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评卷(教研室命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读拼音,写字词。(8分)
高中bì
yè(
)后,我cí(
)别了父母,背上xí
zi(
)去工厂打工。正值kù
shǔ(
)时节,我每天弯着jǐ
bèi(
),jī
xiè(
)地工作,时间一长便感觉腰suān(
)背ténɡ(
),但我从不叫苦,可夜晚想起在家中(
)忙碌的父母,zhěn(
)边一片潮湿。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7分)
恍恍(
)(
)
失(
)落(
) (
)耳(
)聋
得意(
)(
)
恋恋(
)(
)
各式(
)(
)
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两个“AABC式”的词语:
、
。
(2)以上词语中形容声音很大的词语是
;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词语是
。
3.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bèi)
压抑(yǎnɡ)
B.颓败(tuí)
耽误(dān)
C.龟裂(ɡuī)
高跷(qiāo)
D.客栈(zhàn) 誊写(yù)
(2)下列不完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压抑——轻松 潮湿——干燥
B.朦胧——清晰 亲切——冷漠
C.忙碌——清闲 腼腆——大方
D.谨慎——粗鲁 糟糕——精彩
(3)“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沉默
C.语意未尽
D.列举省略
(4)对下列句子使用描写方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动作描写)
B.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动作描写)
C.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神态描写)
D.她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语言描写)
(5)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4.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
(2)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缩句)
.
(3)父亲对我说:“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
(4)母爱是一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
,为我
;母爱是
,为我
。(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5.根据提示写名言。(5分)
(1)勤俭节约是美德,朱用纯曾经说过: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司马光也说过:
,由奢入俭难。(3分)
(2)面对奢华安逸的生活,我们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
”。(1分)
(3)爸爸常告诫我长大了要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持家,正如《尚书》中所言“
,克俭于家”。(1分)
二、语言实践。(4分)
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然而澳大利亚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在澳大利亚,即使在最冷的冬天,家长也不会主动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他们认为:“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澳大利亚的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然而大街上却不时看到母亲推着没有遮阳篷的婴儿车在烈日下打磨幼小的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你认同澳大利亚人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
三、阅读与欣赏。(26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延长
2.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
描写,突出了母亲
的特点。(2分)
3.文段中的加点字“烤”能否换成“照”?为什么?(3分)
.
4.文段中三次重复了“我的母亲”,说明了什么?(3分)
.
(二)课外阅读。(16分)
①父亲脾气不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甚至会粗鲁地攥起老拳,可怕极了。
②刚升入初中的我,对学习、生活都有许多自以为是的想法,讨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琐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意做”之类的评价(
)。
③一天,我(
)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待父亲热烈的赞扬。
④可是,我想错了,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毛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
)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
)地说。我忍不住叫了起来:“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⑤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我无法理解他,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⑥父亲在我身后高喊:“给我回来!”可我没听,我想以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的。
⑦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地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鬓角已有几丝白发,不禁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⑧他把我按到椅子上,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
⑨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疾风,一下子开启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字母)(4分)
A.咬牙切齿 B.眉飞色舞
C.愤愤不平 D.嗤之以鼻
3.读文章第⑨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我”的“浮躁与浅薄”,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
(2)父亲“深沉的期盼”,在文中具体指的
。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父亲这一形象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B.本文写了“我”从不理解到理解父亲,以无知顶撞到醒悟愧疚的思想变化过程,脉络清晰,主题鲜明。
C.本文先扬后抑,刻画出父亲伟岸刚毅的形象。
5.你喜欢文章中的父亲吗?简要写出理由。(4分)
.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写一写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或者你想对父母说的话。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富有条理,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读拼音,写字词。(8分)
高中bì
yè(毕业)后,我cí(辞)别了父母,背上xí
zi(席子)去工厂打工。正值kù
shǔ(酷暑)时节,我每天弯着jǐ
bèi(脊背),jī
xiè(机械)地工作,时间一长便感觉腰suān(酸)背ténɡ(疼),但我从不叫苦,可夜晚想起在家中(mánɡ
lù)忙碌的父母,zhěn(枕)边一片潮湿。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7分)
恍恍(惚)(惚)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得意(扬)(扬)
恋恋(不)(舍)
各式(各)(样)
(1)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两个“AABC式”的词语:斤斤计较、生生不息。
