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
“色彩词”与“色彩义”
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色彩义,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
客观色彩,表示的只是色彩本身。
形象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 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感彩,主要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象征义,指利用象征手法而形成的词义 。
引申义,指在词的本义基础上经过推演而形成的新义。
给下面的句子按不同的色彩义分类。
A、我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出去留学,附加条件是:不准娶个红毛绿眼睛的外国婆子回家,这一点,我倒是“遵命”了。(黄佐临《旧社会回忆点滴》)
B、绿幽幽的竹园,绿生生的瓜,绿油油的菜畦,绿翠翠的豆荚……(张宣强《农家》)
C、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鲁 迅《祝福》)
D、六十年代,美国产生了黑色幽默。
E、青春应当是鲜红的,永远的鲜红—生命只属于这样的人。苍白的、黯淡的生命,只是宇宙间一闪而逝的轻尘。(杨沫《青春是鲜红的》)
感彩
形象色彩
客观色彩
引申义
象征义
红:赤诚、焦躁、勇敢、活动、热烈
橙:嫉妒、嫌忌、疑惑、信任
黄:爽朗、轻快、跃进、华贵
绿:和平、亲爱、公平、新鲜、希望
蓝:沉着、冷静、神秘、阴郁
紫:高贵、神圣、优雅、温厚
墨绿色古老,象征我校以老校区为代表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墨绿色清新,象征我校以新校区为代表的与时俱进、朝气蓬勃的“乡村名校”风采。古新结合,古新融合,继承发展。
一幅山水,即旗帜设计整体象一副江南山水图;两个汉字,即主题图案构成是两个汉字——“新中”;三大特色,即文化新中,山水新中,体育新中,分别反映学校的文化底蕴,建筑风光和体育特长。
设计说明
红色。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具有代表中国、代表喜庆、代表传统文化的特点。
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动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被艺术地解析和升华。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林匹克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中国印:舞动的人,”文”,”京”
“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之”字形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现代人秉持科学的发展观,追求运动的和谐,人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会徽的色彩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
红色,是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体现了“人文奥运”理念;深蓝色,代表着高科技,体现了“科技奥运”理念;绿色,代表着环保,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
(一)辨清感彩
◆词语的感彩有
①褒义色彩,如团结、鼓舞、爱护;
②贬义色彩,如勾结、煽动、袒护;
③中性色彩,如结合、鼓动、保护。
辨明褒贬
例一: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
识别两可
例二: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区别轻重
例三: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摆正谦敬
例四: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1)辨明褒贬。“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他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识别两可。“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
(3)区别轻重。“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蓬荜生辉”是谦词,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判断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A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 不能~。应用“望尘莫及”。B处心积虑,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应用“殚精竭虑”。C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应用“纷至沓来”。D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
(二)辨清语体色彩
一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
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用词规范,多长句,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口语用于即兴交际的环境,用语灵活,多短句。
二是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不同:
科学语体大量使用限定成分构成的长句,插入成分多;文学语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用语灵话。
三是政治语体和事务语体:
政治语体富于逻辑性,概念精确而严密,如报告、社论等;事务语体大都应用于公文,讲究简要,平实,程式化,常用习惯语。
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的不得体,请帮他做些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商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点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5月18日
非常抱歉,这个约会不得不改期。
通知
各单位:
据查近来有些单位擅自以开会、考察的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游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严禁以参观、学习等名义去风景区游山玩水的通知》精神,特再次明确,严禁我局下属各单位以任何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旅游。特此通知。
×局办公室
×年×月×日
仿造示例改写下面的提示语,使其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示例:(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除了记忆什么也带不走,除了脚印什么也留不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提示语(阅览室内):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提示语(草坪旁边):保护草坪,严禁入内!
改写:安静的环境,宁静的心情!
书籍报刊不止属于你,她也是我们大家的朋友!
小草微微笑,请您绕绕道!
