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2010~2012高考物理高频考点精选分类解析
高频考点57 动量守恒定律
1.(2012·福建理综)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 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v0+ v. B.v0- v
C.v0+(v0+v) D.v0+(v0-v)v
1.【答案】:C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m+M) v0=MV-mv,解得V= v0+(v0+v),选项C正确。
2. (2012·全国理综)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
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2.【答案】:AD【解析】:两球在碰撞前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又两球碰撞是弹性的,故机械能守恒,即:,解两式得:,可见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A正确;因两球质量不相等,故两球碰后的动量大小不相等,选项B错;两球碰后上摆过程,机械能守恒,故上升的最大高度相等,另摆长相等,故两球碰后的最大摆角相同,选项C错;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两球摆动周期相同,故经半个周期后,两球在平衡位置处发生第二次碰撞,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弹性碰撞、单摆运动的等时性及其相关知识。
3. (2012·重庆理综)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2m的平板小车上,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车所受地面阻力的大小与车对地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当车速为v0时,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后跳下。跳离瞬间地面阻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v—t图象为
3.【答案】:B
【解析】:人与平板小车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做减速直线运动;当车速为v0时,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后跳下瞬间,系统动量守恒,(m+2m)v0= -m v0+2mv,解得v=2 v0。人跳离后车向前做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所以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v—t图象为B。
【考点定位】考查动量守恒定律、v—t图象及其相关知识。
4. (2012·天津理综)(18分)(1)质量为0.2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 kg·m/s,若小球与地面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N。(取g=10m/s2)
4.(1)【答案】 (1) 2 10。
【解析】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p=mv’-mv=0.2×4kg·m/s-0.2×(-6)kg·m/s=2 kg·m/s。由动量定理,小球受到地面的作用力F=△p/△t=10N。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动量变化的计算、动量定理,意在考查考生具体问题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5..(A组)(2012·上海物理)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而行,A质量为5kg,速度大小为10m/s,B质量为2kg,速度大小为5m/s,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kgm/s。两者碰撞后,A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为4m/s,则B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m/s。
【答案】:40 10 【解析】: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5×10 kgm/s-2×5 kgm/s =40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5×10 kgm/s-2×5 kgm/s =5×4 kgm/s+2×v kgm/s,解得v=20 m/s。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知识。
6.(2012·山东理综)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向右运动,A与B相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
6.【答案】
【解析】
设A与B碰撞后,A的速度为,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B与V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对A、B木块:
对B、C木块:
由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
联立上述各式,代入数据得
7(2011新课标卷35题(2))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是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解析】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得3mv=mv0 ①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得3mv=2mv1+mv0 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3m)v2+Ep=(2m)v12+mv02 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Ep= mv02 ④
8(8分)(2011海南物理卷19题(2))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解析:(i)设木块和物体P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 ①
②
由①②得:③
(ii)由动量守恒可知,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对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得:
④
由②③④得:
9(2010高考海南物理)在核反应堆中,常用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假设减速剂的原子核质量是中子的倍.中子与原子核的每次碰撞都可看成是弹性正碰.设每次碰撞前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求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
解析:设中子和作减速剂的物质的原子核A的质量分别为和,碰撞后速度分别为和,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和总能量守恒,有
①
②
式中为碰撞前中子速度,由题设
③
由①②③式得,经1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为
④
经N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为
⑤
10.(2010新课标)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再反向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第二次撞墙。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有:
,解得:
木板在第一个过程中,用动量定理,有:
用动能定理,有:
木板在第二个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有: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t1+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