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积累“桂花、糕饼”等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箩”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朱熹)你知道这些诗句描写的是什么花吗?(对,桂花)像这样小小的,或黄或白或红的花就是桂花。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一起读课题----《桂花雨》。2.什么是桂花雨呢?当桂花盛开时,人们摇桂花树,树上的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多有诗意的题目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都预习课文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你能把这些词语又快又好的读出来吗?词语读得很准确,看来大家预习的很充分。
2.“箩”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请你仔细观察这个生字,你想提醒同学们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你关注到了这个生字的偏旁。“箩”在字典中指用竹子编的器具,所以它是竹字头,大多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或淘米等,可以组词“箩筐”。你看,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记住这个字。这是你们预习单上两个同学写得“箩”字,我们观察一下有什么问题吗?你观察得真仔细,中间这一部分要写的宽一些、扁一些,上宽下窄。主笔横撇要写舒展,这样这个字看起来才稳。
老师总结了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中部扁宽,长撇左伸。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请大家在预习单上把这个字再写一遍。写完的同学和同桌交流评价一下。
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课文,你能说说课文围绕“桂花”都写了哪些内容吗?你不仅说出了文章的内容,还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你真会学习。
(主要讲了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这三方面的内容)
精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喜爱桂花呢?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找到原因吗?大家找的很准确。你看,这一朵朵小花,花瓣中间是淡黄色的花蕊,从花蕊中会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使人神清气爽,难怪作者这么喜欢它呢。让我们一起把作者对桂花的欣赏和赞美读出来吧。
文中作者是怎样来写桂花的香气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6段,用“_______”画出描写桂花香气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一读,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谁想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分析句子(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能说说你的体会吗?你从香飘十里、十几家、没有不、浸这些词语中体会到桂花的香气很浓郁。“浸”在字典中有三个意思:①泡在液体里②液体渗入或渗出。③逐渐。你觉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对,是浸泡的意思。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是啊,桂花的香气太浓郁了(板贴:香)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不断的向四处飘散,想象一下香气都飘到哪里了?(飘到田野里,飘到院子里,飘到树林里)说的真好,还飘到了人们的心里。一个“浸”字让我们体会到桂花的香气已沁入乡村的角角落落,甚至它慢慢地飘啊飘,还有可能飘到更远的地方。谁能把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来?(指名读)如果语速再慢一些,标红的字读得重一些就更好了,你再来试试。(指名读)你看,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板书:想象画面)感受到了桂花香气的浓郁。谁再来和大家分享你找到的句子?
揺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能说说你的体会吗?你从乐了、使劲地摇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很快乐的。(板贴:乐)刚才这个句子同学们都很喜欢,请你再用心地读一读,想象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这棵桂花树下,你能说说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吗?你来说,你再来补充。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啊!
(作者小小的手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又香又美的桂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纷纷落下,沾在人们的头发上,飘到肩上,落入怀中。作者一遍摇一边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你们看,桂花飘落下来了。(播放桂花飘落的视频)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你来说,这么多桂花飘落下来一定是香气弥漫。你来说,你想象到桂花落在身上的感觉,轻轻地,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真舒服。你再来,桂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这么美的画面,你会怎么喊?你会高兴的喊,读出你的高兴,你会兴奋的喊,读出你的兴奋。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也是兴奋的、快乐的。让我们一起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摇落以后,作者全家动员,把桂花收集起来,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把它收在铁罐子里,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可以做糕饼,还可以装几个香包,放在床头、衣柜或者房间里,让整个空间都弥漫着淡淡的幽香。这样,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的香,不仅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快乐,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板贴“甜”)
在琦君十二岁那年,全家搬到了杭州。在杭州有个叫“满觉陇”的地方,那里种满了桂花,桂花盛开时整个山谷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因为知道母亲爱桂花,所以每次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同学们先不急着回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琦君的资料。
补充资料: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十二岁那年搬到杭州,在她们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回到那个飘着桂花香的小院,
那个沉浸在桂花香里的小山村。现在你知道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了吗?
师:请你来说,是啊,正如诗中所说“月是故乡明”,家乡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神圣的地位,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故乡,母亲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的却是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板贴:思乡情)琦君曾说:“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对于故乡的思念与热爱,就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绵长,令人久久回味。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让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中,是文章常见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板贴:借物抒情)同学们在平时要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在写作中试着运用这样的方法。琦君用细腻温婉的文字,写出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她还有一篇《桂花卤·桂花茶》,这篇文章又是如何通过写事物的特点来表达情感呢?希望课下同学们找来用心去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