(2)以上词语中形容声音很大的词语是震耳欲聋;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词语是失魂落魄。
3.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疲惫(bèi) 压抑(yǎnɡ)
B.颓败(tuí) 耽误(dān)
C.龟裂(ɡuī) 高跷(qiāo)
D.客栈(zhàn) 誊写(yù)
(2)下列不完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D)
A.压抑——轻松 潮湿——干燥
B.朦胧——清晰 亲切——冷漠
C.忙碌——清闲 腼腆——大方
D.谨慎——粗鲁 糟糕——精彩
(3)“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C)
A.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沉默
C.语意未尽
D.列举省略
(4)对下列句子使用描写方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动作描写)
B.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动作描写)
C.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神态描写)
D.她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语言描写)
(5)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B)
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4.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
(2)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缩句)
女人忙碌。
(3)父亲对我说:“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父亲对我说,对不起,他自己会判断的。
(4)母爱是一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一缕阳光,为我带来温暖;母爱是一阵清风,为我驱赶烦恼。(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5.根据提示写名言。(5分)
(1)勤俭节约是美德,朱用纯曾经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司马光也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3分)
(2)面对奢华安逸的生活,我们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分)
(3)爸爸常告诫我长大了要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持家,正如《尚书》中所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1分)
二、语言实践。(4分)
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然而澳大利亚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在澳大利亚,即使在最冷的冬天,家长也不会主动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他们认为:“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澳大利亚的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然而大街上却不时看到母亲推着没有遮阳篷的婴儿车在烈日下打磨幼小的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你认同澳大利亚人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我认同,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爱就是让他们具备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爱表面上严厉,实际上是一种伟大而深沉的爱。三、阅读与欣赏。(26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D)(2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延长
2.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母亲瘦弱的特点。(2分)
3.文段中的加点字“烤”能否换成“照”?为什么?(3分)
不能。用“烤”字可以看出灯泡离得近,那里的温度很高,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4.文段中三次重复了“我的母亲”,说明了什么?(3分)
强调“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辛苦工作而震撼,饱含着“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二)课外阅读。(16分)
手比头高
①父亲脾气不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甚至会粗鲁地攥起老拳,可怕极了。
②刚升入初中的我,对学习、生活都有许多自以为是的想法,讨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琐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意做”之类的评价(D)。
③一天,我(B)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待父亲热烈的赞扬。
④可是,我想错了,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毛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C)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A)地说。我忍不住叫了起来:“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⑤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我无法理解他,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⑥父亲在我身后高喊:“给我回来!”可我没听,我想以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的。
⑦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地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鬓角已有几丝白发,不禁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⑧他把我按到椅子上,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
⑨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疾风,一下子开启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字母)(4分)
A.咬牙切齿 B.眉飞色舞
C.愤愤不平 D.嗤之以鼻
3.读文章第⑨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我”的“浮躁与浅薄”,在文中具体指的是“我”对学习、生活都有许多自以为是的想法,讨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琐事。
(2)父亲“深沉的期盼”,在文中具体指的是把干放在第一位,不做夸夸其谈,最终一事无成的人。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本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父亲这一形象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B.本文写了“我”从不理解到理解父亲,以无知顶撞到醒悟愧疚的思想变化过程,脉络清晰,主题鲜明。
C.本文先扬后抑,刻画出父亲伟岸刚毅的形象。
5.你喜欢文章中的父亲吗?简要写出理由。(4分)
喜欢。父亲的行为虽粗鲁,教育孩子虽蛮横,但却蕴含着对孩子的一片苦心,也正是这样的教育才让作者从无知顶撞到醒悟愧疚。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写一写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或者你想对父母说的话。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富有条理,不少于400字。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