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海水的性质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海水的性质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06 15: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事件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
这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如果海水密度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被称为"海中断崖"。
课题导入: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长尾鲨”号核潜艇
1、结合图表资料,理解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
主要因素;
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总
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
时空分布规律;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目标引领:
独立自学1:2分钟阅读课本50-51页内容,完成下面检测题。
一、海水的温度——海水的冷暖状况
1.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
(2)其他因素:海水深度、地理纬度、季节、


等。
2.分布规律
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海陆分布
大气运动
海水运动(洋流)
想一想:1、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
海水温度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一年之中,同一海区的水温有没有变化?
想一想:1、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海水温度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一年之中,同一海区的水温有没有变化?
1>、垂直方向上
表层区——水温最高
温跃层(1000米以内)——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
深水区(1000米以下)——
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温较低
想一想:1、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海水温度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一年之中,同一海区的水温有没有变化?
2>、水平方向上
分布规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时间分布上
——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3、海水温度的影响
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影响海洋航行——破冰船
大气温度
海水对大气温度有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比内陆地区小
想一想:海水温度分布及变化规律会带来哪些影响?
日变化:午后(14-16时)水温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季节变化:夏季的水温高,冬季的水温低。
年变化: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海水温度变化慢于陆地,因而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时间晚于陆地约一个月。
即北半球大陆气温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在1月和7月,而近海表层水温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月和8月;南半球反之,2月水温最高,8月水温最低。
补充:海水
温度的时间
变化
独立自学2:2分钟阅读课本52-53页内容,完成下面检测题。
想一想:
1、什么是海水的盐度?
2、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3、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水的盐度?
4、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独立自学2:2分钟阅读课本52-53页内容,完成下面检测题。
二、海水的盐度
1.含义:
2、分布规律:
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为35‰。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原因?
副热带海域——
炎热少雨,蒸发量
大于降水量。
赤道海域——
温度最高,蒸发强烈
,但降水丰沛。
由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
——
纬度渐高,温度渐低,
蒸发减少,盐度也渐低。
2、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海水盐度表层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二、海水的盐度
1.含义:
2、分布规律:
3、影响因素: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强,盐度越高。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反之盐度较低。
入海径流状况:河流注入的海域,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
利用海水晒盐。
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影响海水养殖。
随科技的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海水淡化。
远处是浩瀚的大海,近处是广阔的滩涂,被分割成多个四四方方的区域,四周盐蒿草茂密,乍看之下黑黝黝的,宛如一块块淤泥地,实则却是盐民取之不竭的盐仓。这里可见一望无垠的银白色盐海,渠道纵横有序,盐田银光闪闪,景象十分美丽。6—9月份是太阳光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同样也是晒盐的黄金季节。当下晒盐场面虽未像当时那般热火朝天,但阳光明媚的早晨还是能看见几个盐农的身影。此时的盐场也已不像夏季时闷热潮湿,风景甚好,凉爽的微风中弥漫着淡淡的咸味。
活动:P54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图3.15红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水系及代表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地处副热带,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降水稀少;河流发育少,淡水注入量小;加之海域封闭,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纬度较高,全年温和湿润,蒸发弱;降水较丰富;河流发育多,淡水注入量大;加之海域封闭,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引导探究2:P54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地处副热带,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河流发育少,淡水注入量小;
海域封闭,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蒸发弱,降水较丰富;
河流发育多,淡水注入量大;
海域封闭,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独立自学2:2分钟阅读课本55页内容,完成下面检测题。
想一想:
1、什么是海水的密度?
2、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水的密度?
3、海水的密度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分别有怎样
的分布规律?
4、海水的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对人类活动可能
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三、海水的密度
1.含义:
2、影响因素:
3、分布规律: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与温度关系
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分布:中低纬地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海中断崖”现象——海水浮力突然变小,潜艇可能掉落到
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看55页思考题)
小提醒
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1)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超过40‰。
原因: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河水注入;③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2)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盐度不到10‰。
原因:①波罗的海海域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②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3)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高,
原因——因为南纬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上河流水大量汇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目标升华:你们来总结!
1.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
A.暖流
B.河流注入
C.降水
D.蒸发
解析: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温度和盐度都较同纬度地区偏高。
2.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解析: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
当堂诊学:
A
C
3、下图所示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解析解答此题应认真阅读课本“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特别应注意60°N附近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盐度低。
C
4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 。?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
(3)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是? 。?
答案(1)负相关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盐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盐度低
(2)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纬度则以海洋为主