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我的叔叔于勒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语文《我的叔叔于勒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15:5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总结文中通过情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重难点:
学习总结文中通过情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写作。
教学过程:
一、梳理情节,说“惊”“喜”
1.我的叔叔于勒在课文中第一次出场是在哪里,请在文中找出语句?
明确: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追问:“惊喜”?什么惊喜?是到底是“惊”还是“喜”?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时间节点:在这以前、那时候、现在。
2.请同学们以菲利普一家的“惊”与“喜”的心情变化梳理故事情节。
在这以前: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心惊胆战
那时候:菲利普一家因听到于勒发财而喜上眉梢
现在:菲利普一家因发现于勒破产没落而惊吓,避而远之。
二、对比赏析,假惊喜
这个惊喜是假的,菲利普一家看到于勒并非惊喜而是惊吓。
片段一: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片段二:
我父亲向旁边走了几步,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父亲走过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很紧张。
我父亲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慌张。
他坐在长凳上,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父亲说:“出大乱子了!”
思考:你认为这两个片段描写有什么不同,在不同中你发现了什么?(5分钟)
对比一:
片段二:
我父亲向旁边走了几步,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女婿,就向我们走来,他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片段一: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明确:片段一在片段二的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的基础上,增加了神态描写,更写出了父亲看到于勒知道自己“惊喜”一场空的不安状态。作者有在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中塑造父亲的这一形象。
对比二:
片段二:
我父亲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片段一: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明确:神态描写写出父亲得知真相后的恐怖。
对比三:
片段一: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片段一: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明确:细化神态描写,父亲的神情由突然不安到脸色苍白,两只眼的不寻常再到问船长的异常紧张再到发现之后的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结结巴巴、狼狈。写出父亲随着真相的揭露,由不安到恐惧再到狼狈、绝望的心情变化,神态描写的前后不同,让情节更加波澜起伏。
对比四: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语言上由低声到哑着嗓子再到结结巴巴再到嘟囔以丰富的动词呈现父亲逐步接近真相的失语状态。
父亲性格:结巴、嘟囔的软弱,毫无主见、恐惧、绝望、希望幻灭后的崩溃、不知所措,这也正是假惊喜过后的狼狈不堪。
抓住特征,凸显形象。符合身份和性格。
三、方法提炼,塑人物
1.抓住特征,凸显形象。符合身份和性格。
2.多种描写,具体细化。语言描写辅之以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3.对比变化,写出波澜。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随着人物心情的发生变化。
方法再悟,刻画妙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母亲“惊喜”前后变化的句子,按照刚才的分析方法圈点勾画出展现母亲心情变化的词语及句子,分析出母亲的性格特征。(8分钟)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母亲的性格特点:
语言、神态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母亲发现真相的情状。语言内容的疾言厉色,胡说八道、看出来、吃我们,哆嗦,这一细节描写更多地是发现真相后的诧异与冷静。母亲的神情由暴怒到诧异再到吓一跳,不近人情。
展现母亲性格:有主见、尖酸、刻薄、泼辣、冷酷、绝情、唯利是图。
具体方法运用分析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明确:“暴怒”展现母亲泼辣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多种描写结合刻画母亲尖酸、刻薄形象,对于勒称呼的前后变化刻画她唯利是图的形象等等。
父亲与母亲形象的刻画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
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明确:母亲的蛮横无理与父亲的软弱,反映了金钱至上、亲情冷漠的社会现状。除此之外,对比除了人物描写的前后对比,也有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对比。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刻画人物的三个方法
1.抓住特征,凸显形象。
2.多种描写,具体细化。
3.对比变化,写出波澜。
人物反转,真惊喜
鲜活
丰满
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