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全面掌握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进行口算抢答。
2、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引出比9大的数10.
课题板书:《10的认识》。
师:10和以前学的0---9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索,求异创新
1、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来上台现场数数,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争先恐后。这时师适当点拔:“谁能有不同的数数方法?”请生数出图上的小朋友、老师、鸽子的个数。并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师手拿一捆彩笔,师摆一根生跟着数。老师共有多少根彩笔?师把这10根彩笔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十。
3、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师让生找一找,身体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表示。(10个手指,10个脚趾)
4、用10说一句话(同桌互说,再汇报)。
5、教学数序
(1)排队游戏:请8名同学上讲台前,让学生数一数,上来了几名同学?这时候我也站进去,提问现在有几人?如果想让这排有10个人,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6、比大小
①出示数轴提问:如果10和0-9这些数字娃娃排列做游戏,按顺序就紧紧排哪个数后面?9后面紧紧挨着谁?②出示9○10,提问:○里填什么符号?看到9<10,你马会想到什么?(10>9)③出示□<10,提问:□里可以填哪些数?谁能用一句话说出哪些数小于10?
7、教学10的组成。
在这里师创设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老师拿出10个磁扣,请同学们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请你拿出10根彩笔来代替10个磁扣,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并把你想到的方法填在书上65页.(两人板演)
10
10
10
10
10
/
\
/
\
/
\
/
\
/
\
9
l
8
2
7
3
6
4
5
5
8、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9、写10比赛
师设计写10的比赛。师先让学生观察10的写法,师在小方格里范写然后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板演,学生在比赛中明白了10的书写方法,提高了写字兴趣。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做书本练习九第1、2小题,第2题是火箭发射前倒数时数数的情景。让学生当火箭发射指挥员,提高孩子的兴趣。
最后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师拿出0到9的数字卡片,学生找到想加得10的两个卡片,就是找到了好朋友。学生的兴趣高昂,课堂教学也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四)总结评价:
学生自己总结,自我评价。让小朋友说一说这节课你们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谁表现的最棒?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9
9○10
10
10
10
10
10
/\
/
\
/\
/
\
/
\
9
l
8
2
7
3
6
4
5
5
教学设计后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提出讨论问题,并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景,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