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评卷(教研室)(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评卷(教研室)(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10: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评卷(教研室)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yáo
lán(
),她美丽zhuànɡ
ɡuān(
),hé
ǎi

qīn(
)。它kānɡ
kǎi(
)地为人类tí
ɡōnɡ(
)各种zī
yuán(
),wú
sī(
)地为人类奉献全部,而人类却让她伤痕累累。保护地球母亲,珍爱人类家园,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遨游(áo) 
 劲挺(jìng)  B.恩赐(cì) 
 记载(zài)
C.颠簸(bǒ)
肆虐(lüè)
D.耙地(bà)
蹚坏(tǎ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投资  姿势  资本
B.目睹  堵塞  赌博
C.悬涯  天涯  山崖
D.黄莺  雄鹰  老鹰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山村)
C.茅檐长扫净无苔(青苔)
D.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
(4)给下面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就……还……  
B.因为……不但……还……  
C.即使……也……就……
(5)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4分)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③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④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行:金、木、水、火、土
B.五谷:稻、麦、黍、菽、稷
C.五彩:黄、红、白、绿、蓝
D.五音:宫、商、角、徵、羽
(7)对下面这段话的观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B.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
D.森林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2)矿产资源不是谁的恩赐。  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3)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修改病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浪淘沙(其一)》中诗人刘禹锡借黄河之水抒发奋发有为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

。(2分)
(2)《江南春》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江南春光的诗句是:

。(2分)
(3)《书湖阴先生壁》中赋予山水人的情感,将景物描写得温柔多情的诗句是:

。(2分)
5.语言实践。(6分)
阅读下面的公交信息,完成练习。
  
(1)小明家住丹凤小区,他和爸爸想在7:30之前赶到体育馆观看足球赛,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3分)
(2)小华家在工人新村,他的妈妈在市体校上班,这天妈妈下班时已经21:10了,坐哪路车回家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与欣赏。(28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的是

的说明方法。联系生活经验,从“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中可以看出
。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5分)
2.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本来”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请用“  ”画出选文的关键句。围绕这一关键句,选文先

为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将枯竭,又列举了


等可再生资源受到破坏的事例。(6分)
4.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针对某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设计一条简要的警示性标语。(2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不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而且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种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要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砍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气候变化加剧,所以容易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从选文每个自然段中各抓一个关键句,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4分)
2.文中画“  ”句子中的“大约”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3.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日益萎缩的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地球上森林面积大幅减少。
B.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
C.地球上海洋面积增大。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为响应国家“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学校决定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请你拟写一份《“创建书香校园”倡议书》。要求写明发出倡议的原因、倡议的具体内容,并发出号召。注意格式要正确。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yáo
lán(摇篮),她美丽zhuànɡ
ɡuān(壮观),hé
ǎi

qīn(和蔼可亲)。它kānɡ
kǎi(慷慨)地为人类tí
ɡōnɡ(提供)各种zī
yuán(资源),wú
sī(无私)地为人类奉献全部,而人类却让她伤痕累累。保护地球母亲,珍爱人类家园,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遨游(áo) 
 劲挺(jìng)    
 B.恩赐(cì) 
 记载(zài)
C.颠簸(bǒ)
肆虐(lüè)
D.耙地(bà)
蹚坏(tǎ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2分)
A.投资  姿势  资本
B.目睹  堵塞  赌博
C.悬涯  天涯  山崖
D.黄莺  雄鹰  老鹰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2分)
A.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山村)
C.茅檐长扫净无苔(青苔)
D.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
(4)给下面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就……还……  B.因为……不但……还……  
C.即使……也……就……
(5)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4分)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D)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C)
③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A)
④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
(B)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2分)
A.五行:金、木、水、火、土
B.五谷:稻、麦、黍、菽、稷
C.五彩:黄、红、白、绿、蓝
D.五音:宫、商、角、徵、羽
(7)对下面这段话的观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D)(2分)
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B.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
D.森林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再说,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2)矿产资源不是谁的恩赐。  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矿产资源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3)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修改病句)
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浪淘沙(其一)》中诗人刘禹锡借黄河之水抒发奋发有为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分)
(2)《江南春》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江南春光的诗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分)
(3)《书湖阴先生壁》中赋予山水人的情感,将景物描写得温柔多情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分)
5.语言实践。(6分)
阅读下面的公交信息,完成练习。
  
(1)小明家住丹凤小区,他和爸爸想在7:30之前赶到体育馆观看足球赛,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3分)
先乘坐17路车,坐5站到达工人新村,然后转乘36路车,坐4站到达体育馆。
(2)小华家在工人新村,他的妈妈在市体校上班,这天妈妈下班时已经21:10了,坐哪路车回家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坐17路车比较合适。因为36路的末班车时间是21:00,妈妈下班时,36路车已经停运了。
二、阅读与欣赏。(28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的是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联系生活经验,从“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中可以看出矿产资源的形成来之不易。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科学。(5分)
2.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本来”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不能去掉。“本来”强调了这些资源的可再生性,因“随意毁坏”,现在变得不可再生。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
3.请用“  ”画出选文的关键句。围绕这一关键句,选文先以矿产资源为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将枯竭,又列举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受到破坏的事例。(6分)
4.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针对某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设计一条简要的警示性标语。(2分)
示例:节约用水,让地球不再哭泣。
(二)课外阅读。(12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不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而且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种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要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砍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气候变化加剧,所以容易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从选文每个自然段中各抓一个关键句,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4分)
2.文中画“  ”句子中的“大约”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不能。“大约”表示一种约数,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科学。
3.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生动、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作用。(3分)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日益萎缩的原因的一项是
(C)(2分)
A.地球上森林面积大幅减少。
B.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
C.地球上海洋面积增大。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为响应国家“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学校决定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请你拟写一份《“创建书香校园”倡议书》。要求写明发出倡议的原因、倡议的具体内容,并发出号召。注意格式要正确。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