子都开始凋零,每当一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就像一群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似的,盘旋着、盘旋着,最后落下;而像枫树一样的一些树木,天气越冷,树叶越变的鲜红。一簇簇,远远望去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还有松柏一类的树木,依然四季常青,在寒冷的天气中,它们愈发挺拔苍翠,给秋天的原野增添一片生机。
秋天的花园依然是五彩缤纷的。各种花草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一串红,格外的鲜艳耀眼。远远望去就像一团红色的云朵;菊花则展示“满城尽带黄金甲”风范,在瑟瑟的秋风中,满地金黄的菊花,惹人喜爱,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走到田野里,山坡上,一眼望去,金灿灿的一大片,满是繁花似锦的野菊花。
秋天是丰收的田野。到处是丰收的果实,到处是忙碌的农民。春华秋实,一年的汗水,得到了回报。丰收的田野里,农民伯伯又撒下希望的种子,播下来年的希望。在农家的屋檐下,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家乡的秋天啊!你太迷人了!我要大声的为你歌唱,为你献上一首最美的歌!
家乡的秋天啊!我祝福你,我要为你描绘美好的未来,愿你的明天更加的美好!
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家乡的”点明地点,是自己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秋天”点明要描写的季节。这次写作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因此,可以思考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美丽景色,家乡秋天有什么特色。根据这些思考着力从以下方面去写。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