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10: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解决疑难字词。
A.选一选:估(kū gū)量 瑰(guī kuī)宝 灰烬(jìn jìng)
B.写一写:我会认真写写难写的生字。
莱( ) 瑰( ) 瑶(   ) 剔(   ) 统( )
C.查一查:举世闻名 奇珍异宝 风景名胜 销毁
2.再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自然段写 ;第三自然段写 ;第四自然段写 ;第五自然段写 。其中( )至( )自然段都是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学目标】
1.认识“珑”等10个会认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23个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给自然段列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第1、3、4自然段,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理解积累四字词语;列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列小标题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语:同学们,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赞誉呢?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壮丽。
2.教师由“辉煌”过渡到“被毁灭”,揭示课题。
3.过渡:是啊!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有民族建筑、西洋建筑,它还是一座博物馆、艺术馆,有历代文人字画,有奇珍异宝。圆明园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被称为“万园之园”,而如今却只剩下屹立在风中的断壁残垣。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起去了解圆明园的“前世今生”。
板书课题。
4.读课题,想象画面。
(1)学生读课题,教师激情叙述。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万园之园的“园”。一座圆满无缺的光明普照的万园之园,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
(2)学生想象画面,自由交流。
(面对这断壁残垣展开联想。)
设计意图:
用雨果的话引入本课学习,先让学生看图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美丽,再看看如今的断壁残垣,引起强烈的反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探究欲望。
二、新授
探究一:学习字词,列提纲梳理课文。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划出词语,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生:自主阅读,小组内交流。
2.师: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读读下列四字词语,想象画面。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 田园风光
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西洋景观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1)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师:说说读完后你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预设生1:我脑中出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生2:我仿佛看到了金碧辉煌的阁楼宫殿:
……
3.再读课文,小组交流课前预习第二题,给每一个自然段概括小标题。
(1)学生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交流,形成课文提纲。
第一自然段:损失不可估量
第二自然段:布局独特
第三自然段:建筑宏伟
第四自然段:文物珍贵
第五自然段:毁灭惨痛
(3)师:谁能根据小标题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阅读一篇课文,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说,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5)看看小标题,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生:两方面,一是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3、4自然段),二是圆明园的毁灭(开头和结尾)。
师:根据这两方面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自然段:损失不可估量(总:开头)
第二自然段:布局独特(分)
第三自然段:建筑宏伟(分)
第四自然段:文物珍贵(分)
第五自然段:毁灭惨痛(总:结尾)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的词语很有特色,四字词语特别多,很适合学生积累和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和壮观,为后文的毁灭在情感上做下铺垫。读一篇文章,要在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把握文章内容是方法之一,本单元习作就是列提纲,阅读为习作服务,本课先让学生学会列提纲。
探究二:走进圆明园,初步感受损失
1.出示课文第一段,指名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什么东西不可估量?
3.课文里用了一对关联词“是……也是……”连起来,前后两部分是什么关系?(递进)谁能用这两个词语说话。
4.从两个“不可估量”你感受到怎样的情感?(惋惜、愤怒)朗读体会。
5.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价值可以被称为“不可估量”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评价圆明园的价值的 (指名汇报)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教师归纳出示三个句子。(学生齐读)
圆明园是: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设计意图:
从“不可估量”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情感基调,引出本课要研究的课题。
探究三:走进圆明园,感受辉煌和价值
1.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景观之美。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 请大家仔细地品读第3自然段,思考:圆明园里有哪些宏伟建筑? 圈画出来。
(2)交流。
(3)展开想象:假如你漫步园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学生慨叹: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读一读你觉得最想赞叹的景物。
(4))园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呢?它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闻到了什么?
现在你们选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观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课件出示:
A.来到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
B.来到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街上有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打扮各异的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C.来到如梦如幻的蓬岛瑶台,这里……
D.来到……
(5)所以作者怎么说?作者会有怎样的情感?读一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欣赏美,在美美地视觉效果中再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自豪感,然后让学生想想写话,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进圆明园的美景中,情景交融,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历史价值。
(1)圆明园中仅仅只有宏伟的建筑吗?还有什么?
出示句子: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3)找出时间词,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生: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数量很多,历史很悠久,价值无法估量。)
(4)我们看看各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无比自豪,无比惋惜)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谁毁灭的呢?为什么会毁灭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课文,学会用给每个自然段列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走进圆明园,感受他建筑宏伟,还收藏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朗读体会到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四、作业
1.基础作业:
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一抄: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拓展作业:
观看《火烧圆明园》的视频。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词语丰富,适合积累词语,扎实的基础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查找资料,从课内走向课外,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把语文生活化,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自然段:损失不可估量(总:开头)第二自然段:布局独特(分)第三自然段:建筑宏伟(分)第四自然段:文物珍贵(分)第五自然段:毁灭惨痛(总:结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