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九上语文《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教材九上语文《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6 15:59:3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字字忆弟,句句情深
——《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读懂诗歌的意思;
2.
在鉴赏中,品味深沉的情感;
3.
在吟咏中,传承诗词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包含的感情。
难点: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解题入诗
1、解题入诗
诗题是诗的眼睛,读诗,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最年长。忆,是思念。所以,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在月夜思念自己的弟弟,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
2、知人论世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公元
757
年,长安沦陷,战乱中,杜甫开始了流亡生活。公元
758
年,杜甫携家属跟随唐肃宗从凤翔返回长安,担任左拾遗。第二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到任不到一年,仕途失意的杜甫辞官。辞官后,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顿,于是诗人带着一家老小,翻山越岭,来到秦州。这一年,是诗人行路最多,生活最艰苦的一年,一家人颠沛流离,受冻挨饿。这年秋天,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二、鉴赏品读
1、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边秋一雁生,边地的秋天,传来孤雁的一声哀鸣。边地,这里指杜甫客居的秦州。诗的题目是“月夜忆舍弟”,首联却不从“月夜”和“忆舍弟”写起。大雁,也叫鸿雁,在古典诗歌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鸿雁传书,雁总是引起诗人思乡
怀亲、羁旅伤感之情。所以,首联看似写景,与题目“月夜忆舍弟”无关,实际上紧扣题目,描绘了“忆舍弟”的大背景,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这空中的孤雁,正如兄弟分散的诗人自身。
清代《茧斋诗谈》评论这两句:“若作‘雁一声’,便浅俗;‘一雁声’便沉雄。诗之贵炼,只在字法颠倒间便定。”从这一联,可以看出杜甫炼字的功力之深。
2、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既是写景,也点明了当时的时令。恰逢白露时节,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露白月明,多么凄冷的画面。“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遥想故乡的明月更明更亮。明明普天之下共享同一轮明月,故乡的月和秦州的月,并无差别,可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且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时,曾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里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这看似无理的一联,妙绝古今。诗人以天才的巨笔,描绘了天涯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明月。其实这两句,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可是诗人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圣杜甫的大家风范。这首诗前四句,看似不经意,与忆弟无关。实则,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可谓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3、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诗人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有”和“无”的对比中,抒发了对亲人深沉的思念,寄予了无限的感慨。
4、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长不达,更何况战乱频繁,尚未休兵。尾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强烈的忧虑和沉重的思念。读到这里,我们更能体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
好的诗歌,是用生命写出来的。诗人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深刻现实体验,让这首诗留给后人以无限的感发和力量。这首诗以“戍鼓”起,以“未休兵”结,首尾呼应,将“忆舍弟”这份亲情置于一个战乱未息的大背景下,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望明月,叹别离,字字忆弟,句句情深,真切感人。
三、吟咏诵读
叶嘉莹先生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在声音的浸润中,感受穿越千年的力量,传承亘古流传的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