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6 08: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前导学单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物体______一定产生声音,但未必能听到。______的物体叫声源。
2.早期机械唱片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_。介质可以是___体、___体、______体。例如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4.一般情况下v(_________)>v(_______)>v(________)。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不能认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如:

5.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太空中宇航员通过_______________(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交谈。再注入空气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
6.声在一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________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有关.人耳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因此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m时才能听到回声.
7.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通过读这首诗,请完成以下空格
(1)“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
_______时产生啼声,靠______传播到四方。
(2)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m/s。
8.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
D.声波就是声源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10.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1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参考答案
1.振动
振动
振动
【解析】[1][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一定可以产生声音,但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就无法听到声音,振动的发生体就叫声源。
2.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解析】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由于唱针每次发声都划过沟槽,时间久了声音就会失真。
3.介质



振动

【解析】[1][2][3][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
[5][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4.固


340
一定大于
【解析】[1][2][3][4][5]通常情况下,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但是不能认为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液体中的速度,如软木塞是固体,声音在它中传播的速度为500m/s,就没有水中传播速度快。
5.声音逐渐减小
真空中不能传声
无线电
声音逐渐增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析】[1][2][3]抽出空气过程中,听到的铃声会逐渐减小,这时玻璃罩内空气减少,接近真空,所以结论是真空中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是用无线电来交谈的。
[4][5]注入空气过程中,玻璃罩内空气逐渐增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观察到的现象是声音逐渐增大。
6.种类
温度
17米
【解析】解: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声速最快,在空气中声速最慢.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根据
7.振动
空气
340
【解析】(1)[1]“乌啼”指乌鸦的叫声,在乌鸦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
[2]乌鸦的叫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2)[3]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它表示的是: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钟前进的距离为340米。
8.B
【解析】但是在ACD三个选项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物体在发声,所以在不知道物体是否发声的情况下,不能说物体是声源,故ACD是错误的;只有正在发声的物体才能肯定的说是声源,所以B是正确的.
9.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B正确不符合题
C.首先
10m2小房间可能有回声,但是原声与回声只差了约0.1s,二者叠加在一起,只是感觉不到回声而已,故C选项错误.D.因为是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所以太空舱内有气体,宇航员可以面对面直接说话交流,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A
【解析】
解答:A、声音的产生条件就是振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没有传声介质,所以振动发出的声不一定被人听到,故B错误;C、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没有不振动产生的声音,故C错误;D、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故D错误.
11.A
【解析】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