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圆明园的资料。
2.朗读课文,阅读《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
2.领悟文章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
2.领悟文章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写词语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地北 问乾坤何处 风景名胜 奇珍异宝 销毁 奉命 毁灭 殿堂 搬运)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生从建筑宏伟和历史文物两个方面去思考。)
3、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圆明园,感受它的布局之美。
设计意图:
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夯实基础。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下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走进圆明园,感受布局美。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小组内画出圆明园的布局。
课件出示: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这句话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位置和结构)交流布局图。
3.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大家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分布构成)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哪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4.哪位同学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显示,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1)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同学们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我们学校?
(2)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500多个我们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齐读第2自然段)
布局这样宏大,建筑如此宏伟,收藏者最珍贵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是如何毁灭的呢?
探究二:走进圆明园的毁灭,体会不可估量的损失
1.出示第五自然段,自由读,读了有什么感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3.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出示一段真实的资料,指名读一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4.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的?
5.关注时间词,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6.这还没完,英法联军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看视频。
7.至此,圆明园“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8.再读最后一段。
9.圆明园化作一片灰烬。那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文化)
10.再次深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悟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资料,领会“统统”掠、“任意”毁、“放火”烧的强盗行径和野蛮罪行。在老师的引读下,加上“没有……也没有……”的字眼与之前的“有……也有……”形成强烈反差,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痕。使学生更加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侵略者的罪恶痛恨有加。
探究三:研究铺垫的妙处,走“出”圆明园。
1.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生:没有这些“有”,怎么体会到“举世闻名”,怎么体会到博物馆、艺术馆、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正因为深切体会到这些“拥有”,才会更加痛心。)
2.师小结:这就是铺垫的妙处,先让人感受美好,再失去,这样表达效果更强烈,读者印象更为深刻,以后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
3.走“出”圆明园
说说看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有什么感受,做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怎样才能挑起振新中华的重担。
(1)学生自由思考、交流,各抒己见。
(2)先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上汇报。
4.拓展阅读《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说说作者与课文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研究写法,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走出课文,将学习的兴趣与空间延伸至生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更多的知识。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借助课文画出圆明园的示意图,感受圆明园布局的精妙和宏大;抓住时间词和关键词理解侵略者对圆明园造成的巨大损失;体会铺垫写法的妙处;学以致用,阅读课外资料,体会与课文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借助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作业
基础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拓展作业:
观看电影《圆明园》
设计意图:
读完了这篇课文,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更有帮助。课外,看看直观的电影,学生会更有感触。
【板书设计】
毁灭 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圆明园的 辉煌 有……也有……;有……还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