(三)辨清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如:
视觉——明月、残月、新月等;
听觉——蝈蝈、布谷鸟等;
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如“落叶”与“落木”
如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
如 《雷雨》:“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说唱脸谱
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呀好象炸雷其实大家就像在耳边 蓝脸的多尔礅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喳喳哇……
京剧脸谱色彩的不同含义:(请正确连线)
黑色 骁勇刚直、桀骜不驯
蓝色 刚正不阿
红色 性格暴躁
白色 凶狠残暴
黄色 奸诈多疑
绿色 忠诚、有血性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狠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著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案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辨析语言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敲语言色彩。
教法学法 点拨引导、讲练结合
学习时数 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导入(课件)
A、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鲁迅《祝福》)
B、绿幽幽的竹园,绿生生的瓜,绿油油的菜畦,绿翠翠的豆荚……(张宣强《农家》)
C、我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出去留学,附加条件是:不准娶个红毛绿眼睛的外国婆子回家,这一点,我倒是“遵命”了。(黄佐临《旧社会回忆点滴》)
D、六十年代,美国产生了黑色幽默。
E、青春应当是鲜红的,永远的鲜红—生命只属于这样的人。苍白的、黯淡的生命,只是宇宙间一闪而逝的轻尘。(杨沫《青春是鲜红的》)
以上各句都直接运用了色彩词,是不是都用来描绘景物的颜色?你从中还感受到了什么?(词的色彩义,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
二、怎样辨别语言的色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语言表达上的各种差异,包括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
(一)辨清感彩
词的感彩和词的形态结构有关。比如带“儿”、“子”后缀的词,就都有感彩,试比较:“一毛钱”和“一毛钱儿呗!”,后者显然带有轻视的色彩;再比较“小孩子”和“小宝贝儿!”,前者有讨厌的色彩,后者有喜爱的色彩。形容词重叠形式,也有感彩,比如说“大方”就不如说“大大方方”更重些、更突出些,后者更带有鲜明的赞美色彩。动词重迭形式,除了增加“一下”的意思以外,还带有和缓、委婉等色彩,试比较“你念这一段!”和“你念念这一段。”,前者就显得强硬,有命令的意味;后者就显得和缓、委婉,带有商量的意味。[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词语的感彩有21世纪教育网
①褒义色彩,如团结、鼓舞、爱护;
②贬义色彩,如勾结、煽动、袒护;
③中性色彩,如结合、鼓动、保护。
2、如何辨别词语的感彩
(1)辨明褒贬。
例: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
“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他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识别两可。
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区别轻重。
例: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词,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知识补充(课件)21世纪教育网
谦敬称: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有人把敬谦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尊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拙”(如拙见)、“鄙”(如鄙见)、“愚”(如愚见)、“寒”(如寒舍)等待。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等候客人用“恭候”;宾客来到称“光临”;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作别称“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别送用“留步”;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辞用“失陪”;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欢迎购买说“惠顾”;请人受礼称“笑纳”;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办事用“拜托”;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高见”;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为“高足”;请人休息为“节劳”;对方不适说“欠安”;老人年龄说“高寿”;女士年龄称“芳龄”。
巩固练习: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你”,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麻烦/拜托/有劳/劳驾、海涵/包涵、高寿)
(二)辨清语体色彩:
一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
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书面语体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整句,特别要避免或减少歧义。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后中美两国的联合公报曾经差一点胎死腹中,原因就在于公报中有些敏感性的措词颇费周折。后来发表的公报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话“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竟是在考虑了多种提法后最终由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拍板才确定下来的,“海峡两岸”从此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书面语体内部也有一些区别。两头分别是“宣传体”和“科学体”,介于二者之间的可以叫作“应用体”。
口语用于即兴交际的环境,用语灵活,多短句。口语语体顾名思义就是“像说话”一样的口头表达语体。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的人物都要说话,要写他们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当然就必须是口语。口语语体内部也还有一些区别。两头分别是“谈话体”和“演说体”,介于二者之间的可称“讨论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是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不同:
科学语体大量使用限定成分构成的长句,插入成分多;文学语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用语灵话。可以把诗歌体和戏剧的对白体看作是文学语体的两头,散文体介于二者之间。对白体的基本要求是口语化,要朗朗上口、动听易懂。诗歌体的基本要求是韵律化和情感化。至于介于二者之间的散文体,则实际上比任何语体都能容纳其他各种语体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散文体是一种没有语体要求的综合语体。
三是政治语体和事务语体:
政治语体富于逻辑性,概念精确而严密,如报告、社论等;事务语体大都应用于公文,讲究简要,平实,程式化,常用习惯语。
巩固练习:
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C )
A. 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捐款)累计已逾百万之巨。(广播稿)
B. 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儿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公告)
C. 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叶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 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三)辨清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如:
视觉——明月、残月、新月等;
听觉——空好音、千里莺啼、潮打空城等;
嗅觉或味觉——春江水暖、江上舟摇等。
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如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
如《雷雨》:“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
(“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三、作业:
1、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21世纪教育网]
在商店的广告里:
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办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欢迎您届时惠顾、欢迎您届时光临指导、务必准时出席、到时候一定得回来。)
2、仿造示例改写下面的提示语,使其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示例:(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除了记忆什么也带不走,除了脚印什么也留不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提示语(阅览室内):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提示语(草坪旁边):保护草坪,严禁入内!
( 改写:安静的环境,宁静的心情! 书籍报刊不止属于你,她也是我们大家的朋友!
小草微微笑,请您绕绕道!)
四、板书设计:
辨明褒贬
识别两可
辨清感彩 区别轻重
语言的色彩 摆正谦敬21世纪教育网
辨清语体色彩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21世纪教育网
辨清形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