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孤独之旅》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讲述了本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杜小康,在遭遇家庭变故后,不得不辍学,随父亲外出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困境,同时磨炼着他的身心。尤其是一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经历了自己的成长,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勇气和坚强。这篇课文紧扣杜小康心理变化来展开叙述和描写,同时动用大量的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在富有韵味的语言和诗意的意境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苦涩与无奈,同时也体会到成长的收获。
部编版教材将本文编排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这一单元的小说课文,都有涉及少年题材,要么是少年成长,要么是以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对于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九年级学生来说,通过相关描写,尤其是展现杜小康心理的文字来梳理杜小康内心变化过程和成长过程,并不是难事。而难在体验和理解杜小康在心理困境和生活困迫的双重磨砺下如何收获了成长。
为此,本堂课的设计,围绕着“放鸭之旅”,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实现学生阅读思维的建构,体验杜小康的成长之旅,引发学生对自我、对成长的更好的理解。
【教学目标】
通过相关文字,特别是展现杜小康心理的文字,梳理杜小康内心变化过程。
基于杜小康的成长之旅,感悟“成长”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堂过程思维链的建构,阅读路径的设计;
难点:理解小说主旨,感悟“成长”。
【教学课时】
20分钟
【预设课堂形态】
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合作对话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语略)
“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放鸭之旅,对于放鸭,杜小康起初是什么态度呢?
设计意图:
将课文题目“孤独之旅”,首先落实在“旅”字上。问题指向是“什么”,问题难度不大,作为学生整节课的思维逻辑起点,可以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学生预设1:
不愿意跟随父亲去放鸭。
追问:从课文第二段找出一个词,来体会杜小康此时的心理及原因是什么?
学生预设2:
“居然”一词,可以看出杜小康出尔反尔,以及离开他熟悉的环境而缺乏安全感,说明杜小康幼稚、任性。
教师总结:“居然”一词,体现了杜小康在遭遇家庭变故后,面对前途的茫然、命运的未知,内心具有巨大的不安和恐惧。尤其是在远离油麻地、远离母亲和小伙伴时,这种不安、恐惧更加强化。
杜小康不想去放鸭,那放鸭到底是怎样一种旅程呢?杜小康遭遇着怎样的心理困境?
设计意图:
课文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刻画和烘托了放鸭旅程的与世隔绝及杜小康内心的恐惧、茫然和孤独感。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引领着学生注意体会展现杜小康内心活动和环境描写的文字,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杜小康的生活处境和内心遭遇。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磨难和孤独。这一环节也为后文对主旨的探讨做准备。
学生预设1:
放鸭的旅程是陌生的,是未知的。因为文中提到“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条船,那船上的人已是从未见过的面孔了”。这让杜小康感到茫然和恐惧。
学生预设2:
放鸭的地方是没有人烟的。因为文中提到“四周只是草滩或洼地,已无一户人家”。杜小康渴望听到人类社会的声音,因为第17段提到“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
学生预设3:
放鸭的目的地,也让杜小康感到恐惧和胆怯。因为第21段写到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学生预设4:
杜小康是非常孤独的,也非常想家,想母亲。因为文中第29段写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第30段写到“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到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
老师总结: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放鸭中的杜小康,远离家乡、远离母亲后,在与社会环境相隔离的处境中,感到茫然、恐惧、孤独、脆弱。
那这样一个脆弱的孩子,在可怕的暴风雨中,按理说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呢?
设计意图:
解读文本,要捕捉文本中的矛盾冲突点,因为矛盾点往往是文本起承转合的地方,也是耐人寻味值得探讨的地方,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与思考。杜小康的恐惧、孤独与脆弱与暴风雨中的坚强、勇敢形成了冲突。对这一矛盾点的探讨,可以引起学生对暴风雨中杜小康表现的关注,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成长”这一主题的探讨。
学生预设1:
按理说,杜小康会感到害怕,会在暴风雨中退缩,会哭泣。
齐读第36段,赏析对暴风雨的描写语言,感受杜小康面临的恶劣天气。
追问:那天的天气是最恶劣的一次。狂风卷走了鸭栏,受惊的鸭群分成无数股,一下子消失在了茫茫水面。面对可怕的暴风雨,面对即将付诸东流的心血,作为成人的父亲,大叫了一声,几乎晕倒在地上。可是作为一个孩子,杜小康在可怕的暴风雨中是怎么表现的?
