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 《长相思》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 《长相思》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20:4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课前预习】
1.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正确节奏停顿。
2.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建议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古诗大意,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3.适当查找诗人生平资料与诗词背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借助注释、插图、想象、背景资料等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诗的意思。
2.会认“榆、畔、更、聒”四个字,会写“榆、畔”两个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身在边关,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诗的意思,并能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身在边关,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与同学交流。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对诗导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思乡是古代诗词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
2.解读词牌名
师:一起读——《长相思》。读了这个词牌名,你觉得这首词有可能会写什么?
生交流。
师:这是词牌名。这个词牌常表达思念之情。题目虽然短,情却很长很深。所以这个题目要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得缓慢且深情。
设计意图:
引用其他思乡之诗来引出本课思乡的主题,调动起学生脑海中的思乡诗词的库存,同时能迅速从主题引入本课要学的这首词,把诗题先读出韵味和感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正音,读出节奏
1.学习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古诗,难读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它读正确,把诗读得字正腔圆。
学生自由诵读。
(2)字词正音
指名2-3个学生读,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纠正字音。
榆yú
畔pàn
更gēng(多音字,在这里表示旧时夜间计时单位,念第一声。)
聒guō
(3)齐读
2.读好节奏
(1)指名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整首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尤其注意他的停顿,看看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读。
指名其他学生说他的停顿:他在“身向榆关”、“夜深”、“聒碎乡心”、“故园”后面都停顿了,而且上下阕直接更是用明显的停顿区分。?
(2)练习读
师:都听出来了吗?这样读就是不仅字正腔圆,而且有板有眼了。?
(3)齐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读出感受
师:读到这里,这首词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生交流。(诗人很思念故乡,睡不着觉……)
设计意图:
在有滋有味的一遍遍朗读中,既能理解诗歌的意思,又能品味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探究二:再读体会,理解词意
1.自主思考
师:诗人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故乡呢?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读懂这首词的意思?
预设:看注释、看插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查阅作者背景资料……
师:作者的背景资料我提供给大家,大家自己再看注释、插图,试着去想想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同桌也可以交流讨论。
出示作者资料:纳兰性德,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清初著名大词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正三品。康熙二十一年,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生默读,思考词的大意。
2.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在刚才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句或者哪些字词难理解,想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
生生互助解答。
3.深入理解
师:如果同学们没有问题了,那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1)身在何方
师:从词里看出,诗人身在何方?
预设生:他经过了榆关,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险滩急流,经历了风霜雨雪、艰难险阻,他还经过了军营的帐篷,还有许多地方。
师:总结一下,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那么身在征途的时间有多长,路程有多远?
预设: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师:“一程”是一段路,“一更”是两个小时。但是他的旅程只有一段吗,只有两个小时吗?
(不是,是走完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更又一更。)
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2)心在何处
师: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
生读词。
师:所以诗人的心会在何处?
板书:心系故乡。
师:看到这个板书,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生交流。(预设:纳兰性德虽然人身在军营,远离家乡,却时刻思念故土,心系家人亲朋。)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设计意图:
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理解词意,把自主权和空间交给学生,在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之后,老师再对关键处进行提点,攻克理解难点就更加顺利。
探究三:三读想象,情感体验
1.想象画面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诗人走近他的身,走近他的心,听老师读,你们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诵读全词,学生闭眼想象。
生交流。(预设:我仿佛看到了纳兰性德和将士们翻山越岭,驻扎关外,帐篷外面风雪交加,营地里的帐篷一个个都点亮着,他在帐篷里面思念故乡,彻夜未眠。)
师:“夜深千帐灯”下,诗人脑海中的家乡又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家乡的热闹、快乐、有家人朋友作伴的幸福画面。
2.情感体验
师:故乡的生活多么美好,但是诗人回得去吗?为什么回不去?作为戍边将士,带着朝廷的命令和百姓的期盼来守卫边疆,勇敢杀敌,必须也只能把国家和百姓放在首位,舍小家为大家。离家千里之外,看来只能在梦里和家人团聚了。但是,他如愿了吗?没有。哪句诗?“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乡之梦就此破碎了!(板书:碎。)读读这句词,读出诗人的无奈,诗人的不舍,诗人的思念。
醒着离家千里之外,想梦中与家人团聚又被风雪之声吵醒。这样的情景之下,我们的作者愈发的思念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再次朗读词。教师引读整首词。
把你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体会说给同学听,小组内、班内交流。
3.诵读积累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几乎都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来试试看吧,能不能只看板书就背出来。
学生背诵积累。
设计意图:
通过分别对边关孤寂场景和故乡幸福画面的对比想象,加深对诗人为什么会如此心系故乡的理解,进一步领悟到词背后诗人的情感,这样,最后的吟诵才能有情感上的提升。
三、练习
1.认真抄写词两遍。
2.在理解和想象之上,把这首词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整说一说。
设计意图:
两项练习都是针对基础知识展开的。抄写能巩固生字词,并为背诵和基础做铺垫;再说诗意是更好弥补课堂上的没有每个同学检测词意的落实,也能对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带着自己对词的理解与想象来说属于自己的词意。
四、小结
这节课通过抓住词眼和想象画面,借助多形式、反复的吟诵,理解了词的意思,体会到了诗人身心分离、思念家乡的无奈和身不由己。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熟练背诵,正确默写古诗。
2.拓展作业:读纳兰性德的《菩萨蛮》,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
背诵和默写基于课堂上扎实的朗读和理解,学生完成起来会比较顺畅无阻。设置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积累。
【板书设计】
长相思身在征途
心系故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