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10: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重、难点:
1.培养学生行为意识: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明白用多大的声音讲话最合适。
2.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是怎样交流的,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教学过程:
一、运用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1.故事情境描述:一天,在一节书法课上,同学们都在很认真地写着字,教室里非常安静。突然,传来一声大叫:“老师,老师!”同学们都吓了一跳,教室里顿时闹腾起来。原来是小力同学在写字时遇到了一个字不会写,就大声叫老师……
2.引导评论:你们觉得小东这样做好不好?(大家都在安静地做作业,不能大声说话,否则会影响别的同学做作业,这是不礼貌的)
3.教师小结:说话是一种礼仪的表现,说话声音大小很重要。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问题。
二、借助插图创设情境,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插图引入:
(1)出示插图一:请大家认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阅览室里,一个小女孩在看书,一个小男孩走过来,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位置问:“请问,这里有人吗?”)
(2)质疑:这时候的小男孩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为什么呀?(因为阅览室里很安静,所以要小声说话,不能打扰到其他看书的人。)
(3)文明小天使出现,小结:同学们,我们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以免打扰他人。
(4)观察第二幅图:说说图上有谁?他在哪里做什么呢?(小明捡到一块橡皮,跑进办公室交给老师。)引导学生扮演小明,试着说说小明的话,想一想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
观察第三幅图:讲故事比赛中,小明正在和同学们讲着有趣的故事。想一想:这时候的小明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讲话呢?(我觉得:小明面向大家讲故事时应该大声点,因为这样才能让同学们都听清楚!)
(6)文明小天使小结:同学们,不同的场合要用合适的音量,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声音,有的时候要大声说话,有的时候要小声说话。
2.延伸:老师提供几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图(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演讲或做展示时、逛商场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说一说:哪些场合需要大声说话,哪些场合需要小声说话?
3.观察情景图片,说说下面这些行为对吗?如果不对,你应该怎么办呢?
4.交流分享:这节口语交际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5.儿歌小结:文明交谈有技巧(好孩子,懂礼貌,说话交流有技巧,说话音量分场合,面向大众要大声,公共场所需小声,会倾听,善交流,人人都把文明颂!)
6.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们和家人们说一说,还有哪些场合需要小声说话?哪些场合需要大声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