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10: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己亥杂诗》
【课前预习】
1.自由读诗歌,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感。
2.尝试背诵诗歌并默写诗歌。
3.查找资料,了解诗歌诗人生活的年代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教学目标】
1.会认“亥、恃、擞”3个生字,会写“亥、恃、哀、拘”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3.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对国家振兴的强烈向往。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国家振兴的强烈向往。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在比较欣赏中探讨本课三首诗的异同,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诗歌,探究学习
1.揭题,解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诗歌:己亥杂诗。板题。通过注释,你了解到了什么?“己亥”是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这里指1839年。
2.介绍诗人,了解写作背景。
生介绍,师补充: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1839年是清朝道光皇帝执政时期,也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作者龚自珍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共315首,它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今天我们读的这一首,是第220首诗。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预习入手,进行有效的补充,让学习更有主动性与实效性。同时,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夯实基础,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二、新授诗歌,体味诗情
探究一:读准诗歌,理解诗意
1.自读诗歌,读出节奏。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节奏示意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
认识生字,理解诗意。
(1)认识生字“侍”
“擞”。
(2)结合注释,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意。
交流疑问: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愚昧、一片死寂的现实状况。
范例: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把诗意说给同桌听。
探究二:研读诗句,体悟诗情
预设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师:同学们,当时,清朝政府一片荒凉,四面楚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风雷”仅仅只是天上的风雨而已吗?“风雷”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应该怎样理解它的比喻义?
引导反馈:“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即要想使中国大地变得生气勃勃就需要借助“风雷”的力量。显然此处的“风雷”并不是指的自然现象,而是指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力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知道“风雷”喻指的是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教师板书:风雷——变革。)
师:诗人强力呼唤社会变革的原因是什么?(生齐读:万马齐喑究可哀。)
师:“万马齐喑”有什么深刻含义?它比喻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预设:“万马齐喑”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也预示着在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师:从“哀”字可以体验到诗人怎样的情感?(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预设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师:朗读这两句诗的时候应用怎样的语气?(深切的悲愤和满怀的激昂。)
2.师:为了改变“万马齐喑”的局面,诗人认为应该怎么办?(生齐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师:诗人在召唤巨大的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期待生气勃勃的新局面出现。而新局面是不可能自动出现的,他要依靠人才去打破旧世界,缔造新世界。所以诗人要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师:“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是什么?
补充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正是清朝末年,那时候清朝政府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来禁锢人们的思想。所以这里的“不拘一格”指的是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5.师: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着赏析。
预设: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的人才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着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期盼着未来。
6.师: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7.教师小结,升华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这首诗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热烈的希望。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谏,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心中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探究三:对比阅读,升华情感
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三首诗歌,字字珠玑,给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最为光芒的诗篇。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三首诗,去对比三首古诗的异同。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四人小组,讨论三首诗歌的异同点,指定一人记录下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反馈预设:
相同点:都是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的不满,对百姓生活的忧虑,对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不同点:写作朝代不同;内容不同,《示儿》是临终前的遗愿,遗恨不能看到祖国统一;《题临安邸》是对统治者的谴责、讽刺,对百姓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是深情呼唤,亟待通过变革振兴国家。
2.拓展爱国诗歌,升华感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
王昌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
林则徐
设计意图:
“万马齐喑”既是全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关键点。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哀”既是上文“九州生气恃风雷”的原因,也是下文“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基础。抓住这个词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到位,而且要激发学生情感的震荡与共鸣。要抓住语言训练的关键点、内容理解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扎实的、有层次的语言训练。
三、小结课堂,激发爱国情感
师:爱国诗是诗歌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在这些诗歌里,可以感受到诗人满腔炽热的情怀,以及面对国家兴亡之时的那份责任与担当。他们用短小精悍的诗句,表达了气壮山河的勇气与呐喊,为我们的历史留下了深情的回眸。几百上千年过去,诗人的情感依然掷地有声,万古流芳,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些爱国诗句,勿忘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齐诵《古诗三首》以及爱国诗歌四行。
四、作业布置,拓展提升
1.基础作业:默写《己亥杂诗》
2.拓展作业:设计表格,罗列三首诗歌的异同;搜集爱国诗两首并背诵。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万马齐喑——————九州生气
 
不拘一格降人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