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5 19: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词。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丰收在即的喜悦和隐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这首词分为上阙和下阙两部分。词的上阙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的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阙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我遵循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读,读正音,读出韵味。之后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在自读、范读、跟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获得更深的体验。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本词。
反复朗读,理解词句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
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内心的喜悦、宁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交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它不仅表达精炼而且情感丰富。
2.古诗词接龙小游戏
3.介绍词辛弃疾写作背景(板书课题)
4.题目解读
(二)初读古诗
1.古诗的学习离不开一个字“读”,首先读正字音,读通句子。
(1)点名读(评价)
(2)讲解
“社”“转”“见”回忆“见”在什么地方读xian
“风吹草低见牛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我们还可以读出更多的韵味,这要求我们注意停顿和节奏
(1)对照大屏幕划分词节奏,试着按节奏读词
(2)播放范文朗读(指导古诗词朗读时应注意停顿、节奏、重音、吐字归音还有感情支撑等)(3)跟读(4)齐读
(三)读解感悟诗意
1.上阙学习
(1)我们读正了字音,也读出了韵味,品味诗歌之美还必须要借助想象的力量。假如你就是辛弃疾此刻走在黄沙岭乡间小路上,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提问并相机板书看到:明月别枝惊鹊听到:鸣蝉蛙声闻到:稻花香(2)理解上阙诗意体会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3)“以动写静”讲解“明月别枝惊鹊”,因为月亮的明亮惊动了枝头的鸟雀,可见黄沙道的宁静。类似的写法“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下阙学习
(1)正当诗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喜悦是,天气起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呢?结合课件体会诗人“峰回路转”的喜悦心情。
(2)诗人陆游也有过这种“峰会路转”的喜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结合画面背诵词
4.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读和想象,读准了字音,读出了韵味,想象出了画面,还悟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希望大家以后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的画面好美呀,一边想象一边抄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