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分子与原子
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特点,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在不停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课前准备
1、准备一瓶醋或一瓶酒、糖若干
2、2个玻璃杯(实验室2个烧杯)有半杯水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并举例说明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举例说明
4、工业氧气或医院氧气如何储存?
我学习
我快乐
一、实验探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发现问题:学生实验:
打开醋瓶或酒瓶,闻一闻气味
(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
把适量的糖放到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现象:
。
发现问题:
。
解释现象:
。
阅读48页:1-4自然段
对你的结论进行修正,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学习
我快乐
阅读5-6段
2、假设猜想
物质有微小粒子构成
3、科学实验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
等微粒构成的。
4、分子等微粒体积小、质量小
我学习
我快乐
通过学习,我们得以下结论:
1、分子的体积小、质量非常小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基本微粒构成的。大多是有分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部分固态非金属由原子构成;碱类、盐类等有离子构成。
我学习
我快乐
二、分子的特点
(注意关注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1、分子的体积小、质量非常小
2、分子还有什么特点呢?
阅读:49页第一自然段
结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解释:湿衣服变干等现象)
实验探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验证分子运动的实验
1、提出问题:分子在不断运动吗?
2、猜想假设: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3、设计实验:
查阅资料:
(1)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浓氨水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4)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验证分子运动的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操作
(1)烧杯B有5毫升浓氨水
(2)烧杯A中有滴有酚酞的蒸馏水
(3)烧杯A、B用水槽或大烧杯罩上,过一会观察现象
现象:实验中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A变成红色
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
我学习
我快乐
3、分子还有特点吗?
生活实例:
物质的三态变化
水由液体变成气体,为什么?
吹胀气球是怎么会事?
自行车胎,打气边鼓为什么?
氧气为什么能加压存放在蓝色钢瓶中?
阅读:49页最后一段
得出的结论是: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隔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我总结
我成功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运动速度受温度影响(解释:扩散现象)
(3)分子间有间隔,间隔大小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物质三态变化现象)
以上变化都是物理变化,那么什么是分子?分子可分为更小微粒吗?
我学习
我快乐
三、分子的概念与特点
在物质的变化中分子是怎样的?
1、分子可分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分子?
讨论
阅读:50页1-2自然段
我学习
我快乐
三、分子的概念与特点
在物质的变化中分子是怎样的?
1、分子可分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分子?
讨论
阅读:50页1-2自然段
我学习
我快乐
得出结论:
分子在物理变化不可分,分子的种类、大小、体积不变,改变的是运动速速和间隔。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分子的种类、大小、都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理解分子可分性的绝对性,不可分的想对性。
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的特点: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我总结
我成功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运动速度受温度影响(解释:扩散现象)
(3)分子间有间隔,间隔大小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物质三态变化现象)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化学性质)解释:双氧水和水性质不同,液氧和氧气性质相同
练一练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C.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D.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嗅到桂花香。
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练一练
3、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能直接看到苯分子的图象这说明了
(
)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
(
)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这又说明
(
)
A.分子虽肉眼看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练一练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氧分子
B.氢分子
C.水分子 D.氧原子和氢原子
5、下列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几点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不同微粒构成
④它们为相同的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练一练
6、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其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下降了。这一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如何解释?
练一练
7、小李同学测得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个事实说明(
)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练一练
8、看谁连的快
(1)墙内开花墙外香????????A.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练一练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原子
B.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练一练
王刚同学做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溶液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1所示)。
(1)蓝墨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练一练
探究二:如图2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3)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按
的顺序先后变成
色。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5)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这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我学习
我快乐
三、分子的构成
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可分,但却由更小的微粒构成,那么分子由什么构成?
你的猜想是什么?
阅读:50页第3自然段和3-5图,你得出什么结论?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一个分子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
3、原子可论个数也可以论种类
我学习
我快乐
四、原子及特点
阅读50页最后一段,带着一下问题:
1、什么是原子?
2、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3、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4、能理解3-6图和3-7图
我总结
我成功
1、什么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种类、个数、质量不变)
2、原子不可分的相对性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3、原子和分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也就是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练一练
1.(多选)如图所示,表示构成气体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实心圆圈和空气圆圈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示意图判断,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练一练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练一练
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5.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
A.不同的质量
B.相同的化学性质.
C.不同的化学性质
D.相同的物理性质
练一练
6.有人通过闻花的气味就能判断花的品种和产地,人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出自宜宾的“五粮液”是闻名世界的美酒。只要你走进“五粮液”厂区就可以感受到美酒的醇香气息,这是因为
(
)
A.原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练一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和冰中含有相同的分子
B.分子才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D.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9.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练一练
10.给水通电,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对此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河北中考训练
2021
按图
5
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河北中考训练
2020
11.(2分)(2020?河北)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河北中考训练
2019
12.(2分)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
河北中考训练
2018
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河北中考训练
2017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河北中考训练
2016
1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回归目标
课有所得
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
学会归纳
提升自我
一、自我归纳,提升学习力
科学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分子
1、什么是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释:水有液体变成水蒸气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
(3)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学会归纳
提升自我
2、分子的特点
(1)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分子运动受温度
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能力越高,运动速率越
快。(解释扩散现象)
(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隔受温度和压强
影响,一般情况下,温
度越高,分子间隔越
大;压强越小,分子间隔越大。(解释热胀冷
缩现象、三态变化等)
(4)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
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如:水和双氧水;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学会归纳
提升自我
3、分子的可分性(可分的绝对性)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破裂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也就是说分子是可分的,但是在物理变化中不可分。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氨气、氢气
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微粒是那种?
5、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
同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学会归纳
提升自我
(二)原子
1、什么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种类、个数、质量不变)
2、原子不可分的相对性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3、原子和分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也就是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课后训练
1.(2020·湖南湘西)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2.(2020·辽宁抚顺)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课后训练
4.(2020·四川凉山)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课后训练
5.(2020·江苏扬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氯化钾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6.(2020·湖北荆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温度能改变分子大小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课后训练
7.(2020·湖南长沙)“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几种分子的模型,请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B.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
C.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D.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9.
(2020·湖南衡阳)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
A.
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
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
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
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10(2020·重庆B)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课后训练
11、(2020·山东临沂)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