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同步训练——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同步训练——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6 09:0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一、填空题
1.从深为5m的井中直接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10N,桶中水重90N。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提水,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_J。
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如果额外功是9600J,总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
3.如图所示,起重机与滑轮组做相同的______(选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滑轮组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衡量机械这种做功性能的物理量是______(选填“效率”或“功率”)。
4.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5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了2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该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F甲______F乙,η甲______η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36N的物体缓慢升高
10cm,
拉力大小F
为16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5cm。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若将重物的悬挂点A向右移动到B点,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考虑摩擦)。
二、单选题
7.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D.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8.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9.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C.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D.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10.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
B.给定滑轮加润滑油
C.提升更重的物体
D.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
11.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在5s内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小于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B.甲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大于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
C.甲滑轮组的功率大于乙滑轮组的功率
D.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12.如图所示,工人用100N的拉力F搬运重为1200N的物体A,物体A在2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3m,物体A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的0.2倍,不计滑轮重及绳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侧滑轮相当一个省力杠杆
B.绳端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0.15m/s
C.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360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3.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其中G1>G2,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  )
A.F1>F2
η1>η2
B.F1η1<η2
C.F1=F2
η1=η2
D.F1>F2
η1<η2
14.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三、多选题
15.关于使用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可以实现省力,又可以实现省功
B.可以实现省力,但不能实现省功
C.有用功总是等于总功
D.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16.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17.王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高台,放学回家的小鹏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地把重物拉到了高台上。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王大叔克服重力做功较多
B.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C.小鹏做功的功率要大些
D.两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不一样
四、计算题
18.农民用功率为15kW的水泵抽水灌溉农田,水泵在1h内把400m3的河水抽到8m高的水渠中。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水泵1h内抽水的质量;
(2)水泵抽水1h对河水做的功;
(3)水泵抽水的机械效率。
19.如图所示,斜面长s=2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0N。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2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求:
(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1.某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钢绳和滑轮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取。
(1)假如工人在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求拉力的功率多少?
(2)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时,所运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22.在新农村建设中,小张要将沙子运到6m高的三楼施工处,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沙子重为500N,装沙的桶重80N,动滑轮重为20N,(g取10N/kg)求:
(1)小张做的有用功多大?
(2)不考虑绳重和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3)实际工作中,绳重和摩擦不能忽略,现知道将500N的沙子运上三楼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为120J,则实际工作中的拉力多大?
2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三种办法把重270N的沙子提到三楼去。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不考虑滑轮和桶、滑轮和口袋的间距):
(1)第①种办法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第②种办法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五、实验题
24.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请计算坡度为60°时的斜面机械效率,并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斜面坡度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L(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30°
粗糙
0.5
0.20
0.35
0.4
0.10
0.14
71.4
60°
粗糙
0.5
0.28
0.45
0.4
0.14
0.18
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的结论:
结论1: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的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斜面坡度
_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拉力越小;
结论2: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斜面坡越大,机械效率
___________。(选填“越高”或“越低”)
25.某实验小组用图中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g=10N/kg,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动滑轮质量m/kg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0.2
4
0.1
2.0
0.3
67%
2
0.2
6
0.1
2.7
0.3
74%
3
0.4
4
0.1
1.6
0.5
50%
4
0.4
4
0.2
1.6
1.0
50%
5
0.5
4
0.1
3.0
0.3
44%
(1)在实验中,测量绳子自由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4次实验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做的。
(3)为探究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应选用表中___________两次实验。
(4)通过比较表中3、4两次实验,说明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无关。
参考答案
1.450
50
90%
50
2.14400
24000
60
3.总功
功率
4.300
80%
5.大于
等于
6.4
90%
变大
7.D
8.A
9.B
10.A
11.D
12.D
13.A
14.D
15.BD
16.ABD
17.BD
18.(1)4×105kg;(2)3.2×107J;(3)59.3%
19.(1);(2);(3)
20.(1)800J;(2)200W;(3)80%
21.(1)400N;(2)60W;(3)700N
22.(1)3000J;(2)83.3%;(3)310N
23.(1)2430J;(2)90%
24.77.8
越小
越高
25.匀速

1、2
物体上升的高度
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