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七子之歌·台湾》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新知导入
诗中的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夏日”指的是哪一个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史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说出《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列举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并理解“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2、通过学习,认识到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左宝贵、邓世昌等人身上学习抵御外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观念,维护国家统一。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材料一: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92:23万
1892:41%
1890:31.6%
1881:16.6%
战舰:31艘
(5.9万余吨)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
材料二: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1883—1894,日本共开支陆海军军费2.69亿日元.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
(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材料四: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2)清政府统治腐朽,军备废弛
材料三: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材料五: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帮助镇压。
清方决定派兵,并通知日本方面“我朝保护属邦旧例”,派兵赴朝“相机堵剿”,“一俟事峻,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日本一面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不速代韩戡(武力平定)?……我政府必无他意”。另一面日本外务大臣训令驻朝公使“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
——董丛林《刀锋下的外交》
(3)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1)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时间:
1894年9月
爱国将领:
左宝贵
结果:
平壤陷落
(2)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时间:
1894年9月
爱国将领:
邓世昌
结果: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
致远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的战舰“致远舰”,对其进行整体打捞。
(3)辽东战役
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当时日本将卒之行为,实逸出常度之外。彼等假令发见旅顺口之垒外有被割断之日人死尸,谓华军先有如斯之残忍行为,然尚不足为彼暴行之辩解。彼等除战胜之初日,从其翌日起,残杀四日,非战斗者之妇女幼童亦不免。从军欧洲军人及特约通信员目击此残虐之状况,然亦无法制止。此时得免戮杀之华人,全市中仅三十六人耳!然此三十六名华人,为供埋葬其同胞之死尸而被救残留者。其帽子上,有“此人不可杀戮”之标记而保护之也!
——英国胡兰德博士在《中日战争之国际公法》一书中的记载,
日军罪行:
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
时间:
1895年初
爱国将领:
丁汝昌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895年春
2、人物: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3、内容:
主要内容
影响和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失去更多领土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财政负担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
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问题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战败?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原因:
(1)主观上:清政府的腐败
(2)客观上:日本蓄谋已久
(3)根本: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三、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漫画:三国干涉还辽
知识拓展
三国在辽东半岛一事上为什么会逼迫日本放弃
俄国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俄国早已对远东地区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因此,俄国与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签署《马关条约》时,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德国
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德皇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国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法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国开始凯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方式:
抢夺权利、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提出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熊代表俄国
太阳代表日本
香肠代表德国
犬代表英国
鹰代表美国
蛤蟆代表法国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评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沙俄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9世纪末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战争
①丰岛战役
②平壤战役。
③黄海大战
④辽东半岛战役
结果:
瓜分狂潮
原因:
经过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主要战役:
爆发
课堂小结
⑤威海卫战役
1.
“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洋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坐斗竹牌也。”
1888年,北洋海军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只购入了3箱炮。这说明了(
)
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C.
中日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大
D.
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
随堂练习
D
2.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B
3、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1)材料一中余联沅为何指责李鸿章?
因为他认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
材料二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2)材料二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谋求议和的行径辩护。
材料三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25
000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我们自然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3)材料三中有关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