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一)》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一)》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5 20:1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技能目标:让学生操作探讨、理解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突破重难点设想: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平均分的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验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探究、体验、经历,感悟平均分,理解平均分,应用平均分,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疑——感知平均分(一)复习铺垫1、算一算2×3=
4×5

2+2+2+2
=3×7

5×3

6×3+2
=2、想一想,说一说。把4个苹果分给2个人,有几种分法?如果要使每人分得同样多,每人分几个。想一想: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分法好?(二)揭题明标1、揭示课题想一想,什么是同样多?你能举个例子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一种分东西的方法——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2、质疑明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板书: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
认真看题指名口答认真思考汇报不同的分法想一想汇报交流补充想法认识同样多举例汇报自读课题汇报交流明确目标
感知平均分。通过复习乘法口诀,让学生说一说4个苹果分给2个人,比较几种不同的分法来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在理解同样多的基础上引入平均分,进一步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确探究问题和目标。
二、互动解疑——探究平均分(一)探究例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1、自主探究,认识“平均分”。(1)谈话激趣:二(1)班的同学们去科技园游玩,几位班干部正忙着分东西,他们是怎样分呢?请看(出示情景图)
(2)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分糖果的?(3)从分的结果看,这三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对上面这三种分法,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说明:像第三个小朋友一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4)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试一试,巩固“平均分”。(1)出示课本8页做一做,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2)试一试: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3)想一想,怎样才是平均分?3、说一说,理解“平均分”。(1)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非常多。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平均分物品的情况吗?(2)汇报交流,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二)探究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1、探究例2,体会“平均分”的方法。(1)二一班的同学们还买来了18个苹果、20根火腿肠。接下来我们帮他们分一分。(2)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8个圆片,我们用圆片代替橘子,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怎样分?自己试着分一分。(3)指名汇报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4)引导小结: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一个一个地分,2个2个地分,还可以3个3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但不论怎样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5)在刚才的几种分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动手分一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1)箱子里还有20根火腿肠,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平均分成5份。(2)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分的?最后分得的结果怎样?(3)追问:你们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分?(4)想一想,把一种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怎样分?(5)引导小结:把一种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分几个,直到分完为止。几个几个的分,分的速度会快一些。
观察情境图仔细观察思考汇报,他们是怎样分的?思考汇报感知平均分读题思考
汇报交流观察思考想一想,说一说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平均分物品的现象观察了解题意拿出学具动手试着分一分指名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分相互补充认识不同的分法想一想,说一说哪种分法好?并说说为什么?拿出学具把它平均分成5份指名汇报交流想法思考汇报认识平均分的方法
探究平均分。教学中应最大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发现、讨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自己学习、探究数学。本环节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主题图,出示例1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认识、发现平均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概念。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在“试一试、说一说”的巩固训练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理解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提供探究材料和探究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出示例2,让学生用学具试着分一分,在动手操作、思考交流、汇报展示中体验平均分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原始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体现出人们认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启思导疑——理解平均分1、想一想,什么叫平均分?2、分物品时,怎样分才是平均分?3、把一种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怎样分?哪种分法更快一些?
思考汇报交流想法汇报交流
理解平均分。让学生回顾分物品的过程,引导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
四、实践应用——应用平均分(一)第一关——说一说1、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2、图中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应该插几只?请你圈一圈。3、有9个梨,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二)第二关——分一分1.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
)个。2.小兔子拔来8个萝卜,请你帮它们分一分,说说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呢?(三)第三关——试一试1、18个西红柿,平均放进3个盘里,每盘放(
)个。
2、有12瓶矿泉水,要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
读题思考汇报分法观察思考汇报交流思考作答认真观察动手做题汇报交流观察思考指名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
应用平均分。通过设置学生喜欢的闯关活动,训练题突出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回味平均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2、知识拓展:用学到的知识,把生活中的物品平均分一分。
回顾小结汇报收获自我评价课后延伸
回味平均分。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进一步拓展思维和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
平均分(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每次每份分几个,这样分的速度会快一些。
教学反思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