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 二年级上册4.11.透明与不透明(教案+课件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 二年级上册4.11.透明与不透明(教案+课件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6 09:44:56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透明与不透明
C
O
N
T
E
N
T
半透明
透明
不透明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呢?
小装修师
小装修师
再见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
8

●●●

●●●●●
●●●●●
玻璃
毛玻璃
瓷砖
zhe
xe
wu
pin
shi
na
zhong
ging
kual
zai
xiang
ying
de
kong
ge
zhong
da
●这些物品是哪种情况?在相应的空格中打“V"
透明程度
物品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垫纸板
硫酸纸
作业本
杯水
一袋空气
点亮后又有什么不同呢?
tou
ming
san
he
bu
tou
ming
san
透明伞和不透明伞
zhi
zhi
boo
shu
pi
he
su
liao
boo
shu
pi
纸质包书皮和塑料包书皮
ke
shi
he
bu
ke
shi
chu
wu
xiana
可视和不可视储物箱
zhi
xoe
hehe
su
lido
xie
纸鞋盒和塑料鞋盒
aD

wei
ni
de
xiao
shu
fang
xuan
cai
liao
zui
xiang
ying
de
kong
ge
zhong
da
。为你的小书房选材料,在相应的空格中打“V
材料
物品
透明的
半透明的
不透明的
房门
书柜门
窗帘
玩具收纳盒《透明与不透明》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物体或材料的透光展开,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透明度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学会辨别物体是否透明的方法。但是,二年级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把透明与光相联系。本课第一个活动,是观察一组物体,辨别这些物体的透明程度,从而学会识别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第二个活动,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它们发出的光,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描述看到的现象。第三个活动,是在掌握了透明与不透明物品的特征之后,检验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这个活动包括两个交流话题:一是调动生活经验,正确选择透明与不透明物品;二是联系具体的生活场景,观察并讨论家庭装修中选用不同透明度材料的做法及理由,从而加深对三种透明度材料的认识。最后一个拓展活动,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这些活动都指向让学生把透光与透明相联系、比较,为中年段学习、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积累必要的经验。
二、学情分析
儿童对于光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课间时就常常拿着铁尺、塑料尺在阳光下玩耍。对于物体透明与不透明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如何准确的去判断物体的透明与否还需要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透明这一属性后,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对于生活中一些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并通过有效的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
难点: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五、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
学生分组材料:
(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
(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1个。
六、教学过程
(一)窗外的景色
1.学生自己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景色,而后拉上窗帘。
提问:我们现在能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景色,为什么透过窗帘就看不见了?(透明)
【意图解析】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简单的引导,对为什么透过不同物体看见的景色不同说出自己简单的猜想,从而暴露出学生对透明自己的理解,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比较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材料
1.出示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请学生隔着这些物体看本子。
2.提问: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你看到了什么?所以说它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
3.小组观察并描述。
4.小结:可以透过像玻璃这种物体看到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透明物体。而透过像瓷砖这种物体,看不见外面的,就叫不透明物体。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物体。
5.给下列材料分分类
(1)给学生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2)小组合作并完成记录单。
【意图解析】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描述观察描述现象知道什么是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再进一步让学生对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分类,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
(三)观察、比较两种灯泡
1.出示两种玻璃灯泡。
2.小组仔细观察,并回答两种灯泡有何不同。(透明的灯泡可以看见里面的灯丝,不透明的灯泡看不见里面的灯丝。)
3.这两种灯泡发出的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演示)
4.学生描述: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亮,感觉刺眼,而半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暗一些,但是光柔和一些。
【意图解析】
学生通过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发出的光,能够发现并描述两者之
间的不同。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要用不同的玻璃?我们又可以在哪些地方用透明灯泡,哪些地方用半透明灯泡。
(四)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图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
2.学生相互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一说自己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3.总结:不透明的雨伞,晴天、雨天都可以用;透明的雨伞,只在雨天选用。
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
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的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比较强的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比较好;塑料鞋盒是透明的,便于寻找鞋子。
【意图解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几组相对应的物品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物品设计的合理性,加深对透明、不透明的认识。
小装修师
1.观察装修图片,提问:这些地方在装修的时候选择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
2.学生交流,说出选择什么材料以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玻璃,可以使客厅里更加的明亮.....)
3.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制作书房门、书柜门、窗帘呢?
4.学生完成表格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意图解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通过常见物体透明与不透明的运用,到装修的时候各处地方材料的选择,让学生阐述理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小书房装修,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透明与不透明
玻璃
————>
透明
毛玻璃
————>
半透明

瓷砖
————>
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