学生预设2:
杜小康很镇定,很勇敢。因为看到鸭子在眼前消失时,他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学生预设3:
杜小康很坚强。他的脸被芦苇叶割破了,芦苇的旧茬戳破了脚。但是他为了寻找鸭子,顾不得去查看。
学生预设4:
杜小康也很有担当,很独立。当父亲让他进窝棚歇一会儿的时候,杜小康摇摇头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杜小康已经由原来怯懦、胆小、恐惧、孤独、甚至会崩溃大哭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已经成长为暴风雨中镇定、勇敢、独立、有担当的少年。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杜小康的成长?
设计意图:
这个问题是对课文主旨的探讨。挖掘杜小康成长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学生理解“成长”主题,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成长的意义。
学生预设1:
生活的磨难使杜小康得到了历练。家庭遭遇变故,放鸭经历的痛苦与孤独,都磨炼着杜小康的身心。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磨难固然可以磨炼我们的人格,造就我们的成长。但是相对于磨难,更重要的是,一个人面对苦难时,应该呈现出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模样。杜小康之所以能够成长,更重要的是,他面对孤独、面对苦难,无可逃避时,他没有退缩,没有颓废,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正是在苦难中,杜小康所迸发出的勇气和意志,是成就了杜小康的真正原因。
学生预设2:
杜小康自己也是坚强的。面对孤独、恶劣的环境,杜小康不能回避,开始去面对,去适应,尤其是暴风雨的袭击,激发了杜小康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教师总结:曹文轩曾经说过“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杜小康遭遇了孤独,当他明白无法回避孤独时,他选择了适应,他经受了孤独的考验。别林斯基也说过:“苦难是最好的大学”。正是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才教会了杜小康,应该用坚强、勇敢、镇定去应对。而我们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五、我们可以看出,之前的杜小康怯懦、胆小、爱哭,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暴风雨中的杜小康却勇敢、坚强、有担当。所以,这仅仅是一场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吗?
设计意图:
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仅是对全文的宏观把握,也是指向课文主旨的一个引领。可以引导着学生透过杜小康放鸭过程中的言行表现,来认识杜小康成长的实质表现,从而探讨成长背后的原因。
学生预设1:
不仅是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也是成长之旅。
追问:是啊,杜小康成长了。那么除了他在暴风雨中表现出了像成人一样的坚强、勇敢之外,杜小康的成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预设2:
从杜小康在文中的三次哭泣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他的成长。前两次的哭,说明了杜小康的幼稚与脆弱,而第三次哭,他把头埋在了鸭子的羽毛里哭,说并不是悲哀,只是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我认为是杜小康为自己这么年幼却遭受了这样大的磨难而委屈地哭,但是这次哭过之后,杜小康就明显长大了。
追问:第48段,杜小康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这时候为什么没有哭呢?
学生预设3:
因为他经受了暴风雨的磨炼之后,意志变得更坚强,不再那么脆弱了。
齐读并赏析第47-48段,提醒学生注意对杜小康的细节描写,比如迷路的杜小康为什么可以欣赏夜空?杜小康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空吗?以及杜小康嚼芦苇根的细节。
追问:品读第51段,从捡鸭蛋的描写中,你又看出怎样一个杜小康?
学生预设4:
激动喜悦的杜小康,有为自己的成长自豪骄傲。
教师总结: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而茂。成长就像一株美丽的向日葵,散发着淡淡的忧伤,也散发着金色的芬芳。杜小康成长了,成长中的杜小康就像一株美丽的向日葵,虽然经历着生活中暴风雨的击打,但是拥有松柏之质的杜小康,终究会在阳光下美丽地绽放,散发出成长的金色的芬芳。
文章小结:
这就是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也是杜小康心灵成长、自我觉醒之旅。一个人的成长,总要难免经受尖锐激烈的心灵斗争,会给人带来孤独之感。但这是成长道路上精神成长所必须经受的。杜小康的生活虽然离我们学生很遥远,但是杜小康所经历的精神困境与成长,却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悟和启迪。而这正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