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少年中国说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3遍以上,不会读的字查字典,意思不理解的查阅资料或者查字典,尝试理解课文。
2.给“写字表”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课本对应生字上下,不会的可以查字典。
3. 搜集梁启超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活背景。
【教学目标】
1.会认“泻、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潜、渊、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能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初步体会文中蕴含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能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少年英雄会》歌曲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少年英雄》
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在100多年前,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个人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课题)。
(3)师: 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
20世纪末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大清帝国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听到日本人谈到中国的时候,都说中国是“老大帝国”。
师:(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大了。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中国,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地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4)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
师:说得好极了!“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那“说”又指什么呢?“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说”是用于议论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设计意图:
学生聆听歌曲并谈及感受,教师引出主题,再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介绍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让学生感受作为少年的责任。
二、新授
探究一: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提示:对课文的感知,要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
2.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梁启超先生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在听读时意在听准字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
3.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请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4、出示重点词语,学生交流读不准的字音,教师相机正音。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地履其黄 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与国无疆
◆需注意的字音:
(1)“爪”在“鳞爪飞扬”中读“zhǎo”,大型鸟兽的脚读“zhǎo”,如龙爪、虎爪、鹰爪。而表示小型的鸟兽的脚时读“zhuǎ”。
(2)“干将发硎”中“干将”是古代的宝剑名,读第四声“gàn”;“发”是发出的意思,读第一声“fā”。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很难读,先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节奏韵律,在乐声中感受到梁启超拳拳爱国之心。接着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朗朗上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仅把课文读通顺了,也定好了本篇课文的情感基调。
探究二:疏通文义,解决疑难。
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是怎样疏通文意的?(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是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试着自己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疏通文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还有结合语境的方式理解词语,进而大概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质疑,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探究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谁来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师: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着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的形象,极力赞颂少年对中国的重要作用,鼓励少年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气势。
4.配乐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在熟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会运用把每个自然段意思串连起来的方法来概括,培养学生总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
三、小结复习,总结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声朗读古文,读出气势;借助工具疏通文意,并且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古文主要内容。知道少年与中国的关系,感受到了梁启超拳拳爱国之心。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品味这篇文章的美妙之处,进一步了解少年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课一得,一课一小结,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四、拓展作业
基础作业:
1.抄一抄,记一记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与国无疆
2.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拓展作业:
找到《少年中国说》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 结合本文的选段,找出全文阅读,达到对作者思想的全面理解。
板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
少年与国家的关系
少年中国的灿烂前景
少年与国家的美好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